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李商隐“无题诗”

2012-08-15李鲜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爱情

李鲜兰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略论李商隐“无题诗”

李鲜兰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李商隐一生创作的无题诗主要包括爱情、政治、人生三个主题,诗中所呈现出的独特风格,使得他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

无题诗;主题;独特风格

唐诗经盛、中两期的充分开拓,可谓盛况空前,到了晚期已经很难推陈出新。但是李商隐的出现便是个例外。李商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尤其是其“无题诗”,扑朔迷离,似是而非,只可意会,不可研读,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篇锦瑟难人解”“独恨无人作郑笺”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后世又称李义山。原籍怀州河内,从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关于他的出身,他曾经自豪地宣称“我系本王孙”,但实质上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自少年时代开始,就要“拥书贩春”,养家糊口。或是由于其家世的孤苦寒微,加之瘦嬴文弱,形成了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也激发他谋求通过科举来实现振兴家道。自从娶妻之后,便无意地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从此一生困惑而不得志。可以说,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的诗作流传下来的总计约有六百首,以“无题”为名命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大凡叙写爱情、艳遇、隐衷、感遇,或者对时事政治、社会生活诸方面寓以寄托,作者不愿明言或不愿显言的,则有意隐晦,画龙而不点睛,概以“无题”命篇。此类诗集中有近三十首。正是由于无题诗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学者们笺注阐说连篇累牍,歧见百出莫衷一是,于是形成一门积淀深厚的“无题诗学”。下面我们就从李商隐的无题诗主题、独特风格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无题诗的主题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失望中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呈现出多种复杂情绪。李商隐的无题诗大抵皆叙恋情,多为单相思之恋,这种刻骨铭心的相思如此无望,如此痛苦,却又那么执著,那么忧伤。

关于无题诗的内容,现在有爱情说和寄托说两种说法,包含着三个主题,即爱情、政治和人生三个主题。

1.无题诗的爱情主题

下面我们具体以李商隐的一首无题为代表来看他无题诗的爱情主题。

无题二首(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尽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在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大抵上也是写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它写出了年轻女子爱情不如意的愤懑、相思无望的郁闷。男女主人公短暂的相遇,虽然未曾开口说话,但是彼此却春心萌动。于是,自然互相思慕对方,在思念之中惆怅,但结果只能是失望,现实中的失望并不意味着放弃,还可以通过幻想来弥补。于是,就有了最后两句真切的愿望:希望能够凭借西风送来好消息。可谓诗情如画、诗味正浓。除此之外,在这首诗歌中,似乎还寄寓着诗人对某种政治机缘的追忆叹惋和人生历程中长期不得志的伤感。由此我们可看到,李商隐的无题诗内容上大多描写爱情主题,但同时也含盖了政治主题和人生主题。

2.无题诗的政治主题。

李商隐在《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一诗里则抒发了壮志未酬的失意。诗中通过“溧阳公主”和“东家老女”两个不同阶级女子的鲜明对照,寄予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两个不同境遇的女子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政治色彩,从而塑造了两种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截然相反的命运。丽日当天的暮春季节,一边是富贵人家的年轻女子与丈夫共同赏玩阳春美景,一边是贫寒人家的女子年纪很大了却嫁不出去,独自暗伤迟暮。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对比和传统的托喻,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诗中塑造的“嫁不售”的东家老女,带有突出的自比意味。

3.无题诗的人生主题

李商隐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是基于其个人的人生际遇之上的。他的感悟力,他的观察力,势必激发其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对于真善美的期待,对于爱情生命的依恋,李商隐的执著带来的只是无常的流转、好景的成空。李商隐在《八岁偷照镜》中描绘了一个热爱生活而又渴望爱情的女子的成长经历及心理活动,也被后世认为带有自比性质,在对爱情的宣唱中都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伤感。少女怀春的幽怨抑郁,正是士大夫渴求入世心情的写照。这首诗描写了外貌美好、德行高尚的少女愿望难以实现的郁闷之情,诗人借用忧伤的调子来感叹个人的沦落,伤感人生的失意。

综上可见,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包含了三个主题,这些主题都与诗人品格性情密不可分。他的许多由个人真情实感而发的政治诗,实际上要比那些从功利观念出发的诗人的作品更有激情、更能感人。入世不得,出世也不得,造成他心中无比的难堪忧郁和痛苦。正如崔珏《哭李商隐》所言:“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独特风格

李商隐的无题诗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和他的人生体验密不可分。从个人生活来讲,李商隐是个重感情的人。据说,李商隐早年曾与一名女道士有一段恋爱经历,但却没有结果。后来,他婚后和妻子感情甚好,然而妻子却在他39岁时离他而去。因此,在他的心灵中,爱情带来的痛苦也是极大的。

