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12-08-15丽,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心理健康心理

靳 丽,李 宁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浅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靳 丽,李 宁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体,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且正处于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遇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合格的高级人才的培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成长成才以及促进其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任重道远。本文结合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来探索与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控制和调适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挑战;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也考验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少高校也采取了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各种心理健康讲座、以班为单位配备心理咨询师等措施帮助大学生规避心理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动机不当、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等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不当。学习动机不当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动机不足和学习动机过强,这二者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学习为目的学习甚至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学习动机过强的主要表现为:奖励动机过强,成就动机过强,学习强度过大。

(2)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具有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注意在大学生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易受环境的干扰,教室内外的小小动静都能引起注意力的转移,而且长时间不能静心;二是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大脑常常开小差,自己不能控制思维飘逸;三是参加活动如体育运动或看一场电影后,久久沉浸在情节的回忆之中。

(3)考试焦虑。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要求考生的头脑清醒、情绪稳定。考试焦虑能严重影响考试水平发挥。考试是滋生紧张情绪的土壤,有的学生因考试紧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主要是由于求胜心切,加重了心理负担,妨碍了对知识的调动与提取,而记忆的暂时中断往往会加重焦虑情绪,从而加深考生对考试成绩得失的忧虑,有时导致恶性循环;在焦虑的状态下,学生的分析、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2.求职与择业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求职和择业时主要面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这种焦虑心理表现得很普遍的就是急躁,为了能很快找到工作,他们急躁地等待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和录用过程。一旦用人单位有了结果,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与自己的愿望是否相符,就匆匆签下了合同。

(2)盲从心理。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在选择工作时自己毫无主见,常被家长和同学所左右,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3)自卑心理。这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认为自己学历不高或专业不好,也没有良好背景,在就业的具体过程中,一种自卑感不知不觉地产生。由于不自信,他们对自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老是想着自己不如他人,从而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激烈的竞争不能应付自如,最终导致错失机会。

(4)自负孤傲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负心理的大学毕业生通常有这几类:一类是名校的毕业生,他们具有“品牌优势”,时不时地表现出自己的骄傲和自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自我感觉良好,自命不凡。这些人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以自己的学历作为资本,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出过分要求,最后导致择业不成功。还有一类是以学生干部或自身能力强、个体条件好的大学生居多。他们社会活动多,见多识广,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高傲的浮躁心理。择业期望值过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发展前景、地区环境等过多挑剔,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二)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1.人际关系问题

如何同周围的同学、老师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学习,同时这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常常表现在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没有知心朋友,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过分委曲求全等几个方面,由此引发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也时常困扰大学生。

2.环境适应问题

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由于风俗、语言、人文环境的不同,使部分大学生在一开始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感到不适应。同时部分学生从来没有离开家长独自住宿,一进入大学事无巨细都得自己费心打理,那些看起来简单平凡的日常小事,真正自己做起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大学是他们独立生活的开始,由于种种原因与同宿舍的同学关系相处不融洽,因此对集体住宿环境很难适应。

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没有了父母的约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就如同被放飞的小鸟,在蔚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然而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渴望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不少大学生在承受着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各种问题的困扰。困扰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单恋、爱情错觉、多角恋、网恋等,恋爱的过程时常伴随着各种矛盾冲突,这些冲突的解决需要成熟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熟的爱情能促进大学生加速自我心理成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恰当的择偶标准。反之畸形的恋爱在耽误大学生学业的同时也伤害自身。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面对大学生层出不穷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积极、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从教育者层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工作。要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师范生必修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不同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或必选课程,讲授心理健康常识,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教学方法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广大同学都能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适时选配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教师。同时从其他教学系、科研部门中选择部分老师作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兼职队伍,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专兼职咨询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定期选派咨询教师参加由国家省市举办的培训学习班,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持证上岗;二是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三是在校内组织业务交流和研讨,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针对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定期组织专题报告、参观学习、研讨等形式,加强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业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稳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为保证测评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要大力加强对参加测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的有效完成,建立完善、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而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效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使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5.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载体作用。要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的成立与建设,以之为载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与咨询活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能力,便于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6.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工作的保障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可视情况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的投入力度,用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日常教育、心理筛查、心理咨询、师资培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确保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最后要说明的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并不是高校教育单方面的事,作为大学生也要坦然接受自己有心理问题这一客观事实,要敢于面对,实现自我完善。同时,社会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客观评价接纳,创造相对较好的学习成长成才环境。

[1] 安珊珊.大学生心理健康原因浅析及教育途径[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O8,(1).

[2] 赵法政.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3] 王燕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A]. 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4.

[4] 毛宝胜.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5] 黄建华,郭秀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预防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0,(3).

[6] 苏文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人民论坛(中),2010,(2).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JIN Li, LI Ning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 China)

at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main body, many of the students are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ies, and are experiencing a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mature period of transition, setbacks and easil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affect not only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but also on the national senior qualified tal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to control and debug a number of practical metho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G641

A

2095-414X(2012)04-0070-03

靳丽(1982-),女,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心理感受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