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方言的源流、文化特质及其对天津城市性格的影响

2012-08-15谭汝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天津人方言天津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300384)

天津方言的源流、文化特质及其对天津城市性格的影响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300384)

该文就天津方言岛、天津母方言的来源、天津方言的语音特点、文化特质、幽默情怀及天津城市性格在方言中的反映等六个方面,阐释了天津方言与天津城市性格互为表里的关系,对天津方言产生发展的历史、现实及发展前景也进行了阐发。

天津方言;源流;文化特质;幽默情怀;城市性格

一、关于“天津方言岛”

天津方言与普通话接近,二者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其次在词汇方面,而语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天津话语音特点是:四个声调中阴平声的调值低降,齿音字较多。例如:“天津、标兵、沙发、西医、高招、灰堆、飞机、抽烟、西沽、抓瞎、三鲜、清真、阴天、胳膊”等词语,天津话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十分明显。

天津市辖区范围内,方言状况比较复杂,可分为六个主要的方言小片:(1)北部地区:蓟宝宁话片(蓟县、宝坻、宁河),与唐山话接近。(2)南部地区:沧州话片,如津南区小站镇、大港区的大部分地区皆如此。(3)市区西北部:武清话片,其中武清杨村和北辰双街、双口两个镇老居民所操方言与北京话接近。(4)市区北部地区:北辰话片:西沽、丁字沽、北仓、宜兴埠、西堤头等地,具有武清话与天津话之间过渡的性质。(5)市区西南部地区:静海话片。西青区杨柳青镇、津南区咸水沽镇的老居民也说静海话。(6)天津话片,以旧城区为中心,包括南开、河北、河东、河西、和平5个区,红桥区的大部分街道,西青区中北斜和永红两个乡的东部,大寺乡、王稳庄乡北部的3个村,津南区双港乡的大部分村,东丽区西北部的部分村镇。

所谓天津方言(或天津话)就是指市内六个区和西青区大部分、东丽区小部分土著居民所使用的方言。简言之,天津市的方言从辖区地图由北往南的大体状况是,唐山话—北京话—天津话—静海话—沧州话。

天津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一个分支,天津方言片的东、南、西三面被静海方言片包围着,北部则是武清方言片,这就形成了一个“方言岛”。

方言岛是语言学术语,由于历史上大规模移民,外来的方言势力占据了原来某方言区的部分区域,就形成被原方言区包围着的独立的方言孤岛。譬如承德,它距离北京200多公里,但居民却操纯粹的北京话,就是由于清朝康熙时兴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首都的宫廷供奉人员和皇宫卫队的大批官兵移住该地,定居下来,以致压倒原来居民所操方言,使之同化于北京话,因此承德就形成了一个方言岛。

方言岛形成条件有三:第一,大规模集体迁徙;第二,聚居不散,形成相对独立的语言社团;第三,外来的方言社团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

天津方言岛,呈倒了个的等腰三角形,其底边距旧城北约l公里,尖端距旧城南约22公里。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东南接近静海一带方言。据专家考查推测,这个方言岛中的天津话来源于江苏和安徽北部的方言。经著名社会历史学家学者李世瑜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调查考证:天津方言的母方言来自以宿州为中心的皖北平原。

二、天津话母方言来自皖北平原

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明代实行军屯制度,外地大量移民以军事组织的形式来到天津一带屯垦官田,从而出现了许多冠以姓氏的“官屯”地名。“燕王扫北”时,安徽宿州一带有大批军士携带家眷来到天津。这些移民实行军事建制,“家庭承袭,邻里相望”,形成相对牢固的“语音社区”,于是,具有低平调的皖北方言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查询《明史》发现,明初驻军天津卫的官兵籍贯多为江苏和安徽,皖北地区居多。按当时的规定,每个将领至少应带领100名与自己籍贯相同的士兵携家属北上,多达五万多人。安徽籍军队及家眷入驻天津,为当时土著尚少的天津增加了人口,同时由于军官处于统治地位,安徽方言必处优势地位,对天津话的产生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和2011年,天津市政协文史委由天津师大谭汝为(词汇及民俗)、南开大学马庆株(语法)、杨自翔(方言)、曾晓渝(音韵)等语言学教授组成“天津方言寻根调研组”,由市政协文史委万新平主任带队,先后两次赴安徽调查,先后到宿州市、蚌埠市、合肥市,固镇县、灵璧县、凤阳县、蒙城县等地,行程22天。调研组分成语音组和词汇文化组,有分有合,先后举行各种类型座谈会14次,问卷调查合作人和发音人近40人。

