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与皖江发展”——第五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2012-08-15李天星
李天星 雍 振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2012年10月27至28日,由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铜陵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铜陵市委宣传部、铜陵学院协办,铜陵市社科联承办的第五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在铜陵市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文化引领与皖江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皖江地区的历史人物,皖江地区的传统文化与民俗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发展与此相关的文化产业是实现该地区经济绿色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多数与会学者都对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对此做了不同方面的研究。
1.宏观层面的整体思考。王超、冯德连在《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中,从资源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集群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遇、区域文化与外来投资等八个方面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吴杨在《皖江城市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思考》中在深入挖掘皖江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质基础上,剖析皖江城市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危”与“机”,提出了统筹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等发展路径。张家智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皖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强调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认为当前安徽省要从提高思想理论认识、提供稳固有力支撑、完善运行体制机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多加努力。洪绍明在《加强皖江地区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对目前皖江城市所处的新时期作了分析,认为如何借鉴国内相关城市的经验,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对皖江地区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现和战略意义。
2.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佘恩有在《关于佘家大院的历史文化及其开发探讨》中对铜陵佘家大院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业的优势作了介绍。张平平、崔磊《皖江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考察——以铜陵为例》以其青铜文化、山水文化、市镇文化、宗教文化、名士文化、红色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为体系,梳理罗列了自古以来铜陵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江小角、王蔚林在《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思考》中,对安庆敬敷书院的建制史、敬敷书院与其相关的桐城派名家、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的关系及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做了系统分析。陶宜生在《浅论皖江文化对安庆经济发展的影响》中指出,应关注从战略高度重视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借助皖江文化丰富内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厚重的皖江文化中提炼出安庆精神。温纬在《打造马鞍山历史人物文化品牌的探讨——以李白文化品牌为例》中以李白文化品牌为例,主张以历史名人打造成马鞍山的历史人物文化品牌,并借此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王俊、代诗宝在《整合马鞍山旅游资源 提高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对马鞍山市的特色旅游资源做了介绍,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整合与利用的思考,以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水淼、程宏亮在《马鞍山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缺失分析与思考》中着重探讨了网络宣传营销手段与开发旅游资源的关系。王成吉、陈华彬、杨福根等在《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思考——基于宣城市调查分析》中对宣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做了分析,并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思考。
3.立足现实,前瞻思考。不少学者认为皖江城市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诸多优势条件,但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廉同辉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由来及其面临的问题研究》中指出示范区当前面临的五大现实问题,并在立足于示范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疏仁华在《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及集群发展的未来走势》中认为,推动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文化整合,构筑“两核两廊两翼”的空间布局,选择地域型、主导型和制造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肖叶飞在《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中则指出,皖江地区要在发展重点文化项目、培养创意人才、加强区域联动、加快体制改革等方面促进皖江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王结义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中对如何解决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了探讨。檀力在《皖江地区打造文化产业高地的路径——以铜陵市为例》中从观念选择、体制选择、文化选择、人才选择等方面,提出打造铜陵市文化产业高地的路径选择,进而引伸到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张军占、胡祖信在《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中结合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多项措施。开健、占峰在《桐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优势、劣势和对策研究》中对桐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做了全面分析。程大立在 《桐城派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中认为,桐城派文化产业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科学型塑形象、培训人才促转型、强化营销创品牌、整合资源提实力等应对策略。
