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快乐教学
2012-08-15邓意志
邓意志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快乐教学
邓意志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快乐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在实施快乐教学过程中,巧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投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建立一个轻松、、和谐、乐学的教学氛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课堂教学;有效性;快乐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作为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是基础性也是原初性的要素。它们在学校教学萌芽状态时,就已有并内含着现代学堂教学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其他要素,具有预设性、生成性双重特征。
目前,国内外的教学研究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得有效”,忽视了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为什么“教得无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培养活动,而是一种以交往为本质的改造人的世界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为宗旨的特殊实践活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初步尝试开展快乐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一定的效益。包括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技能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是全面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预期进步,达到“三高”,即高效率(时间),就是少花时间大收获;高效益(成果),就是获得知识更多;高效应(关系),就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人格、思维、情感上产生高效应的共鸣。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三点到位;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与探究式、自主式、讨论式……有机结合;教学手段——常规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应用[1];课堂氛围——开放、民主、和谐,富有活力。
2 快乐教学内涵
快乐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再采用强调“师道尊严”的守旧、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倡导能够满足人性的合理需求,给人以自由、尊严,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在快乐教学中,师生双方忘却了外界的期望和压力,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完全被教学情境所吸引,沉浸在愉悦的教育情境之中,享受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轻松、和谐、融洽和温暖。它赋予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完成育人使命,营造和谐的学习乐园。
3 快乐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环节[2]。快乐教学是提高学生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由“不学、苦学、学会”变为“要学、乐学、会学”的根本策略。通过快乐教学,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快乐教学有如下主要策略。
3.1 巧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认知策略,对知识结构进行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我校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巧用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总结出“五式、五技、五术”课堂教学方法。五式——风头式、巧渡式、衍发式、移情式、引探式;五技——语言技巧、组织技巧、演示技巧、板书技巧、调节技巧;五术——点化术、诱导术、渗透术、激励术、乐学术。使学生由“难学、苦学”变为“易学、活学、乐学”。我校在“高职护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中,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学习为模式,采用讲授式、自主式、讨论式、病例分析、情景陶冶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导谈、导思、导议、导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课堂教学“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将课堂教学变为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的乐园。
3.2 注重情感投入
情感是指人所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体验。教育家矛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享受认知带来的快乐,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帮助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3]。我校在“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中,以“真”(科学性)为基础,以“善”(情感)为纽带,以“美”(艺术性)为手段,构建了一幅生动活泼、催人奋进的动人画面,建立了一种师生、生生互动,充满活力,相互尊重、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新型伙伴式师生关系,打破了的知识权威,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教师以满腔热情,风趣幽默的风格,和蔼可亲的师爱,积极乐观的态度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在这种轻松快乐的师生情感中受到熏陶,共同促进了师生情感关系,达到寄情于生、寓教于乐。
3.3 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进行高度集成后制作的一种信息载体。它是集计算机、声像技术和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理论和操作示范,而且能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生动的学习和交际环境。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有趣的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为高效教学开辟了广阔前景[4]。我校在推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的学科、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如病理学中的白细胞游出、吞噬现象;免疫学中的TC细胞杀死细胞效应;生理学中的细胞跨膜信号传递过程,生物电产生机理;内科学中的胸腔、腹腔、骨髓穿刺;妇产科的分娩机制等等。将这些抽象概念、原理过程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状态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逐渐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多感知的、形象的、多维的知识体系。
快乐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策略,是实施“真、善、美”三维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在“高级护理专业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高级护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中,以快乐教学为手段,全面审视课堂教学效果,告别了课堂教学单纯的“诉说”,加快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实现了“教、学”互动,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心理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满意度达到94.38%,达成了教师乐教、善教、优教,学生乐学、善学、优学的目的。
[1]李允.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课堂教学问题解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9):67.
[2]王安民.论课堂设计“1+4+1”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9(8):81.
[3]李允,李如密.培养认知能力 教学生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1999(4):33.
[4]岳文浩,赵耕源.临床心理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G424
B
1671-1246(2012)01-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