词汇调查汇总对比:固镇、宿州、蒙城与天津方言词汇相近,而凤阳最远,合肥次之。语音调查主要是该方言点音系和连读变调情况,以听音记音为主,辅以录音分析。初步结论是:(1)词汇组认为,与天津方言相似的淮北方言,以固镇、宿州和蒙城这个三角区域为中心,其四界范围大致是:江苏徐州市以南,淮南市以北,涡阳县以东,“五泗灵”(五河、泗县、灵璧)以西。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很可能就来自这里。(2)语音组认为,天津话可能来源是当时军队里通用的明代“南京”(南直隶,包括今江苏、安徽)官话。经过600年的发展演变,今天的天津话在语音上与固镇等地显示出较突出的相似性,可能是同步发展的结果。具体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结果来论证。

2011年8月,《今晚报》派出“天津方言岛寻根”报道小组,赴固镇、蚌埠、宿州、蒙城等皖北平原多个城镇实地采访,以百姓视角记录当地的乡音、乡情,探寻津皖两地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渊源,为津味文化寻根溯源。他们的采访调查印证了我们上述初步结论,并补充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例证。

天津在历史上是南北漕运的中心,是中国北方贸易转运集结地。明清两代,苏皖和晋冀鲁豫地区的大量移民,或屯垦,或漕运,或逃荒,或经商,陆续迁至天津;随后盐业、金融、实业、商业,乃至政界、军界、文化等人物在天津安家落户。因此,河北、山东和东北的方言,尤其是北京话对天津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种种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开放、文化教育发展、人口流动和广播影视的传送,天津话中的一些古老词汇逐渐消失,天津话的语音、声调已明显地向普通话靠拢,而那些方言俚语中准确、生动、形象的部分则会融入普通话之中。

三、天津方言的语音特点

天津市区与北京相距不过一百多公里,与说北京话的武清方言片相距只有十多公里,但天津话和北京话在语音上的差异,显而易见。操天津方言的人只要一张嘴,就使人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津派气息扑面而来。

天津方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方面,而典型的语音特点又集中体现在声调上。天津话与普通话都有四个声调,但在调值上却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阴平(一声)声调上,二者差别很大。普通话的阴平读音,呈现出高平调,是四声中的最高声调;而天津话的阴平读音,却呈现出低而降的调值,音程短促,是四声中最低的声调。例如“天”“七”“飞”“边”等字的读音,普通话调值高,而天津话调值低。除此之外,天津方言的语音特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话zh、ch、sh这些卷舌声母的字,在天津话里有一部分被读成平舌声母的z、c、s,例如“展览”的“展”(zhan),天津话却读为zan;“招考”的“招”(zhao),天津话却读为zao;“生产”(shengchan),天津话却读为sengcan;“上车”(shangche),天津话却读为sangce;“事由”的“事”(shi),天津话却读为si;“山脉”的“山”(shan),天津话却读为san等等。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天津话“齿音字”多。

(2)普通话带有r声母音节,在天津话里一般读成零声母,把辅音r换成了元音ī,例如“人”(ren)、“热”(re)、“肉”(rou)、“润”(run)等字,天津话却分别读成yen、ye、you、yun等。再如“用、泳、勇”等字,普通话读为yong,而天津话却读为rong;“让、嚷、壤、”等字,普通话读为rang,而天津话却读为yang。

(3)天津话习惯在a o e开口呼音节前加声母n。如把“安全”的“安”读成nan,把“超额”的“额”读成ne,把“熬鱼”的“熬”读成nao,把“可爱”的“爱”读成nai,还有“欧洲”“海鸥”等等。

