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类“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的探讨

2012-08-15赵栋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体系结构波段课程体系

赵栋英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职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153)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的教育是怎样的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种类从单一的职业学校发展成多元的职业院校,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人们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然而,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教育改革,我国职业教育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中很少体现为施工服务的意识;课程内容陈旧,难以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理论偏深、偏难,适应性、应用性不足等。现将学校和企业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真正的人才市场型教学体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真实需求的仔细研究,提出“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此结构是对建设工程、模块教学与实践能力各要素的有机整合,即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建立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活动,建立基于职业内涵的教学内容,建立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和品牌。

一、“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的关键概念界定

“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根据收音机接收波段的启示,“波段”原指在指定的最低波长与最高波长之间的波长范围,故以波段来体现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具体职业岗位所需要知识的范围和深浅,就如同可以接收中波、短波、调频等的是全波段收音机,职业生只要拥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就是个合格的毕业生。“式”表示为特定的规格,所以以“全波段式”命名。

“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按照建筑职业岗位的要求配备知识,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对接。其目标在于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为载体通过围绕该载体的各门专业课程(即“波段”)的系统教育,把学生培养训练成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素质的合格的“全波段”劳动者,也可以把具备一定职业经历的劳动者训练成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劳动者。

二、“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调整的方法和手段

1.构建“模块化、动态化、波段式”的课程体系

建筑专业职业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即主干精品课程的体系建立,各课程之间的协作流程,满足职业需要的职业知识结构,满足职业需要的职业精神结构。以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建筑识图构造、施工技术应用两个专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打破知识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础知识平台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平台课程+专业岗位能力培训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模块化、动态化、波段式的课程体系。

2.目标达成的建筑类职业教育校本教材的设计

为把专业职业课程体系结构落到实处,编写一系列有“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特色的建筑类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为:围绕建筑工程专业服务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围绕代表性模拟项目的知识要求,编写适合建筑职业特点的技能培训教材;根据“全波段”的人才培养思想、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等改革要求,组建由建筑行业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采用“任务驱动,理论+实践”“案例引导,理论+实践”等多种模式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满足“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职业要求。围绕一个工程任务或核心案例组织课程体系内容,把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结合,依据模拟项目的情况把各知识点贯穿起来,在教材中体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学生身在课堂就学到职业现场的内容,达到“身临其境”的课程体系的效果。

3.建筑类职教“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建立各教育阶段所授予的职业知识的需要,使各课程之间有广阔的序变空间和多样的序变方式,对各类各门课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质优化,让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拓展知识、专业岗位能力、创新能力等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最终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素质的合格的“全波段”劳动者。该课程体系的“基础知识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人文基础、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图、材料运用与检测、结构分析与计算等基本岗位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支撑能力,满足基本岗位单一工种施工要求,达到满足基本岗位顶岗实习的技能要求;“专业岗位能力培训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证能力,使其达到综合岗位顶岗实习要求;“专业拓展平台课程”主要是为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与创业的需要而设置的一些专题课程。

4.结合职业教育,实现企业培训的运行模式设计

企业培训是企业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也体现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故把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可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根据“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结合职业教育形成获得各种职业培训证书的课程体系纲要,配套制定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实训项目、考评标准,将各职业技能实训任务逐级分解、逐级细化、逐级落实、逐级检查,形成了相互联系、各有侧重、阶梯递进的四级培训工作链条。将学校变成学生技能实训的“开放课堂”,形成有企业培训特色的考核机制。将专业技能认证与课程建设、课程设置与顶岗实习制度结合起来,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将企业培训的先进性融入到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中,加强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岗位实践和操作能力。

三、“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的优越性

建筑类“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通过对当前建筑职教知识结构体系的分析,对现有的建筑职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一次有益的调整,这种结构教育目标清晰,知识点明确,可操作性强。依靠此课程体系结构,一方面解决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建筑行业的滞后性,提高毕业生的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实践水平,也将最先进的、最实用的知识带入职业教育中,保证职业教育中知识结构的连续性,更好地培养职业人才。另一方面将一套建设项目始终贯穿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系统有效地进行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增强毕业生岗位技术水平,既培养了适应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又能够为企业培训服务。

1.创设新型的课程体系环境,提高课程体系效率

以“波段式”为载体,全程、全面、全方位地调控建筑类的课程教育,通过“波段式”课程体系创设新型的课程体系环境,大面积地提高课程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体体现为:首先,课程体系目的的明确性。从学生以往的“能做什么”转变为“为了什么而做?”其次,课程体系方法的针对性,根据不同专业课程体系模块的需要采用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方法。最后,培养方案的方向性,把以前大而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转向为有利于培养各类职业区域人才的方案。

2.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进行课程体系实践

通过“波段式”课程体系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首先强调基础知识的基本性,然后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模块的层层深入让关键知识反复深化,实现职业知识的波段性学习,同时注意扩展知识的选择性。

通过“波段式”课程体系,实现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实习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实践课程体系的创新性,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并促进体验性课程观的新发展。

3.创设新型的课程体系理念,开拓教师视野

通过“波段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丰富、课程体系内容的深化,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工程实例,这种真实的情境可以极大地拓展教师的认知空间,激发教师反思。并通过项目直接与企业接轨,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通过“波段式”课程体系,开拓教师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视野,转化教师的课程体系理念与课程体系行为,提升教师把握教材与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和课程体系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将会促进体验性课程观和对话理论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建筑类“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在当前的高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可以预见,高职建筑类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全波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也会在新的改革形式下更有实践力。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在国内建筑类教育改革形势大潮中,我们要努力使高职建筑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大量优秀的企业进入校园,构建人力资源梯队;我们也要让教师走出去,培养一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还要大量吸引社会资金,构建一流的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大力创新课程体系模式,使之更加适应高职建筑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努力摸索一条建筑类教育“职业化”办学之路,推动建筑类教育走向全面发展。

[1]巴班斯基.课程体系过程最优化问答[M].利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黄志成,程晋宽.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下)[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钟启泉.现代课程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40-150.

猜你喜欢

体系结构波段课程体系
最佳波段组合的典型地物信息提取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足球机器人并行行为组合控制体系结构分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PLL的Ku波段频率源设计与测试
小型化Ka波段65W脉冲功放模块
L波段kw级固态功放测试技术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