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隐性德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2012-08-15金艳,潘
金 艳,潘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浅析隐性德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针对当今令人堪虞的德育方式与现状,注重隐性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势。隐性德育是指学校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具有渗透性、潜隐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在教育载体中的渗透进行隐性德育,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德育载体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起,国家多项政策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中都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俨然已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
现阶段,90后大学生陆续进入大学校园,逐渐成为高校校园中的“主旋律”,但他们与70后、80后大学生大相径庭的特点,为现在高校德育提出了巨大挑战。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由于经济迅猛发展,他们从小过的都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自我意识很强,但是与人交往的能力比较差,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广,信息量更大,所以他们敢于质疑权威,非常自信,一旦形成自己的思想,就很难被其他人或事影响。针对90后大学生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高校德育的方法也应该要有所改进,注重隐性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德育是“一种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取教育性经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并以一种隐蔽德育意图的手段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1]。它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教育者可以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景等为载体来引导学生使之在体验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隐性德育是由隐性课程衍化而来的一个下位概念。隐性课程的概念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首次提出,是相对显性课程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学校教育中除了正规课程以外, 其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文化﹑环境等。美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柯尔柏格也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由此可见,隐性德育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隐性德育是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它把教育内容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学生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同时将其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巧妙的隐藏于这些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被影响,起着隐性价值导向作用[2]。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象意识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同时也不会感觉自己在被教育和改造,而且由于其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优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更容易达到其德育的效果。鉴于90后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对于教育者正面“灌输”教育的效果往往要大打折扣,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会让学生有种在受训导的感觉,容易产生反感情绪。而隐性德育是让受教育者感受不到在接受教育者的“灌输”的教育,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环境的浸润和活动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我教育目的。综上所述,隐性德育具有渗透性、潜隐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二、隐性德育在高校教育载体中的渗透
德育的载体是指承载、传导德育因素,能为德育主题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3]。这些活动形式可以是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人际交往等等。隐性德育总是隐含在教育载体中,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越来越被学者重视。因此把隐性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载体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思想品德的转变和提升。
(一)在文化载体中的渗透
文化载体主要指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学校建筑、绿化环境、公共设施等内容。精神文化包括了校风、校训、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内容。高校文化中处处存在着隐性德育,文化建设好坏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第一,优美的校园风光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使德育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校园风光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其中特别是人文风光,其丰富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的认同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在其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4]。第二,整洁的校园环境、干净的道路、雪白的墙壁,都可能暗示学生要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反之,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4]第三,校风校训等精神文化凝聚了学校的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并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
(二)在制度载体中的渗透
高校的管理制度作为隐性德育的一部分,是高校重要的德育资源。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良好的高校管理制度能为大学生提供合理、有序、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正当权益。只有当学校制度能够公正地实现和保障个体权益时,学生才会认可这种学校制度,进而按照制度的规范与要求行事。第二,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能为大学生的理性行为提供规范要求。道德与制度都是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社会秩序之内。但是,道德不具有强制的规范性,主要诉诸于个人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而制度却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强制规范,因而具有普遍的强制性。学校制度为学校成员提供的理性行为规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和持久的心理定势。制度内含的价值是个体判断自己道德行为的重要标准。制度的价值通过规范或具体的组织形式、运作程序来确立,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道德养成。学校制度文化所内含的价值取向也通过学校的日常生活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对这种制度的心理定势,体现为较稳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这种价值认同比任何道德说教方式对人的影响更深远持久和有效。
(三)在人际载体中的渗透
人际载体是指学生在学校内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行政人员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首先,老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无论是任课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老师的言谈举止,直接的影响着学生。在显性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如若表现出对该门课程的轻视,其必然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无所谓的态度,结果是学生并未掌握道德知识,而道德知识直接影响着道德判断。此外,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个人言行如若有悖道德规范,也会对学生德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隐性德育的效果与学校老师的素质有重要联系。其次,学校行政人员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德育教育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校各级行政人员来说,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正面导向。最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又包括课堂内的交往和课堂外的交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被表扬的学生品德的好坏影响会其他学生,而经常被批评的学生品德的好坏则相反地影响着其他学生;在课堂外,经常同伴的学生,其态度和行为举止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他们对道德的判断也是相互影响的,容易造成品德好则两者都好、品德坏则两者都坏的局面。
(四)在课程载体中的渗透
课程载体主要是指除“两课”以外的其他专业教育课程。“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也在其《学习社会》一书中说道:“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个人的自我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美。如果不把人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彻底地转变以往的传统价值观,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中西方的教育理念都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人格培养相结合的过程,我国近几年的政策中也多次提出“德育为先”的理念。因此,现在专业课教学应承担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充分利用专业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地、创造性地渗透德育。譬如在高数课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讲解完一道数学难题以后,讲述数学家如何破解数学难题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兴趣和激情。
三、优化高校隐性德育作用的策略
优化隐性德育,能使学校德育体系更具有科学性,这对于增强德育效能,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重视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建设
校园文化伴随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校园的物质文化是体现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则是大学的核心文化。一所大学的校园精神,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学生的精神。以教风、学风、作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潜在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产生适应校园精神所要求的自觉意识。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物质资源,积极培养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起到使学生形成共同价值观的作用。
(二)协调高校管理制度科学性和可行性建设
高校普遍都很重视制度管理,每个学校都有一套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无缺的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等,囊括这些制度与条例的手册,学校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册。但是,这些规章制度执行起来的效果却不甚理想,有些甚至形同虚设。归结其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校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时候,只注意了制度条例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实施起来的可行性。因此,高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高校制度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三)加强师资队伍道德素质和专业性建设
教师自身的道德是影响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重要德育资源之一,学校除了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道德素质,首先要使教师明确自身道德素质是学生隐性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最后回到实践,指导学生提高道德素质。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工作范围和内容多在学生显性德育之外。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也是隐性德育的关键。
(四)促进隐形德育与显性德育相结合建设
高校中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覆盖了学生德育的所有领域。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具有内在的联系。显性德育教学是学生在校的主体活动,但并不只限于课堂之内,而是需要课堂之外的诸多有形的、无形的条件作保证,否则显性德育的效果就要打折扣。隐性德育虽是学生主体活动之外的,但也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隐性德育既要根据显性德育的需要,更要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来开设和建设。其次,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隐性德育需要从显性德育哪里借鉴、吸收、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把显性德育的某些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转化为隐性德育内容。而且,有条件的隐性德育如果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以开设成为显性德育的课程。两者的结合,能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总之,我们应该在高校德育中努力践行隐性德育的创新载体,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切实加强隐性德育的建设,正确处理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的关系,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实现人才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李月玺. 学校隐性德育实施的理论基础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
On the Application of Implicit Moral Edu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JIN Yan, PAN Pan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ccording to the wa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day's disturbing moral educatio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licit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Implicit moral education refers to schools affect students through transferring and permeating experience in a indirect way via certain education carri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meability, latent, diversity and autonom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implicit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education, which can better achieve the aims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Implicit Moral Education; Carrier of Moral Education
G641
A
2095-414X(2012)05-0043-03
金艳(197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