因受方言影响,天津一些地名有特殊的方言读音,譬如“水阁大街”“玉皇阁”“北阁”等地名中的“阁”字,不读ge,而读gǎo。天津著名民谚:“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读为gǎo)。”后来又产生了表达惋惜心情的民谚:“鼓楼拆,炮台倒,大火烧了铃铛阁。”为什么天津话把“铃铛阁(ge)”读为“铃铛阁(gǎo)”呢?很可能是受母方言(安徽话)影响所致。这个发音可能是“燕王扫北”时,安徽籍贯的军人带来的方音。京剧唱词如“同登麒麟阁”“共上凌烟阁”等的“阁”都唱(gǎo)音。汉代麒麟阁、唐代凌烟阁,都是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在古代韵文作品中,从音律上看:“凌烟阁”的“阁”读为仄声,如“功名未上凌烟阁,姓字先标聚义厅”;“不求图画凌烟阁,只为家邦致太平”。处在上句末尾的“阁”,应读仄声。京剧是徽班进京后形成的,天津方言岛的母方言是安徽淮北方言。因此,天津方言将“铃铛阁”的“阁”就读为“铃铛阁(gǎo)”了。

座落于天津市区内的“水阁、北阁、铃铛阁、玉皇阁”等的“阁”读(gǎo)音;而位于市区之外的“阁”,如位于西青区杨柳青的文昌阁、位于宁河县的天尊阁、位于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等,其“阁”字却一律读为“ge”音,与普通话读音一样。这是因为杨柳青、宁河、蓟县都在天津方言岛范围之外,当地居民所操方言与天津方言也不是一码事。

那么,作为地名读音,究竟应读铃铛阁(ge)还是读铃铛阁(gǎo)呢?这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地名规范读音问题:作为天津的路牌和指示牌,应当在汉字地名上方以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这一点儿也不能含糊。另一个问题就是地名的民间俗读:作为民间的方言口语读音,天津人读“铃铛阁(gǎo)”,就与河北人读“乐亭(làoting)”、山东人读“乐陵(làoling)”一样,是历史的约定俗成,不仅正常,而且允许。

另外,天津话有还相当多的“异读”字,例如:“做”读成“揍”,“洗衣服”的“洗”读成“凑(二声)”,“棉花”读成“苗活”,“勤俭”读成“勤近”,“托生”读成“掏僧”,“螃蟹”读成“螃海”,“鼻涕”读成“鼻登”,“这是”读成“介似”,“后响”读成“后洒”,“恶心”读成“孬心”,“比划”读成“比乎”等。

四、天津方言的文化特质

地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对方言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地域文化的典型外化,就是建筑、地名和方言。我们对某座城市的印象或记忆,一是独特的建筑,二是别致的街名,三是迥异的方言。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建筑为历史自传,地名是文化年轮,方言乃城市名片——唯其三者,才是某一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典型外现。

就拿天津的地域文化来说吧。有人说天津文化可分三类——城厢文化、租界文化和码头文化。其实,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天津的文化特征更侧重于码头文化,码头文化与天津方言更是相辅相成的。请看天津作家林希在《九河下梢说码头》一文中的描写:

天津人讲“精气神儿”,天津人骂人是“死蔫蛆”,全都是码头遗风。天津人连吃饭都带着码头气派,天津人吃煎饼果子,吃大饼卷牛肉,把这种吃法叫“吹喇叭”,就是不能因为吃饭误了潮起潮落的时间。……既要相互适应,又恪守自己的生活方式,“混个热闹”,把钱挣到手是“真格的”。天津人讲最后目的,不注重过程,只要“大面儿”上过得去,没有那么多规矩板眼。光在一个码头上混,天津人说是“栖锅底”算不得是本事,要有本事跑码头,在各个码头间跑来跑去,这,就是《日出》里胡四说的那个名词“吃得开”。……“老牛筋”不行,“老执鬼”不行,先要有“人缘儿”,然后才会有“饭缘儿”。必须八面玲珑,天津人说要会“来事儿”,如此,才能在天津这个大码头上“横趟”。

正如林希先生精辟的剖析,像上文中的“精气神儿”、“死蔫蛆”、“吹喇叭”、“混个热闹”、“真格的”、“大面儿”、“吃得开”、“老牛筋”、“老执鬼”、“人缘儿”、“饭缘儿”、“来事儿”、“横趟”等富于天津地域色彩的方言词语,都是码头文化的产物。研究某一城市的方言,不能忽视对其地域文化的宏观研究和总体把握。割裂了地域文化的滋养、孤立而刻板地研究方言,其后果只能获取一些枯萎褪色的植物标本。不仅遏止了民俗语言蓬勃向上的生机;而且对方言或民俗语言的性质、生成、源流、传承和变异的机制和规律,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

