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旅游村寨“农家乐”独特优势资源——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2012-08-15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苗寨苗家西江

佟 琛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农家乐”的定义

关于农家乐旅游的概念,比较全面的是田喜洲在《休闲旅游“农家乐”发展探讨》一文中给出的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作者指出我们平常所说的农家乐属于狭义的“农家乐”,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形式。而广义的“农家乐”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它包括:农、林、牧、副、渔,所以广义的“农家乐”概念不仅包括狭义的“农家乐”,还包括“林家乐”、“渔家乐”等形式。[1]这段话高度概括出了农家乐的基本内容,是现在学术界所普遍认可的定义。笔者认为西江苗寨的苗家乐可以从广义的定义出发,以苗族文化为特色,从而把“农家乐”变成了“苗家乐”,这是依托了文化层面的意义。

二、西江千户苗寨的“苗家乐”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家乐是以提供住宿和经营餐饮为主的。它有着一般农家乐的基本功能,能够给游客带来田园野趣的乡村感受,能够提供乡村的特色美食,能够让游客从吃、住、玩、游、购、娱六个方面获得充分的休闲娱乐满足感。但是西江苗寨的苗家乐最大优势是它承载的苗族传统文化,在西江游客可以品尝苗寨特色美食,观赏苗寨自然生态景观,聆听苗族姑娘的歌声,一切都是独特的苗族文化展示。所以在苗家乐,游客的体验和收获也会不同于光顾其他地区农家乐的感受。

(一)西江旅游住宿经营者类型

1.苗家乐的经营者。西江的苗家乐经营者从户籍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类:当地苗族老百姓和外来的个体经商者。

就当地苗族百姓来说,能够开设苗家乐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己有资金并看好西江未来旅游发展的百姓。这部分人有闲置资金并且看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认为投资旅游可以致富,所以开办苗家乐,但是这部分人占极少数。因为贵州雷山县过去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均收入很低,当地百姓主要以务农为生。第二类是通过信用社贷款或向亲朋好友借钱开办苗家乐的人。这部分人里最为典型的是那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阿浓苗家乐”的创办者阿珍就是典型代表。“李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早年在外打工,2007年返乡向信用社贷款20万元再加上自有资金建了一栋“阿浓苗家乐”民居旅馆,2008年竣工接待中外游客,到了“十一”黄金周,就实现旅游收入18万元,实现了“开门红”;到了2008年底,实现旅游总收入108万元,纯收入45万,不仅提前还清了贷款,还实现了25万元的纯收入。2009年1月至9月,实现旅游接待总收入95万元……”[2]这是贵州省政府在西江调研时所作报告里收录的一篇实例。从中可以看到返乡创业成为第二类本土苗家乐的经营者。

就外地个体经营者来说,他们认为来西江不仅可以赚钱盈利,而且也适合生活和居住。有些厌倦大都市的年轻人就来这里创业。现在西江将近一半的经营者都是外地人,他们开商铺、旅馆、饭店和酒吧茶座等,有些人也投资经营苗家乐,他们开设的苗家乐往往仿效当地苗家乐的建筑特色,但是经营的产品有所不同,比如提供咖啡、奶茶等西式餐饮产品。

2.酒店宾馆的经营者。

由于贵州省政府对西江旅游业的重视,很多企业和商会也看好西江的旅游发展前景,纷纷与西江镇政府、雷山县旅游管理局洽谈合作项目。企业和商会投资酒店宾馆和餐饮服务,这类酒店不同于当地百姓开设的“苗家乐”,酒店宾馆多是标准化的服务设施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企业和商会的参与也是西江旅游业发展不能忽视的一支力量,它们是当地“苗家乐”的主要竞争对手。

(二)苗家乐的游客类型

旅游社会学家埃里克·科恩教授提出过四种旅游者角色类型:团队大众旅游者、个人大众旅游者、探索者和漂泊者[3],根据这个划分来看西江的游客基本属于第一和第三类的。团队大众旅游者是指“最缺乏冒险性的一类旅游者,在旅程中自始至终,他们主要是躲在自己的‘环境空气泡’中。这些旅游者购买包价旅游,就像是在现代化大型商场里购买其他商品一样。他们的行程是事先计划安好的,每一处停留地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配有导游。旅游者几乎不用自己决策什么,只需呆在他自己国家的几乎是排他的‘小环境’里。”[3]按照这个理解,西江包团旅游者都是大众型游客,人数占到多数。在旺季西江每日接待十个以上的旅游团,这些旅游团的游客带着新奇和陌生感走马观花似地参观游览,然后带着满足感高兴地离开。他们被旅游公司安排食宿,下榻预定好的酒店宾馆,到固定的餐馆就餐,一切都在行程的计划安排之中。游览的时间最多是两天一夜,有些还是一日游型的。所以大众型游客的旅游体验停留在表面,对居住此地的人们的生活是不甚了解的。

