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

2012-08-15汪丽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顶岗岗位单位

汪丽娟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高职实训与就业教育]

浅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

汪丽娟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在高职教育中,校外实践就是我们常说的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顶岗实习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培养的人才能否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成效。

高职;顶岗实习;指导

一、顶岗实习对高职学生的意义

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行高职院校与就业岗位“零距离”运作模式的有效途径。它对学生后期的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当前由于各高校的扩招,每年实习的学生都呈大幅度的增加,而单位部门接纳学生实习的能力又有限,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学生实习越来越难,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从提高专业技能变成了“走形式”,企业单位接收实习生从承担社会责任变成了“应付差使”。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特别是高职学生,一方面,他们认为高职学生的理论能力及动手能力都不强,到企业中会给他们添乱;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企业认为学生只是在单位实习,还不是正式员工,不方便管理,经常出现安全事故。据调查,愿意接受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的占42%,不太愿意的占58%。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主要原因有:担心影响正常工作的占51%;担心增加额外负担的占40%;觉得不值得的占26%;其他原因占22%;担心万一出事负不起责任的占21%;担心学生不好管理的占18%。

由于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能接收学生实习,但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数量不足,且质量也不高,导致学生没有选择岗位的余地,很多学生被草草地推出社会,“放羊式”地实习。学生实习分散,岗位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实现顶岗实习的规模化和规范化,顶岗实习只成了一个“形势”。

三、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模糊,岗位适应能力差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但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而缺乏作为员工的意识,没有工作主动性,还像在学校一样,有人吩咐了才去做,遇到不懂也不问;也有部分学生过高估价自己,“眼高”现象较突出,认为自己已受高等教育,让其从事具体的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计算机组装维修、网络组建与管理或软件开发这样一些工作才是“与专业相关”,其他行业和工作都是浪费了自己的专业才能。他们认为自己付出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思想上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的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是真正的实习。一旦与其要求不符,则在思想上有情绪、行动上迟缓,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有的甚至不去上班,出现中途离岗现象。而有部分学生呢,尽管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但上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根本不够去应付岗位需求,上司和同事又不能像老师和同学那样及时给予帮助,于是感觉到工作吃力、压力太大,造成了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对于今后的工作和自己的前途更加迷茫。从而造成了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

2.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大

首先是安全问题。无论对于哪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安全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多学生刚踏出校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但由于缺少判断力,往往容易陷入传销组织或者社会上不法组织集团;另外,由于学生的自律性较差,个人空间自由度大,经验不足,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

其次是心理问题。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老师、同学之间的交往,环境比较单一。走出校园,接触真正的职场环境后,人际交往的圈子突然大了,熟悉的同学也不在身边,在与陌生的同事交往,可能会受到排挤和刁难,和以往与同学、老师交往的情形完全不同。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交际也缺失技巧,很多学生会因此感到焦虑,陷入迷茫和困惑,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出现逃避与他人交往,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

3.企业配合力度不够

实施顶岗实习的平台在企业,由于专业特性,很少有企业大批量地需要计算机人才,所以我院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本来就不多,而企业又是以利益最大化为自己追求的主要目标,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有限,在顶岗实习中不能给企业带来很明显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支付适当的劳动报酬给学生都会给他们企业增加负担,此外,企业还要承担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因此,很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即使安排了学生实习,提供的岗位也不多,岗位质量也不高。很多学生在实习间都感到学不到东西,对未来非常迷茫。

4.企业、学校、学生间信息反馈不及时

由于企业、学校、学生之间没有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三者间的相互沟通、反馈就不能及时地传达,导致企业很多资源的浪费,而学校又不能及时对学生实习现状进行跟踪,导致对学生出现问题没能及时得到很好的处理。比如,学生由于不满足学校安排的实习岗位,擅自离岗,企业、学校就很难查询。

四、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些指导意见

1.加强学生吃苦耐劳教育,纠正学生思想。

从学生进校开始,学校就应该开始安排有关实习与就业的课程,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现实性,纠正学生“眼高手低”的错误思想。

2.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为一个学期,在这个期间,一方面他是学校的在校生,另一方面,他同时又是实习单位的员工,他的这个特殊性,就要求学校和实习单位建立一套很好的顶岗实习规范制度,考核顶岗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情况;在每个实习点,选取一名优秀的学生做组长,由他直接和学校联系;同时,每个实习点要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每半个月由小组长向指导老师汇报本实习点的情况;另外,要求学生写工作日志,方便指导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3.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

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很大部分是由实习单位提供的,学校与实习单位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实习岗位质量的好坏。所以,学校要尽量多地与实习单位沟通、联系,建议实习单位在安排岗位时尽量按照学生的专业来合理安排,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努力为学生争取最大的利益,真正地从学生利益出发,做好与实习单位的协调工作。

4.签订实习协议

为了使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证,学校与实习单位最好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同时,为了促使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安全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

5.搭建实习就业信息平台

上文中提到,企业、学校、学生间信息反馈不及时是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一大问题。所以,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信息化管理,成为解决目前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一大具有实际意义的举措。目前较少见到高校使用比较全面的就业跟踪管理系统,而通过搭建一个实习就业平台,如一个先进的就业跟踪数据管理平台,能使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跟踪信息化能力达到我市乃至全省一流水平,使教师和相关管理部门通过该信息化平台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并通过该平台收集和分析数据,为我校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实现我校教师、学生、资源和外界的互联互通,也能使该信息化平台成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平台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和各院系通过平台发布各种实习实训和就业信息。

(2)学生通过平台了解信息。

(3)学生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定时通过平台向相关部门和指导老师反馈信息。

(4)学生的实习单位可通过平台填写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并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校企沟通,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校企共育的合力,使学校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5)指导教师和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指导实习实训和就业情况,并对该学生进行评价,以此形成一个过程性的实习考核评价。

(6)学校各管理部门通过该信息化平台,收集数据并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性的信息,以此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进行教学改革和积极的就业指导工作。

五、结论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对于毕业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毕业生今后的就业。但是,当今普遍毕业生对实习在思想上认识模糊,岗位适应能力差,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不容乐观。为此,论文讲述了高职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意义,探讨了高职毕业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当的对策进行指导的建议,为今后毕业生更好地实习提供一个很好的依据。而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也能够很好地为学校的下一步决策提供扎实的依据,以此促进教学改革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吴英男.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带队工作初探[J].科技信息,2008,(6).

[3]吴建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圈,2007,(20).

[4]丁金昌,童卫军等.高职校企合作运营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G718.5

A

1673-0046(2012)6-0012-02

猜你喜欢

顶岗岗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协办单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