天津方言是天津地域文化的载体,其特点除语音之外,更多体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语汇上。天津方言的文化特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俚俗,第二简洁,第三幽默,第四生动。

(一)俚俗

例如天津人挂在嘴边儿的“嘛”,就是“什么”的意思。“干嘛去?”“做嘛?”“嘛玩意儿?”“这是嘛(读为介似嘛)?”天津人几乎句句不离。外地人把“嘛”写作“吗”,其实是两码事。“吃嘛?”和“吃吗?”语义所指,相差很远。“吃嘛?”就是吃什么?“吃吗?”表示还吃不吃?二者表意,南辕北辙。“哏”,《现代汉语词典》注音gén,天津人读作gér。“倍儿哏儿”。

天津话说某人是“山药豆子”,属于嘲弄或谩骂,指性情乖僻、不讲情理的人。例如:“别搭理他,真是个山药豆子!”天津人说话干脆利索,为求简洁,有时只说前半截“山药”,或只说后半截“豆子”,表意效果一样。例如:“今儿个我要是赢不了他,我是山药!”“别人牵驴你拔橛,这不是豆子嘛!”“这俩儿是天生的一对儿,一个山药,一个豆子!”天津话“犯豆子”,指某人逆情背理的怪异劲头发作。譬如:“别人都躲得远远的,你倒往跟前凑,这不是犯豆子嘛?!”“那几个坏小子起哄架秧子,你就犯豆子,愣充大尾巴鹰。”

为什么“山药豆子”属于谩骂语呢?汉语詈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就是球状物品如“球”“蛋”“包”“瓜”之类都可用于骂人。例如“混球儿”“坏蛋”“脓包”“傻瓜”等。“山药豆子”“生瓜蛋子”“茄子”之类都是球形的,自然属于詈语之列。

抗战时期,日本侵华军驻津部队番号一八二〇部队。当时,天津人编俏皮话“一〇八一部队——人头太次郎”。“一〇八一部队”中的“一〇八一”是“豆”字的笔画拆写。天津人把人头太次(人品低劣)者,戏称为“山药豆子”,简称“山药”或“豆子”。日本人名多用“太郎”“次郎”等字样。所谓“人头太次郎”,就是借日本人名形式讽刺那些人品低劣的人。这条天津歇后语在抗战时期流行,从中亦可窥见当时天津人拿日本占领军找乐儿的心态。

(二)简洁

天津人说话,唯求简洁明快,一字千金,例如:“跟我走!”“哪儿去?”“南市。”“干嘛?”“坐坐啊!”天津话把“崴泥”简化成“崴”,“砸锅”简化成“砸”,“栽面”简化成“栽”,“翻脸”简化成“翻儿”,“斥责”简化成“斥儿”,“决裂”说成“掰”,“纠正”说成“扳”,“挖苦”说成“改”,“耍笑”说成“涮”,“油滑”说成“贫”,“吝啬”说成“抠儿”,“女子言行出圈儿”说成“扯”等等。

吃食的叫法,和北京大不相同:北京的油条,到了天津叫“馃子”;北京的豆浆,到了天津叫“浆子”;北京的豆角,到了天津叫“弯子”;北京的番茄,到了天津叫“柿子”;北京的鲤鱼,到了天津叫“拐子”;北京的草鱼,到了天津叫“厚子”;北京的油条“冰糖葫芦”,到了天津叫“糖堆儿”,甚至简化为“堆儿”;天津小贩把“柿子”吆喝成“糖罐儿”,再简化成“罐儿”。天津人说“咱喝点儿”、“你来段儿”,宾语省略了,但绝不会造成模糊和误解。

天津人说话,简洁明快,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不吭哧憋嘟,不冗长拖沓。用俏皮话说,那是:胡萝卜就酒——嘎嘣脆!对事件的描述,对人物的褒贬,对事物的评价,凡是能用一句话的,绝不用两句话;凡是能用一个字的,绝不用两个字。(也算两个“凡是”吧!)

