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
2012-08-15孙宝玲杨宝忠
孙宝玲,杨宝忠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试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
孙宝玲,杨宝忠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主要由科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培养,在专业挂靠院系、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层次上呈多样化态势,这是全民科学素养问题受到重视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必然产物。针对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呈多样化的客观现实,从不同层面入手,提出了培养高质量小学科学教师的建议。
教师;小学;科学教育
自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6年级)》(以下简称课标)颁布至今,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了重视,高等师范院校顺应“时代的要求”[1],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几乎同时在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2][4]进行了职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过近10年的发展,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该“课标”进行了修订,并形成了《标准草案》。《标准草案》[3]中规定在小学1~2年级也开设科学课程,这无疑面临着在“课标”实施后我国需要大量的专职小学科学教师。但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性质和态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5][6]纵观我国高师院校,目前在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建设方面还不成熟,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均未完全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一些建议。
一、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在不同层次上呈多样化态势
(一)培养单位专业背景不一
目前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依托单位主要有高等师范学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是新建不久,还不成熟不完善。其中科学教育专业因挂靠不同的院系,使得在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上呈各有学科侧重的培养模式,而小学教育专业在其中师升格为本科专业后,依然保留有原来中师的特点,也呈现出多样化。
科学教育专业培养。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以开设综合科学课程为主,初中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自然科学课程并行,积极倡导学校开设综合科学课程。与之相呼应,国家批准在重庆师范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7],主要为小学(3~6年级)和初中(7~9年级)培养专职科学教师。目前已有60多所高师院校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8]在这些高校中科学教育专业所依托的学院有物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化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所(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等。目前已经成立了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组工作委员会[9],举办了5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并对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展开了讨论。[10]
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培养。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是顺应国家师范教育体制改革而生的,逐渐由三级过渡到一级[11],并于1998年,在南京晓庄学院开始试办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专业。[12]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院校成立“初等教育学院”,设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这标志着小学教育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正式专业。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有69所高等师范院校开办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有一些综合性师范大学如华东师大、西南大学、南京师大等,也开始招收并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硕士。[13]小学教育专业下设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专业方向。小学科学方向也是为了适应“课标”的实施,于2002年开始招生,主要为小学培养专职的科学教师。
(二)课程设置多样化
在培养单位专业不同这个大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这两个专业在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设置层次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大都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但各高校大都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该专业所在的院系等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因而各院校所编制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带有“学科本位和分科专业的色彩”[4],并且多样化显著。如该专业设在物理学院,则课程设置中开设最多的为物理课程,而体现科学综合性质的其他学科教学就多采用“拼盘”式,缺乏学科间的整合。此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把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需求与初中科学教师的培养需求加以区分,所以其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师在短期内很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进行授课。
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部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忽略了科学课程,只分文科和理科两个大方向来设置课程,如此一来,就把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划归为了理科。而且部分师范院校虽设置了科学课程但课时短,只有一个学期;还有部分院校设置科学课程开课时间虽较多,但只侧重基础理论内容,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14]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未能突出科学课程其“探究”的基本要求。
(三)使用教材的标准参差不齐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还体现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即各培养单位即使开设了同一门课程,其教材使用也是五花八门。无论是科学教育专业还是小学教育科学方向专业,一般都开设了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15][16]但就同一门课程,不同高校选择的教材也不相同,而且有的教学内容大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加以选择,并且多偏重学科性,未能很好地突出小学科学教学综合性这一特点。
二、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多样化的原因
科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是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课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新型专业,其发展过程是受国家、高校和小学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上述多样化的现象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对科学素养问题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探究式的科学教育。90年代以后,通过一些国际组织的努力,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小学科学教育。[17]我国科学教育的“鼻祖”刘默耕先生一直致力于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他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创立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组织翻译了几十个国家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国外科学教育著作[18],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课标”的颁布,在我国掀起了一系列有关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国家也确立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基本国策,中国教育部启动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科协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这些不仅体现了国家各界人士对国民科学素养问题的重视,也说明了我国在科学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与科学教育相关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全面恢复、稳定到大改革、大发展再到大提高三个重要的阶段,正在进行着跨越式的发展,并且步入了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各相关高校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认识到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几乎同时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建立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机构,这也就出现了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机构多样性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讲,国外的科学课程与数学、语言并列为主科,而我国的科学课程一直还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副科的地位还未得到改善。