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2012-08-15李碧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消费观消费结构

李碧君

(武汉纺织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7)

浅析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李碧君

(武汉纺织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高校管理者应正视这些变化并采取对策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及价值观。

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对策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新趋势

(一)消费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消费差距逐渐拉大

由于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不断完善以及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人数不断增多,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来看有所提高。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大学校园中不断涌现的“富二代”与“官二代”的高消费在无形中拉高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差距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之下,奢侈品进入校园成为常态,一些大学生滋生了“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心理,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形成了病态的消费观。

(二)消费需要增多,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

目前来看,在校大学生除了基本的伙食、日用、学习等消费需要外,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需要,如旅游、健身、交友及创业实践等。消费需要的增多客观上使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调查发现,“交通通讯”、“娱乐”、“交际”三者的支出之和已经占据了大学生月均消费支出的三成左右,这一方面反映出在校大学生重物质享受、轻个人发展的盲目消费观,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改善人际关系现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渴求。

(三)消费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显著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具有很多共同特征,但个体差异性也越来越显著,具体表现在:

1. 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上。调查表明,男生在电子产品的关注度和支出水平上均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服装和日用品上花销更多;从消费方式来看,女生消费更有计划性、理智性,男生消费的随意性、冲动性更强,所以在男生中“月光族”更多。

2. 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特征上。总体来看,来自城镇的学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家庭的收入水平更高,最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城乡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也就越来越明显;从消费特征来看,城镇学生更追求时尚、超前的消费,而农村学生在消费上显得更加谨慎和理智。

3. 年级差异。由于各年级面临任务与挑战不同,具体消费结构存在差异。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通常会添置电脑、手机等“大件”及一些必要的学习用品,而忙于“同学会”、“老乡会”使他们比高年级的学生支出更多的交际费用;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的增加,消费更加理性,而面临毕业与求职的学生在服装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

(四)消费心理向健康理性发展

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各种压力显现,人格发展还不成熟,加上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从而出现盲目攀比、冲动消费、过分追求时尚、享乐、虚荣等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学生消费心理有向健康理性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消费更有计划性、投资理财的需求开始出现、精神消费比重有所上升等;在遭遇消费不公和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反击”,表明如今的大学生已经日渐理性和成熟,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二、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教育对策

(一)多管齐下开展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1. 消费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消费与理财的基础教育,如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需求、投资理财等知识;其次为消费观念教育,让大学生理解消费行为与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的关系,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对诸如“高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热点的辨识能力,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还要进行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虽然很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维权意识,但对于如何维权往往并不是很清楚,所以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维权的具体方法及手段,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消费教育的形式:消费教育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课后辅导的方式进行。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消费教育方面的课程,所以可以在心理教育课、思想政治课等课程中加入相关内容,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和宣传,让同学们了解现有的消费误区和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于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消费思潮和消费热点话题,可以组织专题讨论和讲座,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专门的心理辅导也是开展消费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让心理上有困惑的同学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化解消极的消费心理。

3. 消费教育要注重差异性: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因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城乡差异。所以在进行消费教育的时候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性别、年级、来源地的不同,在消费教育的内容和具体形式上区别对待,以取得最佳效果。

(二)正视消费需要,优化消费环境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受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较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需要,形成了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趋势。作为高校的管理者,除了进行相应的消费教育以外,还应该正视学生的正常消费需要,努力优化消费环境。

1. 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的“潜在消费需要”:目前大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诸如旅游、交友及创业实践等新的消费需要,但现实是,真正为在校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旅游产品太少,所以学生大部分选择“自由行”的方式,导致出现事故、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大学扩招后多成立了新校区,位置偏远,出行不便,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而校园中适宜学生聚会、交友联谊的场所又太少,客观上使得学生日益旺盛的交际需要受到压抑,变成了潜在需求,学生也颇多怨言。这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针对当前大学生消费需要的变化趋势加以正确引导,并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正常需要。

2. 家校联手,共同优化消费环境: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社会阶层、消费群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其中学校和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其影响力更大。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心理,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高校要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校园消费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活动,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上来。另一方面,家庭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心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 作为父母应该首先培养自己的正确消费观念, 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坚持正面教育, 科学引导, 并给予孩子一定的消费自主权,培养他们合理消费的能力。

[1] 荣晓华. 消费者行为学[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2] 魏景. 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误区及教育对策[J]. 读与写杂志,2009,(3).

[3] 曾莉, 韩之路. 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的理性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 2008,(8).

[4] 杨大蓉, 陈福明. 消费心理理论与实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 徐俊昌.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有效引导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0,(6).

The Changing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 Psychology

LI Bi-jun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7,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lso appeares some new trends.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should face up to these changes and take measures to guide them correctly, so a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value concept.

College Student; Consumption Psychology; Trend; Countermeasures

F014.5

A

2095-414X(2012)04-0068-02

李碧君(1971-),女,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消费与管理.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消费观消费结构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正确认识消费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消费观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