例如天津人对事件的描述——“起头,两人逗,后来恼了,广起来了,后来就搋起来了,脑袋开了,最后被派所猴起来了。”用六个单音节动词:“逗、恼、广、搋、开、猴”。

再如对人物的褒贬——“这小子当官后,狗熊穿大褂——人啦!瘸子脚面——绷着;热面汤——端着;要饭打狗棍——拿着。”用四个单音词:“人、绷、端、拿”。

天津话“吃字儿”也特征明显。天津人嗓门儿顸,舌头沉,说话快,一些词里的字儿就被“吃”没了。例如“派出所”成了“派-所”;“百货公司”成了“百-公司”;“劝业场”成了“劝-场”;“黄家花园”成了“黄-花园”;“豆腐”成了“豆-f”;咸菜“疙瘩头”成了“疙-头”;“豆腐脑”成了“豆脑儿”;“爆三样儿”成了“爆三”等等。再如:“吃谁向着谁”变成“吃谁向-谁”;“登鼻子上脸”变成“登鼻-上脸”;“鸡蛋里挑骨头”变成“鸡蛋-挑骨头”等。到了天津人嘴里,“您老”变成“泥了”,“别这样”变成“别介”。

(三)幽默

天津人乐观幽默,不爱看一脑门子官司,总耷拉着的长脸;不爱读空话连篇,毫无创意的长文;不爱听照本宣科又臭又长的报告。天津人爱看笑脸,爱读短文,爱听段子,爱说笑话,爱逗闷子。如:“吹鼓手抱公鸡——嘀嘀咕咕”;“白萝卜扎眼儿——穷呕(藕)”;“绕城转——白牌”;“海光寺当家的——衡(横)宽”;“日本船——满完(丸)”;“十二时辰占三样——身子虚(申子戌)”等。关于这一点,下文重点阐述。

(四)生动

天津人喜欢编造新俗语,例如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到了天津,就说成“你走你的中山路,我钻我的耳朵眼儿”。中山路建于1903年,宽30多米,在当时是全市最宽的马路。耳朵眼儿胡同最窄处不到2米,是全市窄的小胡同。

俏皮话“南门外警察——代管八里台的事儿”。当年,出了南门外,海光寺一带就是连绵的稻田了,直到六里台、八里台,都是郊外开洼荒原。所以南门外的警察公署辖区一直延伸的八里台一带。天津人埋怨某机构或某人管事过宽过滥,就说“你是南门外的警察——还代管八里台的事儿!”

天津人逛大街迷了路,找不着北了,就说:“我是出南门奔西沽——转向了!”西沽在老城厢的北部,出了北门还得向北边走四五里路。你出了南门奔西沽,可不是南辕北辙,转了向吗?

骂人的话“德行”,天津人也用俏皮话拐弯儿说:“宫北大街的帽铺——德兴(性)”。因为天津娘娘宫的宫北大街原有一个专卖帽子的商店——德兴帽铺。

天津话把差不多,差不离儿,说成“大概其”。俏皮话“近视眼念天益斋——大盖(概)齐(其)”,就讽刺那种粗枝大叶的人。店名“天益斋”和“大盖齐”是形似字。

天后宫旧时专卖儿童玩具的小摊儿很多,人们教他“耍货摊”。所谓“耍货”是指供小孩玩耍的各种小玩意儿。俗语“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却是批评工作不扎实,办事耍乎的年轻人。例如“这小子是‘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关键时准给你掉链子!”

五、天津方言的幽默情怀

天津人懂幽默,爱幽默,说话幽默,这形成天津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幽默是睿智的标志,是热爱生活的体现。幽默是智者的通行证,凭借它可以出奇制胜,一笑泯恩仇,四两拨千斤。幽默又是弱者的快活林,依赖它可使自己抚慰心灵的创伤,保持惬意乐观的心境。幽默也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消除陌生与冷漠,使人们在会意的笑声中,达到心灵的沟通与拥抱。天津人就具备这种幽默的资质。

天津人能说而幽默,其成因是:(一)商埠社会沟通的客观要求;(二)移民城市创业的主观需求;(三)多元文化提供鲜活题材;(四)戏曲相声的熏陶造就。

天津人爱说话,是地理位置之使然。九河下梢,交通枢纽;漕运码头,河海相通;移民城市,五方杂处。天南地北的人聚到一块,无论经商贸易,还是装船卸货,第一要务,就是用语言沟通。——这是天津人能说会道的动因。

另外,天津是商埠码头,九国租界,多元文化。当年,租界里住着末代皇帝、总统总理、部长督军、豪族贵戚、盐商巨贾、外国政要和高官寓公。南北文化交汇,东西文化相生,上层雅文化与下层俗文化在这里融合。于是,天津人经多识广,眼界开阔。——这为天津人提供了能说会道的广阔的素材。