政治上的郁闷不得志,以及个人生活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又失的悲哀,使李商隐常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节所包围,这种情感基调影响了他创作的审美情趣。从文字渊源来看,在最能够代表李商隐诗歌风格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吸收了六朝骈文用典精巧、华丽锦密的特点,杜甫近体诗音律严整的成就,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的长处;但由于自身所处时代,以及感情基调与审美情趣的原因,也出于诗人对于艺术独创性的大胆追求,他把前人的这些优秀特点加以整合融汇,终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浓艳的抒情色彩、李贺诗的大胆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李商隐政治上的坎坷、家庭中的不幸、人生里的悲苦,像地狱的烈火炼就了他的诗情。

1.感伤沉郁的情绪,凄艳浑融的风格

李商隐是一位很有特色的诗人,也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诗者。对含蓄蕴藉的幽深细致的向往,被李商隐发展为对朦胧境界的追求,而盛唐的壮丽,则转而为凄艳。艳,有来自六朝的文学渊源,但李商隐的诗艳而不靡。在他那里,艳与爱情生活的不幸、身世经历的坎坷遭遇,乃至对唐王朝命运的关注忧思相联系,成为一种感伤凄艳。如《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中“细雨”、“芙蓉塘”、“香炉”、“香料”、辘轳井索、贾氏、韩寿、魏王、枕头、春花、香灰等众多意向交织在一起,景象苍凉孤寂,内心悲伤痛苦,无形之中有种不可名状的隐痛。他把伤感抑郁的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意境,融多方面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凄艳之美。

2.超语言性的语言,极唯美感的唯美

李商隐的诗中有种唯美的成分,它表达的情绪是那样哀痛、那样感伤,可他的词语又是那么华美,有的甚至是非常艳丽。读罢李商隐的诗歌,能够让你感觉到汉字是那么美,语言可以不那么格式化。正如王蒙对李商隐无题诗《锦瑟》里的语言推崇备至,称赞它是“汉语的奇妙性的例证”、“关于语言层次的一些学说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惊叹于李商隐“往往能把他的颓唐的情绪用艳丽精致的文字加以表现”。

李商隐的一生有很多爱情故事,很婉丽,虽不是从一而终、矢志不渝,但他写出来的情诗特别是无题诗又是那么美,他正是用美来节制自己的悲伤,用美来包装悲伤。例如,他写得最沉郁悲壮的爱情警句是《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我们在“春蚕”“蜡泪”这一对柔弱而坚韧、凄苦而壮美的意象中,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缠绵执著、忠贞不悔、至死不渝的殉情精神,这正是一种极唯美感的唯美。

3.多义性的象征,多面性的解读

李商隐不同于一般诗人,为了表现心中各种复杂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似是而非的诗的意象。如最让人难以解读的《锦瑟》,这首诗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

《锦瑟》最难以解读的颔、颈两联,短短的四句诗按其抽象意义又可以概括为四个词,即幻梦、寄托、失意、无为,也可以说是四个象征性的符号。其实,人生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这种结构来阐释。

李商隐的无题一类的诗歌,由于境界和意象的朦胧,在内涵上也都往往具有多义性。一篇《锦瑟》,众解纷纭。多种笺解,似皆有可通之处。所谓“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这种可供多方面体味和演绎的现象,也就表现出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特点。刘学锴先生认为:“李贺的诗境,是隐晦而不是朦胧。他的有些诗比较难懂主要是由于思路的奇幻和修辞手法的奇特,诗的内容意蕴倒比较实在,李商隐却是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

李商隐创作的无题诗,多抒发个人失意的感慨、爱情的缠绵悱恻、深挚的爱国情怀。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政治眼光,展示出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他又以细腻婉曲的笔调来宣泄种种复杂的情感,可以说成为独辟诗歌艺术的蹊径者。这不仅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上具有代表性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李商隐的那些无题诗,虽然语言明白畅晓,但诗篇中的情思却缥缈朦胧、深隐幽微、无端无绪、弥漫混沌;象征的幻想和幻境往往具有多种或多层意蕴,而且很不确定,令人难以捉摸,以致成了千古之谜。

虽然李商隐已经离我们而去一千多年了,但是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能够背出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例如,他的爱情诗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这些都成为很多人传诵爱情的经典之句。可见,李商隐的诗的确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的这些充满想象和智慧的诗句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商隐.李商隐全集附李贺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I2

A

1673-0046(2012)10-0188-02

猜你喜欢

李商隐无题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嘲桃
石榴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无题
无题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