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e动词的表现形式与英语被动语态

2012-08-15赵雨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助动词被动语态及物动词

赵雨东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英语中,be动词是一个应用比较频繁的动词,但其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动词。说其特殊,是因为该词的变化形式与其他动词的变化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而且该词的功能也不同于其他动词,趋于多样化。换句话说,be动词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在用法上都具有复杂性。它的这种复杂性,对二语习得者来说无疑增加了习得的难度。于是,它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无论是从句法定位和普遍语法为框架来进行分析,还是从认知语义角度来进行解释,都是为了理清该词的本质,为该词的习得提供有益帮助。

一、be动词的分类及其习得难度分析

众所周知,从词汇意义层面上来讲,英语中的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示运动状态的“动态动词”(dynamic verb)和表示相对静止的“静态动词”(stative verb)。但就be动词的功能来说,有的学者比如Quirk等将be动词分成了三类:系动词功能的主动词;具有助动词功能进行体和被动语态助动词;表情态或体的意义的半助动词(一般为be引导的动词习语,如be going to)。但他们同时指出,作为半助动词的be本身不具有任何词汇方面的意义,它一般只能和其他词项构成动词习语。需要指出的是,半助动词be兼有实义动词和功能词的特征,不但有实义动词的时态、人称和数等曲折变化,而且能当做情态动词使用,使其构成的动词习语具有功能词类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be动词的功能却只有两类,即系动词功能的主动词和助动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助动词本身就是帮助其他动词的词类,涵盖了所有具有此类功能的动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情态动词和半助动词只不过是助动词的下义词而已。

Biber认为,be动词作为连系动词充当主动词时,主要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或者说连接主语与补语。此时的be具有一定的语义,如在存现结构there be中,be表示存在;在Mary is beautiful中,be表示具有某种特征的意思。它的用法和其他实义动词具有相似性,比如在人称、时态和数上都要和主语保持一致。但是,就表现形式来说,be和其他实义动词却又不同,如work有work,works、working、worked(过去式)、worked(过去分词)五种表现形式,而be的表现形式却为am、are两个表现形式对应 work,is对应 works,being对应 working,was和were对应worked(过去式),been对应worked(过去分词)。按照标记性理论来讲,由于be多变的表现形式,其作为主动词的标记程度要高于其他主动词。因此,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讲,学习be动词也要比其他主动词困难。戴曼纯和郭力进行的一项关于be动词习得规律的实证研究恰好验证了这一点。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习得者在初级阶段能够掌握好主动词be,其习得难点在于多变的形态。

Be动词的第二种功能是作为助动词。顾名思义,助动词是起到帮助作用的动词,他们本身不能构成具有完整语义结构的动词短语,其后必须跟主动词。但be助动词又不同于一般的助动词,它既具有功能词类的句法特征(代词、限定词等),又有实义词类所要求的句法特征,如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Leech和Svartvik认为,be助动词是某些句式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句子成分:一是用来构成进行体时的助动词,二是作为表示被动语态的助动词。戴曼纯和郭力的研究对这两种结构中be助动词的习得情况也有详细的探究。其结果表明,助动词be构成的进行体结构和被动语态结构类型多样,提升操作复杂,即使高级阶段学习者也不能全面掌握助动词be的用法。且不说他们的研究是否有局限之处,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be助动词由于其功能的复杂性,从而使得英语学习者真正掌握该词的确存在很大难度。如若对be动词进行全面的、详尽的探讨,只有按照其功能分类,逐一进行分析,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该词的特征,以利于英语学习者对该词的习得。

二、be助动词与英语被动语态

笔者对英语的被动语态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比汉语的被字句和英语的被动语态,指出了英语被动语态中较之汉语标记程度较高的方面,其中一点就体现在be动词上。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过,助动词be在构成被动语态时,既具有功能词类的句法特征,又具有实义词类的诸如人称、时态和数的曲折变化。对于英语被动语态,在不同的时态中,be助动词所体现的句法特征有很大的差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总是把时和体合而为一来学习。这里为了符合一般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不再对时和体进行区分,都以时态来代之。

