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012-08-15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排球师生关系中学生

陈 莉

(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甘肃 兰州 730060)

浅谈如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陈 莉

(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甘肃 兰州 730060)

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良好师生关系和扎实体育理论知识的形成等角度出发,对中学排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探索。

中学生;排球;体育;兴趣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着急剧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正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灵活性、可塑性较高,能很快形成条件反射,较快学会较复杂的技术动作。但他们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身体容易疲劳。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质系统趋于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1]。但由于他们心理还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时期,加上学业负担较重,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对疲劳的耐受力差,胆小,怕被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2]。排球运动由于其自身的独特特点[3],加上男生往往喜欢自由活动或者打篮球,女生往往喜欢自我安排,导致排球教学较困难。在中学排球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牢固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排球教学中新颖的教学思想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

长期以来,中学排球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教学思想陈旧。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既定内容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和吸收者[4]。课堂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不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年龄特征,教师满足于现有教法,不思创新,使排球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学生容易生疏、遗忘,达不到教学效果。而现阶段体育教学思想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发展到以体育为手段,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不仅对学生是必需的,而且对人的一生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要形成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观,形成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观。

2 排球教学中多变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手段

传统中学排球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满足于传统教法,课堂结构永远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模式都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千篇一律的程序[5]。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学无视学生能力差异、个性差异,忽视能力、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中学排球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吃透新编实验教材。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选用适合中学生的教材,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笔者在排球教学中,通过“学生自我实践—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再实践—教师示范—继续练习—师生竞赛”整个过程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3 排球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

排球教学大纲上的基本技术教学都是先学移动、垫球、发球,然后学传球、扣球、拦网,最后才进行教学比赛[6]。这样,往往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在排球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训练情况,先学习扣球技术,加强学生兴趣培养,因为大多数学生学习排球都是在看了扣球后。然后,学习传球、垫球、发球等技术,并适当结合教学比赛,培养集体战术意识,弥补技术不足。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同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中学排球教学方法上应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学生对排球课以及体育的兴趣。

4 排球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保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由陈旧的“师道尊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整个排球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教师及周围人能够信任、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教师在和学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动作、言语,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并接受。师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排球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分寸,避免仅与少数或个别学生交往。因为这种个别、小范围的关系往往会危及到体育教师的威信和集体的团结。为此,教师应敞开心扉和所有学生交往,尤其对体育后进生更应多关心、帮助。这样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不会感到枯燥、孤单,不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排球和篮球、足球不一样,男生一个篮球或足球就可玩得满头是汗,而排球由于自身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观念,融入学生当中,把学生当成朋友,多关心爱护,并参与活动,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比赛。要积极旁观学生练习、讨论,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下一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或进行口头赞赏、鼓励,课后积极评价,给予学生心理安慰和精神鼓舞,这样不仅缩短了师生距离,也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教学效果显著。

5 排球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其体育实践中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对动作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7]。在排球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排球知识的传授,教学生如何去观看比赛、欣赏比赛,教学生学习排球的发展史及排球裁判知识,他们的体育兴趣就会有很大提高。体育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去欣赏排球比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吊球、拦网、交叉进攻和5人接发球防守等技术与战术的区别,看排球赛就内行了。可见,在中学排球教学中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发现,结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形成新颖的教学思想、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给排球教学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周立华.成功体育教学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侯玉鹭.排球[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龙喜平,刘持道.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8(3):17~18.

[5]朱卫.高职院校排球教学模式的研究[J].双语学习,2007(12):96.

[6]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张淑敏.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体会[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5(6):51~52.

G421

B

1671-1246(2012)01-0073-02

猜你喜欢

排球师生关系中学生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