再次,受北方曲艺影响,天津人言辞犀利,一语中的;语言得体,擅长交游;幽默诙谐,富于创意。在调侃中表情达意,议论抒情。常能化干戈为玉帛,妙在以四两拨半斤!——这为天津人锻炼了非凡的口才和表达方式。下面,我们剖析几个典型的天津方言词语:

顶戗“戗”是动词,就是支撑的意思。例如院墙年久失修,有点儿倾斜欲坠,就用两根木头来“戗”住它。“顶戗”,就是顶用,有能力担负工作,可以独当一面的意思。天津俏皮话:“赵老二扛房檩——顶这儿了。”是说某人或某事到此打住,不会长进,亦无发展,没啥前途了。但这条歇后语还隐含着鲜为人知的一个笑话:

传说赵老二因生活无着,到处学摸,趁人不注意,偷了一根房檩,扛起来就跑。跑了不远,就听到后边有人追来并高呼:“逮小偷啊!有人偷房檩了!”赵老二抬眼一瞧,前面恰好有一面墙离了歪斜地要倒。他灵机一动,立即将房檩顶在危墙上。然后,一边儿擦汗,一边儿笑嘻嘻地迎接追来的人群。甭矫情,也甭掰呲,眼前事实就是铁证——赵老二扛起房檩就跑,这绝对不是偷,而是见义勇为,抢险救急。——这就是“赵老二扛房檩——顶这儿了。”

梁家嘴又叫梁嘴子,历史悠久,是天津市区较早形成的聚落之一,当年也曾是繁华的小商业区。老天津卫俗语“梁嘴子过河——赵场(照常)办事”,就道出了当年赵家场(也称赵场)和梁家嘴隔着南运河遥遥相望的地理方位。老天津人到赵家场去办事,必须从梁家嘴过河。这个俗语的真意是“照常办事”的意思。潜台词是甭听他瞎咋呼,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在天津店铺俗语里,流传最广的俏皮话,就是“大德祥改祥记——缺了大德了”。天津人眼里不揉沙子,心里有杆道德之秤,随时运用幽默的言语武器,对那些不够分量的人,进行公允的道德评判和绵里藏针式的抨击。天津店铺俗语,平实而诙谐,体现出商业都市的特点和天津人的幽默性情。

天津人凑到一块,就乐呵,就热闹,就倍哏!幽默生成的手段,主要就是自嘲、现挂、包袱。著名学者李世瑜老先生说:有一次教师学院开联欢会,我请马三立表演一段,他答应了。演的是《俏皮话》,说到“底”时来了个现挂:“大碗里扣着个王八”,“怎讲?”“里是鱼。”“是王八怎么是鱼呢?”“甲鱼呀!”谐音李世瑜。1992年天津艺术研究所纪念成立十周年开座谈会,我去了,马三立也去了,他在会上又把这个俏皮话重说了一次,逗得大家哄笑不止。

俗语“卫嘴子”之说,是钦佩天津人能说,爱说,表达能力强。天津人说话的确活泼幽默,善于挖掘语言潜能,说出话来,内容丰富,词语新颖,洋溢着达观聪睿和燕赵豪情。

当然,说“卫嘴子”,也并不都是赞扬,其中也包含某些批评。例如:口若悬河,纸上谈兵,天桥把式,光说不练——如马三立、王凤山相声《明天十点钟开始》塑造的不断立志,不断泄气的“你看我行吗?”的那个人物形象。天津人对自身,并不盲目矜持自夸,也敢于无情地解剖自身的缺陷和弊病,并给予辛辣嘲讽。——这种清醒的不护短的求实精神,难能可贵!