由于英语的被动语态和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分析被动语态,就要对英语的时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英语中一共有十六种时态,而平时为广大英语学习者用到的却没有那么多,用于被动语态的大致为九种。为了行文方便,这里把它们归结为以下几大类:(1)一般时态;(2)进行时态;(3)完成时态。其中,(1)包含有一般将来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式;(2)包括一般将来进行时、一般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进行时;(3)包括将来完成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be助动词是被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句法成分,同时英语的时态也具有多样性,这就决定了be动词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在(1)一般时态中,一般将来时的时态由其他助动词来体现,比如will和shall。在被动语态中,be就只具有功能词的特征,其后接动词的过去分词来表示被动的含义,无需其他变化,即will/shall+be+及物动词过去分词。一般现在时和过去时与将来时就不同,在被动结构中,be不但要体现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也帮助其后的过去分词来表示被动语态。如要把That factory prints books转换为被动语态,就要看原句中宾语是第几人称以及是单数还是复数。由于主语是books,是book的复数形式,这说明be的表现形式应该是are或者were,原句中很明显是现在时,故只能选择are,转换成被动语态就成了Books are printed。同理,如若原句是过去式,转换为被动语态时步骤相同,只是be助动词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即Books were printed.

(2)进行时态的被动形式是很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难的一种,这时因为在进行时态的被动结构中,be的表现形式有两种,而且这两种形式紧紧相邻在一起。其实,只要弄清楚be助动词的功能,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首先,学习者应该明白进行时态的构成形式,即be+doing。主动语态中的be也只是个助动词,帮助后面的doing构成进行时态。其次,学习者还需要了解,如果要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就需要一个额外的表示被动含义的be。原来主动结构当中的be,其功能是构成进行时,只需要和主动语态当中的宾语(被动语态的主语)和句子时态保持一致即可。最后,表示被动的be接在表示时态的be后面,同时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进行时态的,也就是being,既然是表示被动含义,being后面就需要接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可以用下面的结构来表示一般现在和过去进行时态被动语态:be(am/is/are/was/were)+being+及物动词过去分词。从这个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个表示时态的be助动词有五种表现形式,而表示被动be,只有being这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时态的被动结构当中,be助动词的功能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构成时态的助动词,一类是构成被动语态的助动词。在一般将来进行时的结构中,表示时态的be是接在will或shall等表示将来时态的助动词后,be助动词的表现形式也就只能用原形,也就是be本身这一表现形式了。一般将来进行时的被动结构可以如下表示:will/shall+be+being+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3)类中的各种时态和(2)中的各个时态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在没有出现表示被动的be助动词外,主动语态中已经出现了助动词,(2)类中的是be(此时有五种表现形式)或will/shall be,而在(3)类时态中,已经存在的助动词是have(有三种表现形式,即have/has/had)。在含有完成时态的主动结构中,如果要转换成被动语态,学习者要明白的有以下两点:首先,主动结构中无论是have、has还是had,都是帮助其后的过去分词用来构成完成时态的。其中,have/has之间的选择要和其所在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而表示过去将来时的had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其次,在转换为被动语态时,表示被动含义的be助动词要和其前面的助动词(have/has/had)保持一致,也就是说,be要转变成过去分词即been,后面接上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完成时态的被动语态结构可以归纳如下:have/has/had+been+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经过分析,我们清楚看到了被动语态结构的本质特征: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只不过在这样一个结构中,be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罢了。

三、结语

对一些英语二语习得者来说,之所以感到学习被动语态有困难,无非是由于英语时态的多样性和助动词be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所导致的。如果对英语中的各个时态有了系统的学习后,学习者一旦能够认识到被动语态中be的功能在时态和被动语态中的作用,被动语态习得中的困难也就烟消云散了。当然,对被动语态中be的分析也只是笔者大胆而初步的尝试,对于其能否真正促进被动语态的学习,有待于把分析结果付诸实际教学中接受实践的检验。

[1]Biber,D.,S.Johansson,G.Leech,S.Conrad&E.Finegan.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Leech,G.&J.Svartvik.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M].Harlow:Longman Group Ltd,1975.

[3]Quirk,Randolph,et al.A Comprehensive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4]戴曼纯,郭力.中国英语学习者BE动词的习得规律[J].外语教学,2007,(3).

[5]赵雨东.标记性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被动语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助动词被动语态及物动词
被动语态复习(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级 Unit5—7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助动词的用法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中考被动语态考点精析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s 1~6复习小结
被动语态点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