那些选择苗家乐的游客基本都是“探索者”。这类旅游者自己安排行程,他们试图尽量远离人们走的太多的线路,但仍然寻找舒适的住宿和可靠的交通投方式。”[3]从这个理解出发,苗家乐正好符合了他们既能探求新奇和陌生的环境又能舒适安全的心理需求。所以来西江的自助游旅游者如:摄影爱好者、写生的大学生、年轻的背包客、调查研究的学者和人类学家等多会选择苗家乐作为他们旅游或是工作的栖息地。他们渴望看到这里人们真实生活,好奇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希望在西江能够满足自己的“猎奇心”或是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苗家乐可以提供一个看到苗族人生活的“舞台”,即使这个“舞台”不一定真实,但是它至少是苗族人与时俱进地创造自己生活的产物。游客在这里受到热情的款待,轻松自如地与老板交流,品尝农家菜,这些是酒店不具备的。因此这类游客是“苗家乐“的主要客源,如果说当地苗族居民是苗寨文化的传播者,那么“探索者”游客就是主要的文化接收者。

(三)苗家乐的独特优势资源

1.生态自然环境的优势。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来有14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由于长期处于经济的半封闭式状态,这里的苗族和侗族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就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4]发源于苗岭主峰原始林区的白水河,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独具特色的吊脚木楼依着山势迤逦而上,高原阳光之下,满目青翠之中,十分秀美迷人。独特的生态自然环境给西江苗家乐带来的无数的客源,人们在西江可以领略到大山深处的幽静,层层叠叠景象壮观的梯田和那鳞次栉比、依山而立的吊脚楼。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先生也这样称赞到:“西江千户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可以说,西江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苗家乐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2.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西江苗家乐所承载的苗族文化是它的核心资源。在西江,游客可以体验到苗族干栏式的建筑文化,苗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精湛的刺绣和蜡染文化,异彩纷呈的歌舞文化以及独具一格饮食文化等,正是这种民族文化使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纷沓至来,也是其他地区农家乐所无法比拟的。苗家乐是西江百姓直接参与当地旅游发展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苗家乐体现苗族文化的原因有:第一,西江苗寨的构成主体是当地农民,他们经营的苗家乐包括自家的房屋、牲畜等生活物品和饮食、风俗等生活习惯都是苗族文化的表现体,是相对真实的舞台呈现。第二,苗家乐具有集苗族文化为一体的功能特性。相比较于酒店,苗家乐更能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游客可品尝到苗家的农家菜,体验到饮食文化。除了餐饮以外,游客还可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如遇到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游客作为旁观者自然而然就成为体验者。当然,除了体验当地生活之外,游客通过交谈聊天等方式了解当地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用当地人的“眼光”看待当地的文化,理解或是困惑都是一种精神交流和沟通。当旅游体验上升为一种精神享受时往往令人获得最大的满足,这种满足使游客难以忘怀。第三,苗家乐是苗寨文化舞台背后相对真实的文化载体。正如上述西江游客的分类,“探索者”相对于“团队大众旅游者”更希望体验到舞台背后的真实。但是现代经济发展已不能让旅游者完全体验到旅游目的地不加丝毫粉饰的“真实”了。大众旅游者似乎也不再追究舞台背后的“真实”,然而探索者类的游客似乎不愿完全放弃体验旅游地的“真实”,他们的旅游需求让一些民族旅游地区的农家乐相比较于快捷酒店等,能更好地展现当地风俗文化。类似苗家乐这一类承载民族文化的经济体将成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类农家乐相对于很多城乡结合处的农家乐是自然真实且更加吸引游客的。城乡结合处的农家乐发展“采摘式”“垂钓式”“农耕式”等休闲模式,这些休闲模式是一种搭建起来的“舞台”,人们对此心知肚明地欣然享受着。虽然不能说这些“舞台”没有发展价值,但对于有更高层精神需求的“探索者”型游客来说,西江的苗家乐是更为有趣和真实的。简言之,苗家乐不仅是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一部分游客精神放松的家园。

三、结语

在旅游这个现代休闲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农家乐旅游成为了人们认可与依赖的一种主要旅游休闲方式。西江千户苗寨的苗家乐相较于其他旅游区的农家乐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源。但是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需求,西江千户苗寨的苗家乐有自己固定的游客群体,他们是苗族文化的探寻者和体验者,他们在苗家乐的旅游收获和体验是丰富又难忘的。这不单单是西江这个整体的文化大圈带来的,也是每家每户苗家乐这个小的文化圈带给他们的。西江苗家乐体现了当地苗族群众参与旅游业的程度,不仅是苗寨群众跟随时代步伐创造生活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变迁与传承。

[1]沈惠惠,陈瑛.“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以杭州梅家坞农家乐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3): 177-178.

[2]贵州省政府调研组.旅发大会为贵州旅游业带来什么——对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的调查[J].当代贵州,2009,(23):47.

[3]埃里克·科恩.旅游社会学纵论[M].巫宁,马聪玲,陈立平 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49-50.

[4]陕西省文化厅.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R].报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规划公文(附件),2010.14.

猜你喜欢

苗寨苗家西江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苗家米酒香
苗家姑娘去走坡
西江千户苗寨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苗寨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