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兴趣对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2012-08-15赵红梅
赵红梅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3)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目前,高校虽然通过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手段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没有起到治本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各高校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明显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思政课本身不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兴趣的表现
中央对我国的高校的思政课理论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仍然对思政课“不感冒”。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课到课率不高,上课表现不积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迟到、偷溜、打盹睡觉、聊天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一遇到回答问题,个个都把脑袋低下和没有人主动回答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思政课老师为了能够提高到课率和活跃课堂,只能采用对逃课、旷课的同学一次减多少分和上课发言一次加多少分的“奖罚分明”的方式,很多学生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坐到了课堂上。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2.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很多学生在外界强制力的作用下来到了课堂,但是他们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正好利用课堂的时间学习一下英语、高数或者专业课。即使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在课堂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对于课堂上忙于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和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学生是毫无意义的。课本内容都学完了,很多学生的课本上没有留下任何学习的痕迹。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兴趣的原因
学生兴趣不高已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评价一个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学习的重点就是语数外;家长对于孩子的最大希望就是“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愿意浪费时间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孩子从小到大形成了一种认知:学习好就是真的好,真是“一俊遮百丑”。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好学生,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有什么不足,认为自己根本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因此在大学里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逃课、旷课打盹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们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向我国境内大量输入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西方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更无法带来直接的金钱收益,这样一种“毫无用处”的课程是根本不需要学习的,学了也是毫无用处的,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放到能为自己将来就业助一臂之力的英语、计算机等有用的课程上。
3.课本内容理论性强,缺少事例的生动性。“两课”统编教材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对于进行马克思理论和思政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高校内很多非专业学生对这样的教材“看都不愿意看”,更谈不上有学习的兴趣。大学学习的时间很紧张,学生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面对一门对自己就业无用且“晦涩难懂”的理论课,他们更愿意以“60分万岁”或者考试突击的形式来应对。学生以这样的学习态度来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无法实现该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
4.部分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灌输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但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应该“因材施教”。社会发展日新月日,网络时代的学生已经对老师不再“百依百顺”。他们通过不同的媒介了解自身之外的世界和增加自己的认知,如果高校的老师仍然采用千篇一律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和如何提高其效果,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多方面和多角度的研究。很多学者建议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方式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的改变都是事物的表象,本质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标。
海蒂于1990年提出对兴趣的两分法: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这种划分法目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情境兴趣是指活动或学习任务的特征对个体产生吸引力,进而激发个体产生一种即时性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兴趣是指那些与个人价值一致的文本所引起的兴趣,是内在的、积极的并且与特定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兴趣形式,主要是以个体存在的知识、个体的经验及情感为基础而产生的。笔者从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两方面进行阐释:
(一)情境兴趣的激发
1.抓好第一堂课。虽然高校学生会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要或者没意义,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积极地上第一堂课。因此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任课教师在第一堂课就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把该课程最精彩的内容和对实际生活的价值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的第一堂课,让学生改变已有的课程偏见,不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只是乏味枯燥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的对我们现实生活意义重大的课程。
2.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人格魅力。由于我国的各项改革还没有最终完成,因而出现了诸如贪污腐败、为了钱不择手段等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象和风气。这些不良风气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后会为了当班干部、入党等而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教师绝对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对于该行为的态度必然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该课程的认可度。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本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但作为任课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死板”的理论和鲜活的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将所讲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成PPT或者选择一些自己认为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来讨论。这个过程其实已经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向将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学生同样不感兴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我们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样,对于讨论内容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然后从中间选取一些能和我们授课内容密切联系的话题进行讨论。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学生讨论之后做总结工作,对讨论过程中的观点做客观分析。
4.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论文以“以小见大”的事例使用法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用伟人的、先人的事例来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讲解。笔者不否认伟人和先人的说服力,但很多学生觉得这些伟人和先人距离自己比较远,因此在说服力上不是很强。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理论,教师在举例方面可以选一些与学生年龄相仿、学生关切度比较高的人物。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通过学生较关注的体育界、影视界明星或者发生在自己或自己身边的故事来对一些理论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小人物的事例理解理论。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不仅能消除了学生认为思政理论只有“大人物”才需要学的错误观念,同样也通过“身边小人物”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个人兴趣的激发
1.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教材都是统编教材。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应该采用专业和非专业两套教材的办法。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要让他们对课程内容本身产生兴趣,首先要有一本吸引他们的教材。这就需要教材不仅要有理论的高度,更要有“生活化”的事例,通过浅显易懂的事例让学生能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做到“真信”、“真学”、“真懂”。2.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整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保持一种持续不间断的状态,不要仅仅是针对某种身份的群体或者某个年龄的群体,而要关注每一个人的思想变化,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强迫力,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了一种心理的需要,那么他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它、了解它和认识它。这种积极性就是一种学习兴趣的体现。
情境兴趣与个人兴趣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产生情境兴趣之后,要让情境兴趣得以维持,才能产生真正的个人兴趣。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地起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最终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平台,其效果的好坏必然会对整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内学者要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张林等.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的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熊大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吸引力[N].光明日报,2007-7-21.
[4]彭建国,李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