关于皖江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与会学者还提出了其它一些看法。金鑫在《谈皖江地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强调了博物馆在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何衡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皖江城市带居民幸福度评估与分析》中提出,打造幸福感皖江城市带需要转变发展观念,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细节入手,并注重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沈世培在《近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落后原因的探讨——以安徽地区为例》中以近代安徽集市贸易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来探讨了近代集市贸易的局限性及其落后的原因。
二、关于皖江地区的历史人物
皖江地区历史上名人辈出,也有许多他籍名人驻足皖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会专家学者就皖江地区的历史人物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形式各样,有辨析、有考证、有梳理、有延伸、有阐释,也有别具特色的人物群体考察。根据主要研究内容的不同,现将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做简要分类:
1.文化人物
杨国宜在《屈原来皖江之谜——〈屈原与安徽〉质疑》中援引原始资料和前人考据,对《新安晚报》的“历史副刊”《屈原与安徽》一文中诸多问题提出了质疑。万师在《试论方以智对“几”范畴的阐释》中认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易学家方以智是通过对易学的学习与研究,会通了“质测”与“通几”之学,即自然科学与哲学、易学的联系,并建立了以易学为纲宗,统贯自然科学与哲学、易学的思想体系。方罗来、武晓妹在《方以智〈物理小识〉的科技思想及对皖江文化的影响》中则通过梳理方以智《物理小识》在物理学、医药学、天文学、化学、工程学、地理学及水文学等领域的显著成就,透视其自然哲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科研方法,以及对皖江科技文化及世界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檀江林、何恩情在《梅文鼎历算思想中的主体精神及中外影响研究》中着重阐释了梅文鼎诸如历算的客观性、“会通中西”及“西学中源”等历算思想中的主体精神,对梅文鼎的历算思想及其主体精神对皖江学派的形成,乃至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作了分析。王军在《梅文鼎及其目录学成就述评》中认为,梅文鼎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对历史文献学中专科目录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金仁义在《戴名世史学二题》中以戴名世《史论》为切入点,对其史学批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戴名世方式多样的史学交游情况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潘宏在《文名湮灭的皖江文化首倡者——朱书》中对皖江文化的首倡者朱书的家世及生平,才华和交游,朱书与皖江文化的关系,朱书的著作及影响,文集流传及现状做了全面介绍。储诚炜在《侠骨霜筠健,豪情风雨频——皖江文化名人陈独秀的几个历史片段》中选取了皖江文化名人陈独秀人生历程中的几个颇具代表性的历史片段,通过深入解读,对陈独秀的思想世界和精神脉络进行了梳理,力图还原近代名人陈独秀真实而完整的历史形象。董根明在《〈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比较研究》中通过近代《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两个进步刊物创办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深化了对其主编陈独秀的认识。
2.政治人物
周怀宇、王曰珠在《论皖江风云人物周瑜》中着重从周瑜在皖江流域的政治活动;周瑜政治思想的形成;周瑜政治思想的精髓;孙权集团坚持周瑜政治思想的历史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周瑜政治上的活动及其闪亮的政治思想,从政治方面透视这位历史人物不平凡的一生。崔兰海在 《论周瑜的谋略和胆识》中对周瑜的谋略表现做了分析,认为周瑜的胆识主要体现在赤壁战争中对战争形式和敌我力量精确的分析和判断上。汪长林、熊冬冬在《以无竟之心尽必尽之事——安庆知府张楷述考》中借助墓志、《清实录》及其它有关文献,对曾两度结缘于安庆,主持纂修并捐资刊刻《安庆府志》的安庆知府张楷的一生进行考述,展示了其秉公持正,廉洁自律,以无竟之心竟必尽之事的至诚与节操。
3.艺术人物
沙鸥在《太白楼壁画考》中对明末清初画家萧云从在马鞍山市太白楼所画壁画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考证。吴家荣在《论阿英的弹词研究》中对安徽芜湖人阿英的弹词做了研究。他指出,阿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弹词研究学术著作《女弹词小史》,对民间艺术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谢家顺在 《审美 叙事 感事——论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功能》中认为,张恨水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对联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具有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
4.佛教人物
陈东在《浮山法远代传曹洞宗法脉考述》中从浮山法远及其宗门、浮山法远代传投子义青曹洞宗法脉始末和投子义青与曹洞宗的偏盛一隅等三个方面,对长期驻锡安庆境内的浮山的北宋时期禅宗高僧浮山法远作了细致研究。何寅、汪春才在《金地藏与九华佛茶之渊源》中对金地藏与九华佛茶的关系做了深入探究。
5.人物群体考察
柯志强、方旭玲在《清代桐城张氏家族科举论略》中对桐城张氏家族的科举状况略加考察,分析了其在清代的科举成就,并简要探究其原因,阐释了科举与世家大族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汪孔丰在《清代桐城麻溪姚氏家族的编辑刊刻及其文化价值》中对桐城姚莹、姚濬昌父子两代人的编辑刊刻活动作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体现出的重要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蕴。宋豪飞在《皖江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种考量维度——以桐城桂林方氏世家文化特征为考察中心》中对明清时期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形成的世家文化予以剖析,对其世家文化特征及精神传承加以探讨,考察皖江文化的精神内涵。胡祖信在《浅谈对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中立足于非遗传承人的定义,从池州非遗传承人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保障池州非遗传承人顺利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的三方面的保护措施。
