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
2012-08-15周立艳
周立艳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
周立艳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结合近几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根据我校特点,阐述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并从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改革创新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高校;工作体会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已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我校招生和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由原来的1个校区发展成为大学城、中山、赤岗、宝岗4个校区并存,学生由2004年的6 000多人增至2万多人。这使我校教育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多样化,教学管理人员面临严峻考验。笔者现结合近几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谈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1 教学管理工作分析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连续的活动,其贯穿于学生“入学—在校学习—毕业”整个过程[1],为学校教学、教师、学生提供重要服务,是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工作。
1.1 工作内容
教学管理人员既是教学工作的参与者,又是重要的组织管理者,其从事的工作包括教务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临时事务管理等,虽然每人只负责其中一项或两项,但是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如笔者目前负责的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下达全校教学任务、编排课程表、教师调停课处理、进修生管理等,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工作中。
1.2 工作特点
(1)服务性。教学管理工作的宗旨是为教学、教师和学生服务,这是教学管理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应时刻以务实和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调整好心态,全心全意为教学工作服务,使学校教学管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2)繁杂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常多项工作交错进行,要分清主次,不慌不忙,依次完成。(3)准确性。教学管理需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中出现少课或缺教室等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管理人员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证工作效率。(4)灵活性。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有准确性和原则性,但工作方法也需灵活,如对于特殊情况,在不违反基本原则前提下,可灵活处理;繁杂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同时出现时,能够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途径
2.1 加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作为教学管理人员,需具备以下综合素质:(1)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2]。爱岗敬业,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2)扎实的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能够领会各项管理制度,熟悉并掌握各项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各种办公操作软件,准确、高效地处理各项公务。(3)良好的科学组织能力。对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充分了解,在教学管理中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科学组合,得出最佳解决方案。(4)较强的协调能力。协调各方面的问题、矛盾,如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各二级学院间等,顺利化解各种矛盾,平衡各种力量。(5)出色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经常要起草各种通知、规章制度、报告、计划、总结等,需要做一些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以便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6)健康的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总称。教学管理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很多琐碎事务,还会遇到突发情况,工作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其必须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坚强的意志、平和的心态以及健康的身体,才能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工作繁琐、复杂,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需在工作中不断锻炼,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但要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学习,而且要不断总结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多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沟通,充分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
2.2 提升服务意识,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是为教学服务,要以教师为本、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师生对教学工作的各项需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3]。
(1)以教师为本,将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既把教师作为管理的核心,以关心教师、尊重教师、激励教师为根本指导思想,又把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师潜能。在学校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教师意见;要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团、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作用,在教学管理中实施民主决策,使专家、教师和行政管理、学术管理职能有机融合。
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从教师角度充分考虑。如笔者负责的课程表编排,在排课前,教务处统一征求各位教师的意见;在排课过程中,认真参考教师意见,在教学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其合理意见。由于我校为多校区办学,且校区间距离较远,一些教师在不同校区都担任教学工作,排课过程中要避免教师同一天在不同校区有课,免去其路途奔波的辛苦;对于一些怀孕、年龄较大或有特殊情况的教师,给予他们适当的照顾和关心。在实际操作中体现人性化。
(2)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管理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培养合格的高级专业人才。学校教育要围绕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教学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专业课程的自由选择和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课表中每天安排的课程以均衡为原则,首先,尽量避免学生课程安排过于集中或松散,以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其次,在资源不冲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一个班一天4~5节同时有课,以便学生中午能有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再次,排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注意力和大脑调节功能的生理特点,因为每天上午人的精力最旺盛,重要的和难度大的课程应尽量排在上午,下午人的精神较分散或易疲劳,适合安排较次要或轻松的课程。最后,排课应注重搭配,理论课和实验课交叉安排,尽量避免内容相近的课程安排在一起,否则让学生记忆受到干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3 不断改革创新
2.3.1 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大众化教育,需要不断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建立严格又不失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改革以往过分强调统一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学校应鼓励教师以提高效率为根本,采用多种灵活授课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3.2 坚持工作方法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高校教师、学生的增加,教学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教学管理人员也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应付不断增加的工作量和更加复杂的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立足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努力推进信息化办公,结合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科学、规范管理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学生成绩、考试情况及各类教学信息等,并不断发掘其中的新功能,使工作开展更加便捷、高效。其次,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需要,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开发更加贴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软件,使我校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自动化。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其办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而办学质量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教学管理需要各部门的相关人员积极配合和协作,不断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道路。
[1]王哲河.教学秘书在现代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0,17(6):44~45.
[2]席敦芹.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2(3):10~12.
[3]李丽君.强化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35~36.
G40-058
B
1671-1246(2012)01-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