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促进

2012-08-15宋艳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办学英语教学院校

宋艳华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应依托骨干院校相关重点专业的建设对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做改革,以适应整体的“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6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优选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四年来,示范建设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

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三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在三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三、依托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平台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高职高专英语的办学特色,如何更好地把握办学培养目标并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充分体现个性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针对高职高专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情况,提出了更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使命和要求。

1.科学定位针

对高职高专办学特色,使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高职英语教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将高职办学特色充分地体现出来,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具有职业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由统治地位后退为顾问和伙伴,教师要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组织者、协调者,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要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决定行动目标、途径和手段。教师在上课之前,不能单一考虑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要有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现实意义会给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带来授课方式的多元化。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信息咨询——制定计划——做出决定——操作实施——检验校正——总结评价。这种教学理念意味着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是认知、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完整学习,基于对具体案例的学习,有利于知识迁移到类似的情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三个重要原则,一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和自学能力。第二,高职院校应该极大地投入和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体验英语、实践英语的广阔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最佳学习效果,对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在学生业余时间大力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专题讲座、英语原声电影欣赏和英语协会等,给学生营造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作为学生语言测评的一个方面。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如何将“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院校英语办学的特色,需要学院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探讨,而不能一味地模仿相关专业的办学模式。因为让英语教师去重新接触学习一门专业课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先做一些试点专业,如商务、旅游专业等方面的尝试,渐渐向更具有专业技术性质的课程方向探索。首先,高职院校要不断从相关企业引入既具有实践能力,又有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教学;其次,要让学院的教师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参与企业的具体事宜,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且教师的成长会很快,有利于教学方面的提高;最后,学院要对专职教师及兼职教师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采取奖罚分明的体制,让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成为学院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以国家示范院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每一学期至少有三名教师在基层企业实习锻炼,为了鼓励这一办法有效执行,学院将教师在基层企业实习锻炼期间的学校工作量按满课时来计算,并且企业根据教师在工作中承担的课题及相应的成果,也会给予相当可观的收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将教师在企业实习的经历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3.改革语言测试与评估

全面、客观、科学的测评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极为主要,它应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同时也应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据调查,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测评是围绕着最后的考试而进行的,这样教师的教学形式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目的性过于集中,失去了教学中最主要的“主体”,作为高职英语的教学工作者,笔者强烈建议实行“考教分离”的考试模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与学习的新思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可以从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体现自己的英语应用水平,加之考核形式多样化,这样考试评估效果才能真正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办学的特色。

四、结语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进一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以英语示范项目(精品课程、示范教材、示范教学基地、教学改革示范点)引领英语教学改革,突出特色点和亮点,引导教学过程走向开放、走向职业化。

[1]林晓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路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彭田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办学英语教学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