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旅游微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2-08-15马素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目的地旅游

马素萍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具有微时放映(30秒至300秒或更长些)、微(超短)周期制作(一周至数周)、微(超小)规模投资(一两万至数十万元/每部)的特点。它是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经专业策划和系统制作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文中谈到的旅游微电影多是由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等定制拍摄,将故事融入到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中,通过微电影中各种角色的视角和亲身体验,以达到旅游资源和旅游企业品牌宣传推广的目的。

在我国从2010年第一批微电影的上映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微电影的发展如火如荼。旅游类的微电影也不甘示弱,争先上马,尤以2012年为胜,因此有人把2012年称为旅游微电影“高产年”。

一、旅游微电影现状

旅游微电影以其“三微”以及吸引性强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等的关注和认可。发展至今,长短不一的旅游微电影有30多部。大部分的旅游微电影都有可观的网络视频点击率及微博转发次数,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旅游目的地——景区微电影

2012年3月14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微电影——《武夷源·武夷缘》播映,电影取景于武夷山景区、武夷源、度假区等地,展示了武夷山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独特美景。2012年七夕节,28分钟《恋恋庐山》首映,这部旅游微电影体现江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同日,中国首部年代戏旅游微电影,表现浙江海宁南北湖风景的《南北湖,你是唯一》举行首映式。安徽也搭乘“中国情人节”之船,上映了景区爱情微电影《因为爱情》。2012年上半年江苏常州淹城春秋乐园微电影《穿越爱》,以穿越的故事通过实景拍摄突出了景区八大主题区域中的古淹池遗址、水世界游乐园、传统商业街坊,婚俗表演、大型实景水影秀“烟雨春秋”等,将历史与现代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旅游目的地——城市微电影

2011年6月4日,中国首部城市微电影《相约山楂树》上映,剧中通过男女主角的视角展现了湖北宜昌三游洞、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车溪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2012年上半年系列微电影《爱,在四川——美食篇》、《爱,在四川——熊猫篇》、《爱,在四川——温江追梦篇》和《爱,在四川——汶川篇·新生》,通过不同角度,用幽默的故事情节突显了四川的美食、民俗和自然美景。浙江的两个城市,绍兴市推出的系列旅游微电影《樱为爱情》、《樱为爱情·五月之恋》、《爱在绍兴》,引爆了绍兴旅游市场;穿越千年,见证绝世之恋的微电影《千年之约》,将杭州上城区各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在大家面前。江苏的两个城市,取景扬州个园、东关街等地的旅游微电影《三月爱情》,再现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无限风韵;南京市旅游微电影《我和南京有个约会》以跨国恋情为主线,将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玄武湖、总统府等代表性景点和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呈现了南京独特的魅力。2012下半年微电影《游方之旅缘分西江》将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原生态、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已经在重庆酉阳自治县桃花源景区取景拍摄的微电影《酉之忆》在10月上映。

3.酒店微电影

2011年桔子酒店的星座系列微电影引爆网络,通过星座男和女友的故事,突出了酒店的各种特色,将桔子酒店的品牌植入到更多人的心中。同年,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推出了微电影《恋接线——Love Reconnect》,彰显了酒店不同部门的个性服务,充分展现了酒店的奢华典雅。2012年香港朗豪酒店的《The Room》、《The Spa》、《The Club》三部曲微电影,突出呈现了酒店的贵宾会、水疗中心、客房。

通过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旅游微电影的制作多集中在浙江、四川、江苏等地,这些地区景区、城市的微电影占的比例较大。影片的时间多设计为10分钟左右。与旅游宣传片对比,旅游微电影将故事与景点、企业糅合起来,从体验旅游的角度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奇。

二、旅游微电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新兴事物,旅游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制作、传播、监测评价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1.旅游微电影制作的故事主题相似

从各部旅游微电影名字中的关键词:缘、恋、爱、约会等,我们就不难看到目前的旅游微电影多以爱情为主题;细细欣赏后会发现,其中的故事内容情节、题材和某些电影、电视剧的剧情很雷同,如穿越恋、生死恋、异地恋等。虽然关于爱情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动,让人产生共鸣和想象,但是如果相似或相同的桥段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2.选择的宣传播放渠道单一

各旅游微电影多注重前期宣传,在电影开始拍摄、关机、上映时会开发布会;播放时一般集中在视频平台上,如视频网络搜狐视频、新浪视频、优酷、土豆、酷6网、爱奇艺等。大部分旅游微电影没有走出网络,所以在公共场所大屏幕、电视墙、飞机、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移动媒体上很少看到它们的影子。宣传播放渠道狭窄、单一,人们不能随时随地看到微电影,仅靠网络播放。也许更多的人把旅游微电影看作是用来消遣的一个片段,看过就看过了,并没能得到长期的关注。

3.缺乏监测评价机制

现在对旅游微电影的评价,多以视频点击量、微博转发量为统计依据,只能评估到人们对微电影的关注度,那么真正由微电影引发的出游欲望有多大、出游率是多少、微电影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的品牌形象网络营销效果怎样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评价。可以说,目前网络视频行业和制作旅游微电影的公司都缺乏这样的监测评价机制。

三、对旅游微电影发展的几点建议

1.不可盲目跟风拍摄旅游微电影

虽然在微电影中人们通过故事的展开可以轻松地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但不是每个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都适合拍摄微电影。毕竟宣传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文化是核心。如果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缺乏自己的独特性,缺乏文化内涵,只是牵强地去用故事情节表现表面的东西,这样的微电影估计只能取得“微”效果。所以要想吸引游客,还是先修炼提升本身的“美”,再去想怎样宣传“美”。

2.理性看待旅游微电影的优势

由于旅游微电影的故事性强,时间短,画面唯美,非常符合微时代人们的“胃口”,一些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在微电影上映后已经尝到了甜头,较高的关注度已经使人们开始走入其中,带来了火爆的旅游市场和较高的客房出租率。然而在国家加强微电影监督管理的今天,在微电影的内容创作、拍摄团队、视频审核、播放平台等方面都了规定,可以说微电影的门槛“升高”,因此“三微”特点中的制作时间短、成本低等优势也不再显得那么突出。所以在选择旅游微电影这种营销方式时,应该做更多的考量。

3.旅游微电影在创作、宣传推广、监测评估方面要合理化

旅游微电影的故事主题应该多样化,友情、励志、奇幻等都可以融入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或者旅游企业文化,突出特色吸引观众才是根本。宣传推广应该注重线上和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只有占领各种视频客户端,播放的机会增加,受众面扩大,才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选择独立专业权威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旅游微电影效果进行监测评价,有了评估有了反馈,才能衡量出旅游微电影的价值,旅游微电影才有继续“往前走”的动力。

[1]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2,(2):41-42.

[2]邵隽.旅游服务业社会化媒体新趋势——意见领袖与微电影营销[J].旅游学刊,2012,(8):4-5.

[3]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J].电影评介,2012,(8):42-44.

猜你喜欢

目的地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小A去旅游
动物可笑堂
按主要原产地和目的地划分的商品进出口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征服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