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育功效
2012-08-15大连科技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 潘 洋(大连科技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52)
1、体育舞蹈课中美学内涵
舞蹈是人类艺术之母。舞蹈艺术形神兼备,融会了音乐的动感,诗歌的韵味,哲学的思辨,戏剧的激情,雕塑的质感,绘画的灵性。作为国际体育舞蹈,它是体育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体育是人类发展多年形成的一种运动形式,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充满时代精神和人生哲理的体育舞蹈更加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涵与外延。在体育舞蹈中我们看到了运动的活力,看到人体肢体的美,看到健与美的结合。体育舞蹈的内容丰富多彩,可分为两类十个物种:一类为摩登舞包括华尔兹舞、维也纳华尔兹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另一类为拉丁舞,它又包括恰恰恰舞、伦巴舞、桑巴舞、斗牛舞、牛仔舞。体育舞蹈是当代国际流行的一种竞技性的社会舞蹈。它集音乐、技巧、体能、表演为一体,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的特点,是人们建立友谊,陶冶情操,修塑体形等锻炼价值极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2、体育舞蹈的美感特征
2.1、人体美
学生在体育舞蹈练习中,燃烧了学生身体中多余的脂肪,强健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时,在体育舞蹈的练习中,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培养,动作的收放,伸展都透漏着美的韵味。
2.2、动作造型美
运用动作造型展示体育舞蹈的艺术风格是体育舞蹈运动主要的审美特征,在强烈的韵律节奏中,运用运步、跳跃、转体、摆荡、升降、倾斜等舞蹈动作,把舒展奔放的舞姿与动作技术以及独特新颖的编排巧妙的结合进来,体现出高超的难度技巧、优美的姿态造型,使体育舞蹈富于时代的气息和艺术的魄力。
2.3、音乐美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体育舞蹈的感人色彩,正是美妙动听的音乐和自然优美的身体动作和谐的统一,它不仅创造出美的意境,更体现出体育舞蹈健与美的特点。体育舞蹈通过音乐的美来强化人体运动的美,以增强感情色彩。
3、体育舞蹈课程的美育价值
3.1、体育舞蹈中让学生感受人体动作所散发的美
体育舞蹈主要以身体的各部位的绕环、屈伸、摆动、跳跃、转体等复杂动作为训练的基础,上下肢动作在节奏强的乐曲中完美展现多姿多彩的生动形象,舞者充分的展现美的体态、美的气质、美的风度,学生可以从教师身上感受形体的美,从内心感受在美妙音乐中形体操所散发的韵律美,让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羡慕模仿的心理冲动。体育舞蹈动作往往表现出端庄、舒展、大方、自然、富有曲线美等特点,在长期的形体锻炼中对于学生的气质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气质是人重要的外在表现,其主要体现在个体情绪发生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方面。不同的体育运动对于人的气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体育舞蹈利用芭蕾、舞蹈、体操等动作形式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训练学生优雅的身体姿态,培养学生丰富的内涵。
3.2、通过体育舞蹈塑造完美的身姿体态
人的体型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这三者的发育和塑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外形。体育舞蹈目标其中之一即是改变学生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发育的形态,通过丰富的形体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加骨密质厚度,加粗骨径,改善骨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使机体更加趋于理想化,同时,在长期的形体联系中,学生的以往的一些不良身体姿态得之改变,并且促使骨骼变得精壮,身体的多余脂肪在锻炼中被消耗,身体形态变得健美匀称,长期的锻炼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气质与修养,给人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美感。
3.3、通过体育舞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在内容上注意采用了整体练习与分部位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为全面并有重点的锻炼、“雕琢”人体提供了条件,即可以使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又能培养正确的感知觉,锻炼身体的某部位或发展某项素质,在锻炼形体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体育舞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改变学生形态动作的原始状态,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它为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的培养和身体素质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练习者的身体形态符合个运动项目的要求。
3.4、体育舞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体育舞蹈也可以看做是一门艺术,人们将美的意蕴注入到训练当中,无论是那种形式的练习,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而音乐作为体育舞蹈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体育舞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曲特色鲜明的伴奏音乐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憾和深刻的印象,能激发练习者的内在激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表演、教学的成功。同时音乐以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把人的审美感受充分体现出来。
总之,美育与体育舞蹈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在体育舞蹈中学生处处感受着美,表现着美,学习着美,传播着美,通过体育舞蹈改变了当今大学生以往的一些不良习惯,提升了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可以有效的实现美育教育目的。
[1]刘超群.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2004,(2).
[2]乔秀梅,魏春生,周虎.略论国际体育舞蹈历史文化渊源和美学效应[J].体育文史,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