六、天津城市性格在方言中的反映

如果说北京是皇城文化,精英文化,属于京派;上海是商业文化,属于海派;而天津则是市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津派。曲艺是植根于下层社会、具有鲜明市民色彩的民间艺术,天津之所以成为北方曲艺的大码头,这与天津码头文化和商埠文化的影响密切关联。相声虽起源于北京,但作为码头城市的天津,却是培育相声成长发祥的一块沃土。天津相声界强手如林、能人辈出,与天津地域文化,特别是天津方言的滋润分不开。

俗文化里必然包含着幽默情结,天津方言就有“哏”这个典型的词儿。“哏”就是幽默诙谐。体现天津人待人接物的一种豁达胸怀,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具有一种善于化解,苦中取乐的意识,不和自己过不去,敢于拿自己找乐,善于把人生严肃课题游戏化、谐趣化!要化解生活的压力,只能自己找乐儿。走路跌倒了,又是跌倒在泥泞里,天津人不往别扭上想,“老头儿钻被窝”,哈哈一笑,哪儿跌倒的,哪儿爬起来,赶路是正事。天津人高高兴兴,乐乐呵呵,不说不笑不热闹,说说笑笑度时光。

俗语“卫嘴子”之说,是钦佩天津人能说,爱说,表达能力强。天津人说话的确活泼幽默,善于挖掘语言潜能,说出话来,内容丰富,词语新颖,洋溢着达观聪睿和燕赵豪情。冯骥才先生在《亦洋亦土说天津》一文中这样写道:“天津人说话喜欢戏谑,有浓厚的自嘲成分,但并非黑色幽默,天津人的自嘲是语言的笑料和生活的调料。它使生活更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也就是,看来是浅近的笑话,其实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还能化解生活中的种种难事尴尬事。

下面,我们分析几个典型的天津方言词语:

1.膀大力——租界文化与码头文化的混血儿

天津方言词:“膀大力”,就是说实在的,说真格的,实打实的,靠得住的意思。例如:“跟您说傍大力的吧,最低价800元,再少不行了!”“这小子花拳绣腿,来膀大力的立马就现了原形!”据著名民俗文化学家李世瑜先生考证:天津方言“膀大力的”,是英文“boundary”的音译,意为边缘;引申为到头、到底、到家的意思。

幽默大师马三立的相声《对对子》,在夸耀本人的书法好时,说:“咱说膀大力的啊……。”捧哏的王凤山立刻打断他说:“哎呀呀,你瞧有学问的人,有这么说话的,还说膀大力的!”“什么大学毕业?大学毕业有说膀大力的吗?”马三立还有一段相声,也说:“咱跟你说膀大力的……。”捧哏的赵佩茹立刻说:“瞧这一嘴炉灰渣滓!”由此可见:在天津人普遍的意识中,“膀大力”这个词,并非上层社会的文明语言,似乎属于下层社会江湖行话的性质。

为此,前几年我专门请教李世瑜老先生。李老说:“膀大力的”这个口语词,确实源于英语“boundary”。最初在天津洋行和码头的中高级雇员中流行,后逐渐成为码头中的习用语,最后流传到社会。其性质就是产生于天津码头的外来词。

旧时人们把在从事装卸运输工作的人称为“脚夫”,就是“车船店脚牙”中的那个“脚”,是被世人轻蔑的行业,属于下九流,难登大雅。天津话称之为“脚行”,当年的码头工人被称为“扛大个儿的”,属于没文化,没技术,靠肩膀扛包,卖力气吃饭的“苦大力”。天津卫的脚行由封建恶霸把头把持,为了抢码头,争地盘,争行夺市,常常发生群体械斗。在世人看来,这是惹不起,瞧不起,唯恐避之不及的行业。

“膀大力”这个词儿,后逐渐流传到天津社会生活中。天津人对其外来语的洋身份和原始词源,茫然无知,就只能依照词的字面义去理解解释。在天津人的心目中,所谓“膀大力”,就指膀大腰圆,卖苦力干粗活的人,就是凭肩膀吃饭的“苦大力”。很显然,这种解释与英文“boundary”已毫无关系。用语言学术语来说,这属于“流俗词源”。

在码头上扛包装卸是实打实的硬活,来不得半点儿偷懒耍滑。于是,天津话“膀大力”,就被引申为说实在的、说真格的、不掺假的意思。

如对“膀大力”进行亲子鉴定,它是租界文化与码头文化的混血儿。它本为英语音译词,但鲜为人知;作为方言词语,它又源于码头,因而天津人认为它难登大雅。从“膀大力”这个洋气十足的外来音译词逐步演变为俚俗方言词语的复杂过程,我们可以窥见近现代社会汉语词语的演变轨迹,也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在天津的碰撞与融合。

