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2012-08-15蒋丽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曹植

蒋丽云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蒋丽云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游仙诗是魏晋诗坛上的一朵奇花,而曹植创作的游仙诗最具代表性。曹植游仙诗运用兴寄手法和夸诞铺张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功业之志、对自由和守默忘言的追寻、对凶险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对游仙诗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植;游仙诗;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游仙诗,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植首次以“游仙”命题,可以说到了曹植,游仙才作为一种诗歌题材被固定和明确下来且得到了文人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在创作的数量上,曹植也是前无古人的,他现存的游仙诗共十一首,包括《升天行》两首,《仙人篇》、《游仙》、《苦思行》、《飞龙篇》、《桂之树行》、《平陵东行》、《远游篇》、《驱车篇》、《五游咏》各一首,约占其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在诗中,作者“幻想要超越人间,遨游于五岳之上,嬉戏于神仙之间,假游仙以寄慨,托真人以为邻,寄欢愁于幻象,寓情意于烟云。”艺术地表现了他不同生活处境的思想感情,真正意义上创立了游仙诗体类,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内涵

据赵幼文《曹植集校注》的编年,曹植的游仙诗多创作于其生命后期。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分水岭,早期过着安逸享乐的贵公子生活,曹丕登基后,曹植便开始了悲苦人生。他屡遭曹丕父子的猜忌和迫害,被六变爵位,三徙封地,处于艰危窘困的环境中。因此他所创造的游仙诗皆是有感而发,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l.表达建功立业之志

曹植终身追求的理想是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即便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仍然不失建功之志。他在《孔庙颂》中说,“自五帝典绝,三皇礼废,应期命世,齐贤等圣者,莫高于孔子也。”从曹植对孔子的敬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以天下为己任,为万世造太平的雄心壮志。就是在有性命之忧的日子里,他仍坚持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责躬》诗里,他一面检讨“罪行”,一面要求“愿蒙矢石,建旗东岳,庶立毫厘,微功自赎,危躯授命。知足免戾,甘赴江湘,奋戈吴越”。他再三上表,要求试用,从其《求自试表》、《陈审举表》可以看出,曹植那颗“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心依然炽烈如故。

曹植的游仙诗也多次表达了平治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他在《升天行》其二写道: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在这里,曹植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希望把装载太阳的车子转过头来,使之向东方行走,让太阳永不沉落的愿望。他希望能留住时间的脚步,希望有一位明君圣主,给自己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可见他内心的政治欲求从未曾泯灭。

2.表达对自由的渴求

自曹丕称帝,曹植便陷入名为藩王,实为囚徒的境地,处处受到监视。“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求通亲亲表》)被逐出京城,剥夺自由的现实让曹植深感孤独寂寞,苦闷抑郁。此时自由成为了曹植生活中的最大期盼,他将对自由的渴求写进了游仙诗,希望通过幻想,得到短暂的欢愉。《仙人篇》中写道:

湘娥抚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馀。

作者先从列仙的休闲自在与人世的局促不安相对照写起,接着描写遨游天庭的经历,最后回望人间,抒发人生短暂、事业受阻的感叹以及要与古代的圣主明君黄帝在天上永远相守的愿望,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生活的厌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朱乾说此诗“托意仙人,志在养晦待时,意必有圣人如轩辕者,然后出而应之,所谓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矣。”通过曹植的游仙诗,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自由和快乐的强烈渴求。

3.表达对守默忘言的追寻

在仙境的世界里,没有人间的种种压迫与斗争,自由而惬意,但对仙境世界的想象无法让曹植真正忘记现实处境的艰险,忘怀内心的伤痛,因此他希望借助庄子的哲学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解脱。《苦思行》写道:

绿萝缘玉树,光曜粲相晖。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郁郁西岳巅,石室青青与天连。中有耆年一隐士,须发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这首诗写作者游仙,被真人引入华山石室之中,有一隐士向他传授要道,教他要守默忘言。“忘言”,实际上是他本人在遭遇挫折后,经过痛苦思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是他远离祸害的方法。朱乾认为这是“子建多历忧患,苦思所以藏身之固。计欲攀云随真人而不可得,托言隐士教以忘言,盖安身之道,守默为要也。”可谓抓住了诗歌的精神实质,理解了诗人的苦心。

4.表达对凶险政治现实的不满

曹植虽有建功扬名的理想,但并没有篡夺帝位的野心,但依旧遭到猜忌、贬谪和连绵不断的迫害。面对如此凶险残酷的现实,他愤愤而言:“昆仑本吾宅,中州非吾家”(《远游篇》),“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仙人篇》),“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五游咏》)。艰难的现实处境,心灵的创伤,迫使诗人想要找寻一个心灵上的港湾,以摆脱与灾祸为邻的现实环境,摆脱囚徒般的生活状态,而唯有通过精神的漫游,置身于仙境,才能暂时忘却危机重重的处境,使疲惫的身心得到短暂的抚慰。因此,他对列仙之趣的向往与追求并不是沉沦或麻烦,而是表达了他对险恶政治现实的强烈不满,是一种愤怒的抗争。

