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商业伦理建设

2012-08-15耿丽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伦理商业管理

耿丽萍

(太原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2)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等等。但近期频频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质疑,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其所应有的商业道德伦理,而企业在追求品牌的同时又是否淡化了品质和品格?因此,分析和解决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商业伦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商业伦理建设的理论背景

商业伦理是指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中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或者说是商务活动中各方理应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既指商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贸易中的各种关系,又指商人在贸易关系中如何进行道德自律。

国外对商业伦理的研究著作最早可追溯到雷蒙德·鲍姆哈特在1961年的著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视这一领域,此后先后出现了戴维·J·福里奇的《商业伦理学》和P·普拉力的《商业伦理》等。据调查,在欧洲有一半的大型企业设置了企业伦理工作机制,在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前1000家企业中,20%聘有伦理主管,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30%至40%的美国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伦理培训。

我国伦理思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代表小私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强调义利统一;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坚持“无为、知足、勿矜、勿伐、勿骄”。其中,儒家伦理思想影响最为广泛,波及日本、东南亚甚至欧美各国。我国古代的商业伦理思想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可以对现代的商业伦理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二、我国企业管理中商业伦理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往往存在重视品牌建设而淡化品质的现象,导致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企业的诚信危机,使得企业管理界不得不重新审视新时期的企业管理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问题屡遭质疑

对于生产制造类企业来讲,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靠过硬的质量来赢得顾客、占领市场。但是,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各种纠纷,从三聚氰胺到工业明胶,从婴儿必食的奶粉到中老年离不开的药物胶囊,中国食品药品从企业到产业再到行业形成了完整的掺毒制假产业链,让各个群体的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很大威胁。

2.企业员工诚信素质较低

近几年所出现的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问题,比前些年更加密集,这一方面表明媒体监督自觉性较强,另一方面表明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方法不当又导致普通员工出现诚信缺失现象,表现为员工职业伦理判断能力不高,很多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3.企业界的社会诚信丧失、道德滑坡严重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外企业间合同欺诈和违约也层出不穷,再次表明企业界的社会诚信丧失、道德滑坡严重,不再是危言耸听。企业造假掺毒,不是物质在起作用,而完全是企业家和商家的精神层面出了问题。这些企业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最大限度获取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完全沦为了明知故犯和明火执杖的造假者、掠夺者。

4.企业知法犯法

不论是食品领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还是汽车行业的锦湖轮胎质量门事件,媒体曝光之后领导人都向公众承认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由此表明,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约束还存在很大漏洞,法制之剑对造假掺毒的威摄还有待加强。如果在食品药品的问题上,法律仍然对管理者存有宽恕,食品药品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彻底的解决。矫枉过正,有时是需要的。造假掺毒的违规成本过低,使造假掺毒者受到鼓励,这是社会管理的悲哀。

(二)原因分析

1.缺乏商业伦理意识

随着经济制度的转变,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企业的经济功能被突出和强化了,而企业应当发挥的道德教育功能则在有意无意中被弱化,结果是企业家伦理决策意识淡漠,伦理判断力不高。在学校教育中,商业伦理几乎也是一个空白,即使是在MBA、EMBA等专业的商业教育中,强调的最多的就是战略、经营、管理,商业伦理道德课也是缺席的,或者仅仅是象征性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缺乏约束机制

种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表明,企业缺少的不仅仅是社会责任和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约束和监管。从企业自身来看,我国企业内部普遍缺少一个科学的伦理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另外,企业员工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碰撞和矛盾而缺乏伦理意识也是导致企业产生不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3.市场及法律因素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较短,市场体系不健全,以至于某些企业为了获取利润而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各种新的营销领域、营销方式和手段不断涌现,导致法律法规不能完全覆盖,从而造成许多企业通过钻法律空子、打法律擦边球,来获取不义之财。

三、加强企业管理中商业伦理建设的对策研究

对企业来说,商业伦理的建设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许多企业习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而忽略了企业伦理道德的长期建设。当然,造成我国企业伦理缺失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合理、员工的不道德,也有企业制度的不规范;既有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也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以下将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伦理素质