2.二姨夫——甩货,市民文化与商埠文化的融合

天津俏皮话“二姨夫——甩货”。所谓“甩货”,是零售商业的术语,属于动词。指因换季、拆迁、产品更新换代等原因,为使商品及早脱手,商家低价抛售商品。例如:“清仓大甩货”“夏装两折甩货”等等。天津话说得更多的是“甩卖”,例如:“赔本大甩卖”。天津商贩在吆喝叫卖中,干脆把“甩货”“甩卖”简化成一个单音节的字:“甩”。您到天津商业闹市去逛街,商家“甩了甩了”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另外,“甩货”也指被甩卖的“货品”,比喻不被重视的无足轻重的人。如:“人一走,茶就凉。老职工一退休,就成了甩货了!”

高英培在名作《不正之风》中,塑造了“万能胶”的艺术形象。其中有一段荒诞幽默的喜剧情节:为了赶时间,万能胶用装殓着二姨夫遗体的火化车去接新娘子。真是“娶媳妇打幡儿——凑热闹”了!火化车上坐着的工会主席问:“那二姨夫呢?”万能胶回答:“别提他,二姨夫——甩货了!”这个包袱抖得很响,在天津家喻户晓。于是“二姨夫——甩货!”这个当代俏皮话就产生了。

“二姨夫——甩货!”这条俏皮话,产生于天津的相声作品,颇具天津民俗文化的诙谐自嘲色彩。细究其语义理据,并没有什么蕴含的深意。而性情幽默的天津人,只是在开玩笑时偶然用之。但天津人谁也不去对号入座,耿耿于怀,自寻烦恼;更不会凿死铆子地去质问:“为嘛大姨夫、三姨夫和老姨夫都没事儿,都亲亲热热地,合着就我这个二姨夫是甩货呢?!”——为嘛?天津人懂幽默呗!

据天津媒体报道:市民某大姐途经赤峰道一家服装店时,被门前“本店全部二姨夫”的七字标语弄得一头雾水。经同伴提示,这位大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商家为了促销而使出的招数——“二姨夫”是天津方言歇后语中“甩货”的意思。这条黄纸红字的大标语,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年轻的店主向顾客解释:“多哏儿啊!二姨夫不就是‘甩货’的意思吗?我这店里的东西全都甩货了,赶紧挑,赶紧选吧,您了!”这家小店因这则特殊的标语而热闹起来,客流量持续不减,销量大增。——这就是天津人的幽默!

3.格涩·耷拉·翻呲·折理——满族文化的遗存

“这闺女可真格涩,整天耷拉着个脸子,一不合适就翻呲,够折理的!”这是地道的天津卫土语。其中的“格涩”“耷拉”“折理”“翻呲”几个词,都是传统的满语词。格涩指特别、不合群;耷拉指下垂;翻呲指生气、翻脸。“折理”多指女性,不好伺候,别别扭扭,腻腻歪歪,刺儿了嘎叽,气人有笑人无,香东家臭西家的,让人头疼!

天津方言中的满语词有相当多的是从北京的方言中传来;有的是直接积淀在天津的方言中的。天津方言一些常见的词语,来源于满语词。例如:掰呲——分辨清楚。巴不得——就盼着。脖梗子——梗,满语词,脖子。凑(阳平)——洗(衣裳)。叨腾——挪来挪去,来回搬。德合乐——摔跤术语,用勾腿绊倒的跟头。嘟噜——板着个面孔。个扭儿——奇特,个别。个个——乳房。胳肢——用手挠别人痒痒。刳嚓——把里面粘附的东西用利器刮下来。哈喇——食物变味。划拉——好歹扫几下。卡巴裆——裆部。拉里拉塌——衣衫不整。罗嗦——说话絮叨,反反复复。勒特——拉塌。麻利——爽快、利落。萨其马——一种蜜供甜点。挺——很,十分,非常。央各——求告,请托。咋唬——虚张声势吓唬人。撞客儿——中邪,癔病之一。

天津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天津话生动形象、含蓄质朴、感情深厚、贴近生活,成为天津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有力工具。在构筑天津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天津方言正以较高的文化品位,伴随着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崛起而不断进步和升华。

H172.1

A

1008—7974(2012)05—0004—07

2012—03—20

谭汝为(1945-),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

章永林)

猜你喜欢

天津人方言天津
方严的方言
如果天津有“画”说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天津卷
《天津之眼》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ransitivity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天津
Human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