小学科学教师可以由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教师兼职,从而也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师的就业,甚至出现过开办小学科学教育的学院停止招生的状况。这就形成了高师所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师不能满足国家对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各培养单位根据各自的优势来设计培养方案,以达到小学科学教师能够有多种就业的机会。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程度。
(三)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决定了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本土化和多样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19]在近10年的试验阶段中,各地方根据“课标”组织专家学者编辑了10余种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而高校一般根据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来设置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课程内容,因此各地在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设置上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
三、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主要由科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来培养,而且呈现出上述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特点,那么如何兼顾科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来培养能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的小学科学教师,已成为诸多部门及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是教育部门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总结“课标”实施近10年来的经验,尽快颁布修订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组织相关单位编写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内容的小学科学教材。
二是建立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本科专业标准与规范,以供专业背景不同的培养单位在培养小学科学教师时有章可循。本标准与规范要区别于幼儿园和初中科学教师本科培养的标准,以便使培养出来的本科生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特征来实施教学。
三是相关高校及院系的专业教师要积极开展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教学与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快以探究性内容为主的教材建设,从而推动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步伐。
四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小学科学教师的准入制度,要求担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专职小学科学教师。
五是相关高校及院系应加强对培养小学科学教师本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建立良好的平台。
六是建立科学研究共同体。各地区一般有小学科学的省、市级、区级教研室主要负责组织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问题上,相关高校应与小学、教研室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四方科研共同体,使产学研真正能融为一体,以便逐步摆脱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不对应、不衔接的现状,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有利的保障。
[1]林长春.时代呼唤我国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J].教师教育研究,2003(6).
[2]梁福成,王延文.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培养及专业建设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林长春,陈文平,邓磊,曹静.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对策[A].全国第五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湖南:怀化学院,2009(8).
[4]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标准草案[EB/OL].http://nsse.handsbrain.com/article.php/206,2010 -11-17.
[5]张红霞,郁波.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4(11).
[6]郝金萍.高校科学教育对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现状及改进策略[J].科教文汇,2010(8).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今年高校增设新专业[N].中国教育报,2002-05-08.
[8]陈文平.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M].重庆:重庆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胡兴昌,罗小丰.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4).
[10]汤昕倩,林长春,曹静等.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现状调查报告[A].全国第五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湖南:怀化学院.2009(8).
[11]马云鹏,解书,赵冬臣,李业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4).
[12]李淑芬,刘国权.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0).
[13]徐文彬,王爱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
[14]王丽萍,高卫华.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科学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8(8).
[15]韦钰.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J].科普研究,2006(2).
[16]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理科室.刘默耕先生的小学科学教学思想简述[J].科学课(小学版),2005(7).
[17]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2001-06-08.
[18]陈重.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论文集,2009.
[19]苏媛媛.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学科专业必修课教材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集,2010.
On Diversification of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Training
SUN Baoling,YANG Baozhong
(Colleg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are trained mainly by science education department and primary education department,presenting diversities in majors linked to colleges,curriculum design and textbook usage in our country.It is the presentation of raise of the whole people’s scientific quality,and the prod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diversification in training of pre-service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from the different planes to raise high quality teachers.
pre-service teacher;elementary school;science education
G451.2
A
1009-7228(2012)01-0036-04
2011-11-01
孙宝玲,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杨宝忠,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科普所横向课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之一(53WC1124)。
[责任编辑: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