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途径

2012-08-15安亚萍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安亚萍

(西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途径

安亚萍

(西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体,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问题已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客观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找出影响其思想行为特点形成的微观和宏观的因素,从优化社会环境、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优化学校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引导“9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途径着手来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80后”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同时,“90后”大学生充满了高校校园的各个角落。文中提到的“90后”大学生是指 1990年——1999年出生的大学生,与“90后”这一群体概念有区别。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性格方面

1. 个性张扬,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一方面“90后”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之际,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家深受家长的宠爱;另一方面,互联网和各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90后”大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信息,开阔了视野,并且可以多途径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在博客上自己的见解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表扬,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2. 心理素质较差,抗挫能力不强。“90后”大学生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缺乏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甚至会感到沮丧、压抑、走极端。

3. 自我认同度高。在这个全新的时代,“90后”大学生普遍对网络及电子产品精通,能即时了解国内、国际热点事件,走在信息的前沿,是“信息的一代”,因此,他们大多比较自信,对自己的认同度高,但有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二)生活方面

1. 物质世界丰富,精神世界匮乏。“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作为家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会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说,他们大多过的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这样,部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同情心、感恩心以及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同时社会责任感减弱。

2. 独立能力不强,依赖程度高。“90后”大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部分在生活上,对父母依赖程度高;在学习上,由于网络的普及,对“百度”依赖程度高。

3. 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但自控能力较弱。“90后”大学生懂法、知法,会很好的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他们提倡民主、自由,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性,但由于他们心理年龄还不成熟,容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弱。

4. 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由于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大学生多在“4+2+1”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与人交往中,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现象,很少考虑他人的想法,缺乏换位思考意识,合作能力欠缺,有时会有自卑心理出现。

(三)思想方面

1. 认同党的领导,但理想信念模糊。“90后”大学生处于物质丰富、和平民主的环境中,具有极大的幸福感,能够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政治立场坚定,但他们中部分理想信念模糊,抱有“人生行乐需及时”的人生态度,缺乏对理想和人生的长远规划。

2.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政治参与度不高。“90后”大学生关心我国的发展形势和国家命运,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但对学校、班级组织的团学报告和团组织生活等活动参与却不积极。此外,在入党动机上,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倾向。

3. 价值观错位,具有较强的功利性。部分“90后”大学生受西方“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影响,在想问题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缺乏奉献精神,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色彩。

二、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形成的因素

(一)宏观因素

1. 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信息跨国传播,资源利用率极大提高,各国联系加强。对于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西方大国在向我国输出资本、产品等的同时,也向我国渗透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使得部分“90后”大学生陷入“个人中心主义”“贪图享乐”等错误思潮之中,缺少了艰苦奋斗精神。

2. 国内因素。“90后”大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和西方多元文化使他们大多思想处于迷茫状态。加之,当前我国部分官员贪污腐败,在思想上对共产主义抱有怀疑态度,部分社会民众也出现道德问题,这些都无形的影响着“90后”大学生。

(二)微观因素

1. “4+2+1”的家庭教育。受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当代“90后”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关爱中。一方面,家长在生活上过分疼爱,在学习上过分重视。使得他们生活上自立能力不强,学习上压力过大。另一方面,部分家庭教育重现实教育理念,重利轻德,使孩子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索取忽视奉献。

2. 学校因素。首先,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课堂形式单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学校管理侧重与就业相关的热门专业知识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冷落了思想政治教育;最后,有部分教育者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专业知识欠缺。

3. 自身因素。“90后”大学生缺少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经验,心理单纯、脆弱,自觉性不强,缺少自律、自省精神。此外,他们的从众心理明显,尤其是对同辈群体和电影明星的模仿。

三、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途径

1. 优化社会环境,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进行全民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同时,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发生的各种事件。

2. 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这三者中,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第一课堂”,具有启蒙作用。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由现实理念向孩子的全面发展转变。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利用网络经常和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交流。把“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优秀公民”放在第一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的言传身教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3. 优化学校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首先,在教学内容和安排上,切忌内容的“高大空”。应与“90后”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把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部分也纳入其中,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新的内容,展现新的活力,提高“90后”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理念,并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方法取代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育的目的是教化人,“90后”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教育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件联系起来,一则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二则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同时,学校应积极和家长联系沟通,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1]再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例子。学校管理者应该对校园建设加大投资,通过校台、校刊、校报等媒体向学生传播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为“90后”大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和谐校园环境;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微博、博客等途径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并着手解决学生的困惑。最后,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行为的“90后”大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既鼓励了他们,又带动了其他同学。相反的,对部分学生可以适当的进行惩罚。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4. “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90后”大学生要有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习惯,把理论知识内化为道德标准表现出来。提高自律能力,不断进行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可见,自我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使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90后”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一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是我国21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长期目标。但“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我国各大高校的努力和政府帮助,还需要社会各阶级的关心以及“90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1] 高红星. 家校合作:高校育人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2] 陈君.责任教育: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重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3] 王怡. 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6).

[4] 何评.“9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经济师,2011,(3).

[5] 徐俊川. 论当代 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The Methods of Improvement of the “Post 90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AN Ya-p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Our universities have admitted the first batch of “post 90s” college students in 2008 and it has brought different views. There are both reasonable sides and unfair sides. With the “post 90s”college student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part of our university students, their ide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problem resolution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post 90s”college students' thought and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we try to find out the microcosmic factors and the macroscopic factors objectively. We have adopted several method,such as optimiz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reating a new type of family education mode,optimizing the school education mod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guiding“post 90s” students self-educate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post 90s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Post 90s ”;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G641

A

2095-414X(2012)04-0062-03

安亚萍(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