企业领导者素质决定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曾经被曝光的美国安然、安达信等公司丑闻,CEO和CFO串通一气,虚构利润,获取暴利,足以说明企业管理者素质对企业的影响。因此,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造就企业良好的商业伦理道德,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伦理素质。企业管理者不但是企业组织活动的决策者,更是员工的典范,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诚信经营”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而信誉竞争已成为继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之后的又一重点领域,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要拥有“信誉就是利润和效益”的长远眼光。

(二)对员工进行伦理培训

许多500强外资企业的高管都提到,他们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就要接受的培训不是人事制度,也不是财务制度,而是“Business Conduct”,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商业伦理”。而且,员工每一年都要接受商业伦理的培训并且签字认可。反观国内企业界来说,商业伦理的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原因之一是我国缺乏商业伦理建设的社会风气和法制环境,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伦理建设不够重视,这就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的商业价值观,努力把人和人的素质放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制高点,加强员工商业伦理教育培训,制定企业伦理规范,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实践证明,避免伦理培训流于形式,关键看培训的方式正确与否,不能简单地采取说教方式,而应让被培训者参与其中,就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伦理约束机制

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针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还应该从伦理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规定企业商业行为的具体规章制度,能够使员工更充分意识到伦理行为的必要性,也加强了可操作性。企业伦理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企业经营理念、指导方针、伦理准则和说明等。其中,伦理准则是制定企业处理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社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行动指南。伦理标准在不同企业间具有差异性,符合一个企业伦理的行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企业。因而,伦理准则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现成的准则,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制定,同时伦理准则还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的伦理约束机制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四)建立企业决策的伦理评价模型

建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伦理核查机制能够对企业商业伦理建设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简单明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伦理核查首推肯尼斯·布来查德(Kenneth Blancha)和诺曼·v·皮尔(Norman V.Peale)在《道德管理的力量》一书中提出的三个伦理核查项目。它们是:

第一,这合法吗?即行为会违反法律和公司的方针吗?

第二,长、短期利益平衡吗?即决策是否兼顾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三,自我感觉如何?我的行为是否将使我感到骄傲?假如我的决定曝光给公众(如在报上登出来),我会感觉很好吗?假如我的亲人知道了,我会感觉很好吗?

这三个伦理核查项目最大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无需掌握比较抽象的伦理原则,便可做出大致符合伦理的决策。综观这三个核查项目,可以看出此模型是用来避免明显的或严重的不道德行为的,而不是激发企业及员工的道德意识追求道德高标准的,对只求不受谴责而无意追求道德高标准的企业尤其适合,对追求道德高标准的企业可作为对决策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筛选的工具。

(五)将商业伦理建设融入企业文化

在企业管理中,伦理道德手段具有凝聚、约束和辐射的功能,将伦理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培育相结合,不仅能够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能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大大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文化管理的巨大作用。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应该把伦理道德与企业生存、发展以及企业核心流程整合起来形成基于伦理道德的企业发展战略,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举的讲求伦理的企业文化。例如,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六)借鉴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建设企业商业伦理

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中有“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勤俭戒奢”的伦理主张,墨家有“买卖不成仁义在、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道家有“勿念富贵,财运亨通要知足”的商业理念,佛家有戒“贪、嗔、痴”的道德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道德经济,借鉴我国传统经商文化的商道精神,能疗救企业界中已然破损的商业伦理,扭转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心态。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及管理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伦理经营的认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道德和诚信面前,企业管理问题需要理性而严肃的思考。实践证明,当伦理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和步伐时,社会的进步必定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增长的今天,需要强调企业伦理建设,以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成长。我们相信,随着企业管理中对伦理建设的不断完善,伦理约束机制必将引导企业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消费者的权益也将得到最好的保护。

[1]张红明,朱丽贤.商业伦理的中西方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05,(06).

[2]詹洪波.商业伦理的作用及其建设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10).

[3]周祖城.企业决策的伦理评价模型[J].决策借鉴,2001,(6).

[4]巩成.中小企业经营伦理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06.

[5]张雪峰.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商业伦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纪良纲.商业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伦理商业管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