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2-08-15姚淑琼强俊宏
姚淑琼,强俊宏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同时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都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加快改变农村面貌”。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些都要求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充分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把握好切入点,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得到相应的推进。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约18%增长到2006年的大约44%,近三十年提高了约26个百分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加速推进的态势,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相当于每天平均有近2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虽然如此,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复杂问题和尖锐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实、历史、政策和国情特点等交织在一起。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稳步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建立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城镇化发展机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相比,城镇化始终不被重视,甚至存在着否定城镇化的倾向,使得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延缓了工业化进程,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扩大,妨碍经济结构的优化,阻碍城市功能发挥和城市文明普及,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也不利于扩大需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达到46.59%,但低于与我国人均实际收入大体相当的国家55%的平均水平,且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0.1%,但人口增长只有30%,城镇吸纳人口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土地供求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2.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绝大多数城镇的人口密度偏低,建筑物仍以低层建筑为主,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率低,城镇在空间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聚集方面的功能未能真正发挥。发达国家城市的容积率是我国城市的平均容积率的4陪,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一些新建城镇由于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这些都脱离了我国现实的国情及发展要求。
3.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在加快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废水、废渣,导致大气和水源污染严重,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4.城镇特色风貌缺失,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规划千篇一律,风格大同小异,建设量大面广,只重建设不重保护,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盲目建设,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个别地方出现了不少建设性破坏现象,致使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甚至消失。
5.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发展极不协调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4元,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持续扩大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4年的1.83:1持续扩大到2010年的2.42:1。考虑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性因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大幅度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筹资水平偏低,保障水平不高,农民医疗负担仍很重,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仍然存在,长期下去城乡难以协调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就推进农村城镇化而言,应体现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为城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经济是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
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城镇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载体和平台,而只有经济的繁荣,城镇才能充满内在活力。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应根据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实践证明,凡是二、三产业发达的地方,其城镇化发展都比较快。因此,要按照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群,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政策、市场、劳动力等优势,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环保等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支撑城镇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
2.遵循经济规律,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化最本质的内涵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源于农业的推力,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逐步转移的过程,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各种生产要素在地理上自然流动和集中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减少农民。发挥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在城镇化发展之中的拉动作用,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制度,把如何进城就业作为培训重点,使他们掌握相关职业技能以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收入,引导农民自觉进城。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人才等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科学布局,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发展适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从大量小城镇建设的经验来看,人口聚集与产业集中互为因果,要通过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吸纳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创业,不断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不断提高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合理的农村产业来维系和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以发展充满活力的农村经济促进小城镇繁荣和发展,是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前提。因此,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产业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新型的农业一体化基地建设。要发挥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兴办各类服务业,加强引导和服务,正确引导中小企业发展。要抓住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机遇,鼓励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适合产业向城镇逐渐转移,从而促进小城镇带动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公共服务,搞好社区管理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消除城镇化的障碍,改革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尽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努力吸收进城就业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养老保险。逐渐把优秀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发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
总之,在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阶段,要求全社会都来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红旗文稿,2007,(19):15-17.
[3]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3):34-39.
[4]中国科学院城镇化研究小组.农村“急速城镇化”态势应加以控制[N].光明日报,2007-01-29(C2).
[5]张贡生.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4,(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