三、关于皖江地区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皖江地区文化资源深厚,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和艺术文化,不仅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池州傩文化(傩戏)、黄梅戏和凭借精湛技艺从安庆闯到京城的徽班,也有彰显地区先进生产力的青铜文化和展示地区民俗的风水文化。与会学者对此类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1.池州傩文化(傩戏)
谈家胜在 《皖江地区非遗文化与宗族社会——以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中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贵池东南山区刘街乡境内的宗族社区为例,透过存留于宗族社区古傩文化的各种实物载体,窥探传统宗族社会与非遗文化的内在关联。谭幼平在《皖江文化苑中的艺术奇葩――论池州傩戏的内涵、特质和价值》中以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为对象,从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多次实地考察中,挖掘整理了池州傩的渊源、内涵、特质与价值。
2.戏曲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对发扬中国戏曲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朱胜甲、高俊松、彭传山等在《黄梅戏舞台美术表现形式》中对黄梅戏的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作了论述,认为黄梅戏的舞台美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了四种表现形式,且每种形式各有特色,各种形式相互融合,丰富并发展着黄梅戏舞台美术的艺术样式。黄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地方高校图书馆角色——以安庆黄梅戏为例》中对黄梅戏文化渊源与发展现状及安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黄梅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了深入分析,强调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还原徽文化鼎盛风貌、实现黄梅戏艺术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平在《从安庆到扬州——徽班进京之前的发展》中探讨了徽班从安庆到扬州的发展经历。
3.青铜文化与风水文化
刘东在《浅述皖江地区的青铜文化》中以出土的青铜器为载体,分析了商周皖江地区的文化面貌和生产力水平,并对先秦皖江地区铜矿的采掘、冶炼及铜器的铸造作了介绍。丁希勤在《明清池州府城东北风水问题》中认为明清时期池州府城东北的风水存在很大的问题,池州人关于东北风水的观点与措施反映了古人避凶纳吉的心理特点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此外,郑炎贵在《安徽寻根——说“皖”》中从训诂、文化史、考古与方志诸学角度,梳理出“皖”之渊薮与演化发展脉络,还“皖”之本来面目,彰显其源流。
四、其他研究
1.皖江地区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比较研究
由于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安徽境内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这三大文化圈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关系,它们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学者对此也有所关注。邓雁在《安徽三大区域文化及其比较探究》中对安徽三大区域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的内涵逐一作了探讨,并从地理环境截然不同、人文历史形成的时代各异、文化内核和价值取得各有特点、民风习俗各具特色等方面对三大区域文化做了比较研究。周毅在《淮河文化与皖江文化比较之异同》中就皖江文化与淮河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指出皖江文化是山水文化,淮河文化是典型的水文化;皖江文化的灵魂和品格集中体现在桐城派文化里,而淮河文化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基础。
2.桐城及桐城派研究
除前文提到的桐城派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桐城派人物研究外,其他涉及到桐城派研究的还有,汪传荣在《桐城派人文精神初探》中着重探讨了桐城派庞大的作者群体及其作品蕴涵丰富的诸如恪守君子人格,经世致用的积极用世思想,因时而变的超越精神等人文精神。雍振在《近代桐城派的文化观》中认为,近代以来桐城派知识分子面临着不同的文化抉择,一方面,他们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维护封建统治,力图拯救时弊;另一方面,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近代桐城派主张由汉宋会通走向中西会通,对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黄春燕在《初探清代前中期桐城县官方教育之发展》中以康熙中叶和道光初年的桐城县为切入点,探讨了清代前期和后期官方教育的发展变化。耿宏志在《一段被误漏了的铜陵历史——定陵侨县探究》中通过对各类典籍有关记载的检索、梳理和剖别,论证了曾侨置于今铜陵一带的定陵县侨置的来龙去脉,对定陵侨县的迁徙时间、迁徙途径、历史背景等提出新见解。
3.历史与典籍研究
黄远斌在 《安徽马鞍山采石周边数座东吴大型墓葬的性质》中对以独家墩三国早期墓和宋山东吴墓为中心的安徽马鞍山采石周边的数座东吴大型墓葬的基本情况、时代顺序及性质做了探讨。蒲霞在《〈永乐大典〉本〈秋浦新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价值》中对《永乐大典》中所收录的《秋浦新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借此了解早期方志编修的情况。张三友在《古镇大通名考》中对古镇大通之名作了考证和研究。柏家文在《皖江古镇大通的近代化》中对大通镇在近代化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和原因作了分析。金崇尧在 《汉武登礼南岳考辨》中立足史料和史实,详细考证了汉武帝元封五年“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这一史志界几百年来争论不休的历史事件,认为其中的“天柱山”就是今天霍山县城南的南岳山。吴世民在《池州造纸史略》中广泛搜罗了关于池州造纸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在池州境内长达四年的造纸田野调查,勾勒出池州造纸的历史轮廓。房利、惠富平在《明清时期无为江堤治理探析》中以相关地方志资料为基础,重点探讨明清时期无为江堤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当今长江堤防建设和水利兴修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李天星在 《民国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探究(1929—1936)》中从组织机构、民众教育活动、历史作用等三个方面对1929—1936年位于安庆的安徽省立第一民教馆做了初步探讨。
研讨会期间,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洪永平还主持召开了“厚重安徽”历史文化研究座谈会,沈葵、汪谦干、潘正祥、江小角、汪长林、谭幼平、刘光、许才珍、周毅等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大家认为,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省的核心,要求对历史文化研究应加强系统性思考,整合资源,协同攻关,深化对“三大文化圈”的比较研究和提炼概括,力争形成一个对安徽文化的总体性概括和标志性的概念,打造一个体现徽风皖韵,能够叫得开、传得久的整体文化品牌。
本次研讨会是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的又一次盛会,围绕“文化引领与皖江发展”的主题开展了深入、全面的讨论,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