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2012-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李 融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大学生党员是整个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是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的希望。学生党支部直接服务于学生和学生党员,而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职院校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改革中新近发展起来的高等学校。该类学校因为大多成立时间不长,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还都处在探索中,虽然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难以令人满意,学生党支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支部建在班上”难以实现

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中曾明确提出过“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在高职院校中却成为了一大难题。因为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造就了在大学之前,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就是单一地看该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这也造成了大学以前绝大部分“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等都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通过高考录取,成绩好的学生基本都去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自然就很少有学生党员存在了,一年级也就自然很难有党员;而高职院校学制短,大多是两年制和三年制,党员的培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到从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需要一年的时间,而到正式党员则需要两年的培养;就拿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从入学就将他定为积极分子,等到他成为正式党员,他也已经到大三了,而根据中国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多注重学生职业技术的培养,希望培养出一毕业就能上岗的高等职业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对比大学本科院校学生的一大优势,所以大三各大高校一般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毕业顶岗实习,那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正式学生党员却面临着离开学校的局面,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使“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成了一大空想。

2.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当前,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上还存在人员不稳定、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党务工作不专业、不敢创新的现象。因为高职院校大多历史短,新成立各方面人员配备都还不太齐全、不太专业,很多党支部书记都是来源于教学或管理一线的优秀教职工,他们身兼多职,大多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任务,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来潜心学习和认真研究。而其他支部委员也大多由一些优秀教师和辅导员挂名,无太多实际意义。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质量。

3.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

组织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呆板、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新时期下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在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新思想、新信息对大学生的冲击很大,大学生党员又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而学校里的党员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仍然采用的是单一的上课、开会等形式,这严重消磨了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加深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原则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4.忽视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认为发展学生入党和提高学生党员比例是关键,是硬指标;而党员教育投入大、见效慢,是软指标,可以慢慢来,而且刚刚成为党员就要面临离开,所以对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不够,从而造成了少数党员在入党后思想滑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入党后必须严格执行党的制度,参加党组织活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缺乏充分的认识。

二、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1.搞好支部干部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关键

科学合理地配置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学生党支部是一所学校的最基层组织之一,是学校党组织联系广大学生群体的桥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面临学制短、学生流动快的情况下,应首要抓好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在配备学生党支部成员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高职学校学生的综合情况,在遵照党章的有关要求下,选拔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热心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党员学生作为支部委员人选,最好能够配备专职的党员教师来主持学生党支部工作。

不断加强支部班子建设。要重视支部委员的后续培养,抓好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经常为他们提供机会进行各院校间的学生党支部工作交流,使好的工作经验能够迅速在支部委员当中传播开来。

2.加强党员发展工作

按部就班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每个细节,坚持“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因为高职院校学制短,所以我们就更加应该抓紧时间,在新生刚入校时就召开教育大会,让新生认识党的基本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早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做到“早启发”。对于表现积极、突出的学生,党组织要即时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将他们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做到“早选苗”。做好入党培养衔接工作,定期为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党课,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做到“早培养”。通过一年的培养,将比较成熟的积极分子列入重点发展对象,同时学生党支部要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有关活动,使他们直接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对于符合条件的重点对象,尽快发展入党,做到“早发展”。

3.严抓理论学习

充分利用“两课”教育渠道,让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政治理论课中受到重点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是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要不断丰富“两课”的上课形式和上课内容,要使上课的形式迎合大学生的喜好,这样更容易被新时期的大学生所接受,并深入心灵。

4.规范组织生活,加大力度指导和督促检查

组织生活是党员提高党性,增强党员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交流经验,不断学习的必要活动,应严格组织活动的考核、考勤工作,制订年度计划,把组织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明确下来,增强组织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性。对于无故缺席组织活动的学生党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组织生活的高质量。

5.解放思想,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改革与创新

迎合时代的潮流,利用网络工具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建立党的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多开展学生党员深入社会实践的活动,制定定期主题活动的机制。调动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丰富形式,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来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

[1]李亚男.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09,(04).

[2]陈曦.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能力与素质培养问题[J].前沿,2008,(08).

[3]徐丽超.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04).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