如何科学的修炼太极拳
2012-08-15吴联军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徐州221300
□ 吴联军(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徐州 221300)
1、太极拳套路仅仅是太极拳的组成部分之一
许多人以为太极拳只是盘架子和推手,想努力通过盘架子、推手来达到成为太极拳高手的目的。有的人倾其一生,悉心专注于此道,结果练到老也是空耗精力。殊不知传统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和手段有很多,是一个科学的训练系统,一般包括:基本功训练(各种身体素质和桩功的练习),套路训练(单练、双练、器械练习),推手、散手以及内功心法的训练。内功的训练秉承于道家内丹功的系统,功法科学系统、循序渐进,必须有师父的言传心授方可修炼。每一个环节在太极拳练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
2、科学训练,循序渐渐
常言道:“太极十年不出门”,太极拳技术高深精细,然绝非十年不出门,如果能有明师教诲,能保证科学、系统的训练,保证练功时间,而自己又有悟性,应该是“三年小成,五年大成”,并非“太极十年不出门”。若跟着某“名师”苦练十年后,身上仍没有真功夫的话,那么“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成了最好的借口了,所以说此言着实害人非浅,不知耽误了多少人的大好年华。所以说修炼太极拳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学习拳理不是简单地背诵太极拳的经典著作,而是要在实践中充分揣摩、理解其真实的涵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夯实基本功,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贪多嚼不烂。
3、正确理解“松”的含义
松是入静的基础,修习者要认真去体悟。松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主观意识的放松,这是主要的放松环节。意识的放松是指思想放松、精神放松、情绪放松。要求心不外想,眼不外视,耳不外听。
其二为形体放松。形体的放松有利于意识的放松,意识和形体的放松有利于人体本体全息系统和隐态生理组织系统的调动。形体放松是指身体的毛发、皮肤、肌肉、筋腱、血管、神经、骨骼以及五脏六腑的放松。后天松,先天动,后天松,易行功。应做到全身内外,形体和精神无处不松。
4、对呼吸方式的正确理解
有的人认为练习太极拳只要始终保持自然呼吸就可以了,其实是大错特错。太极拳功夫是分层次的,初练者采取自然呼吸是合理的,但是当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坚持自然呼吸就是错的,练习太极拳就象学生读书一样,怎么可能总是使用同一级教材呢?初练是采取自然呼吸的,练习日久后,功夫长进了,肺活量大大增加,就要和动作的蓄发、开合协调起来,蓄时吸气,发时呼气,小腹的起伏是逆式的,即吸气时收缩,呼气时鼓起,因此称为“逆腹式呼吸”。
太极拳的“呼吸”两字,是前辈对“引进落空、借力打人”技艺所作的一种特定比喻,与人的自然呼吸在概念性质、作用和内容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两种呼吸同时在练习者的身上运行。
人的自然呼吸是为了维持生命而进行的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运动,是一种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所组成的呼吸系统来完成的,能够昼夜不停地按照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进行的,是有节律、无需意识控制的自行运动。
太极拳的呼吸则是根据其拳艺的需要进行的、受人意识控制的被动运动,这种呼吸的运行仅出现在太极拳的运动时。没有意识活动的参与,就没有太极拳的呼吸。“吸”即为周身气势的收小,为周身之劲的储存、聚蓄的“蓄劲过程”;“呼”即为周身气势的放大,为周身之劲的撒放、聚发的“发劲过程”。之所以用“呼吸”来比喻这一运动过程,是因为其拳艺与自然呼吸的规律一样:自外界——向对手去借力时,恰如吸进空气一般,吸进彼之劲力;然后将吸进的彼力转化为打人的妙劲,同呼气一般呼放出来还给对方。将吸进之力转换为呼出之劲,遵循着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这便是太极拳的呼吸之道。
5、呼吸和太极
人的自然呼吸会自然吻合人体各种运动的代谢需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呼吸系统的调节机能都会作出相应的、并且是本能的选择和反应。在做太极拳的蓄劲运动时,人的呼吸自然地处在吸气的状态,发劲时,则会自然地处于呼气状态。这只是一般开合蓄发情况下的不同呼吸状态,因为人体的自然呼吸频率是不能满足太极拳运动作深长而持久的开合运动时所需要的氧气量。所以,二者的呼吸频率并不是一直同步的。自然呼吸的呼吸频率和程度是随着人的机体活动对氧气的需要量而变化的,并受肺活量的限制,在吸气时不能呼气,呼气时不能吸气;而太极拳呼吸的呼吸频率和程度则是根据太极拳运动的需要而变化的,不仅可以吸了再吸,呼了再呼,而且还可以同时做到吸中有呼(即合中有开)、呼中有吸(即开中有合),所谓“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