5.表达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恨不能绝声色,专心以学长生之道。”(曹植《迁都赋序》)曹植的后半生深感境遇悲惨,去日苦多,所以他在游仙诗里也多次表达了渴望延长生命的愿望。

《五游咏》便是从神仙传说中获取素材,来抒发对长生的渴望。

这首诗写作者厌弃入世,而幻想升天,以及自己在天界受到众仙欢迎的经过,从中看出他在遭受沉重的政治压迫时对自由和生命的珍惜之情。其余游仙诗中也颇多类似的诗句。如“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驱车篇》),“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无终极”(《平陵东行》),“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远游篇》),“寿同金石,永世难老“(《飞龙篇》)都表达了对长生的渴望。但这种恋恋之情,绝非对荣华富贵的留恋,也不是对“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的留恋。在对生命永驻的期盼中我们感受到曹植的雄心壮志,他希望上天能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有机会能一展抱负,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这也正是其游仙诗最大的思想实质所在。

二、艺术成就

曹植的游仙诗是建安文学中的一束奇葩,在游仙诗体例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是两汉以来游仙诗的一次变革。

1.奠定游仙诗“坎坷咏怀”的兴寄传统

曹植的游仙诗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秦汉以来游仙诗的题材范围,奠定游仙诗“坎坷咏怀”的兴寄传统。汉乐府中的游仙诗一般以描写求仙问药、追求长生或描述仙界美景和神仙生活为主要内容。如《郊祀歌》、《长歌行》、《王子乔》等,仅表现了列仙之趣,没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在借助神仙传说的艺术形象来抒写情怀这方面,汉乐府游仙诗完全无法与曹植的游仙诗相媲美。

曹植的游仙诗超越了汉乐府中游仙诗的境界,继承了屈原《远游》“悲时俗之迫阝厄兮,愿轻举而远游”的精神,在诗歌中借用神仙传说抒写情怀,发出了“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人生不满百,岁岁少欢娱虚”等人生嗟叹,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由于曹植后期的生活和思想都处于激烈的矛盾痛苦之中,他的游仙诗寄托主旨十分复杂,既有“补益群生”的儒家理想追求,也有无为而任自然的解忧释怀之道,更有他追求“慷慨独不群”的人格意志和精神能量,在专门追求列仙之趣的游仙诗中注入了现实人生感受,将游仙诗变成了抒写忧患、表现理想的咏怀之作,奠定了文人游仙诗“坎坷咏怀”的兴寄传统,让游仙诗真正成为我国古代文坛上抒情诗的一个流派而流传至今。

2.夸诞铺张的表现手法

曹植在游仙诗中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描绘出了光怪陆离、神奇迷人的神仙幻境。在诗中,曹植将楚辞、汉赋铺张扬厉的艺术手法和《庄子》、《列子》浪漫宏伟的神话幻象完美融合,开创出一种奇绝瑰伟的仙境,形成了一种夸诞铺张的表现手法。

汉赋的铺张扬厉,可以借用所谓“高、大、全”三个字来概括。它的精神实质,是蕴藏于其中的雄奇、瑰丽、美妙的风韵和气势。正如刘熙载在《赋概》中所说的:“赋取乎丽,而丽非奇不显,是故赋不厌奇。”曹植的游仙诗吸收了这种铺张扬厉的艺术手法,往往一开头就能形成一种宏大的气势,开拓出一种奇绝瑰伟的壮阔仙境,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如《五游咏》开篇便有直冲云霄之势:“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逍遥八外,游目历遐荒。”便以居高临下之势笼罩全诗,一气贯注。但汉赋家对他们所要描写的对象,要进行尽情的敷陈渲染,粉饰夸张,这里面就含有“虚辞滥说”、“板重堆砌”、“丽靡之辞”的成分。曹植的游仙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极尽夸诞铺张之能事,创造出一种空前开阔的游仙境界。

3.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曹植精于锤字炼句,用语精彩传神,同时又注意音律的和谐与对偶的工整,因此诗歌语言丰富优美,生动形象,声调铿锵,有节奏感。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的诗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其游仙诗与其他诗歌一样,讲究语言的韵味,“文采缤纷而不离闾里歌谣之质”(黄侃《诗品义疏》),既保留了民歌语言质朴的特点,又善于运用比喻、烘托、陪衬等多种表现手法,让诗歌语言华丽优美,从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钟嵘在《诗品》中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较前人而言,曹植的游仙诗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成就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游仙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及深远的影响。

[1]陈飞之.应该正确评价曹植的游仙诗[J].文学评论,1983,(l).

[2]俞绍初,王晓东,李华.曹植陶渊明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黄节.曹子建诗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钟嵘,陈延桀.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T206

A

1673-0046(2012)6-0206-02

猜你喜欢

曹植
曹植《白马篇》:咏侠诗的经典佳作
七步成诗
曹植并非怀才不遇
曹植并非怀才不遇
七步诗
曹植捉贼
曹植《白马篇》赏析
煮豆燃萁
曹植辩鹿死谁手(下)
曹植渴死八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