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主人公海斯特人物性格剖析
2012-08-15赵义森
赵义森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红字》主人公海斯特人物性格剖析
赵义森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对海斯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诠释了清教主义对人们精神上束缚、压制以及女主人公海斯特对真爱、自由的勇敢追求。
红字;海斯特;清教;追求者
《红字》是19世纪美国的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品,该小说充分反映了清教主义对于人们精神的束缚与摧残,同时却又无法真正阻止人们内心对真爱的向往与追求。《红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海丝特形象,小说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的生活为写作背景,讲述了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海斯特敢于冲破畸形婚姻束缚,因犯通奸罪而被政教合一的统治者判为必须终身佩戴象征通奸罪的红A字,但是在残酷的清教统治下,海斯特仍没有停止对真爱的追求,她始终忠实于爱情,大胆追求真爱,以极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宗教和现实做斗争,在争取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最终实现了个人身份的蝶变。小说中海斯特的性格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矛盾性,既有独立反抗性的一面,又有人性脆弱与妥协的一面,这也从根本上注定了海斯特的“清教主义的受害者、反叛者与真爱、自由的勇敢追求者”的身份。
一、海斯特所处时代的宗教背景
第一代到波斯顿定居的居民是那些带着无比崇高的理想和道德的清教信徒,清教徒在英国最初是反抗罗马教皇专制、反对社会腐败风气的,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清教徒注重理智、排斥感情、推崇理想,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但是到后来却发展到极端,他们建立起了一套所谓的宗教道德标准,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规定教长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了捍卫宗教的正统和纯洁,他们把那些持有不同想法和大胆冒犯宗教制度者看作异端加以残酷的迫害,同时对于殖民地内部触犯宗教法律的教徒也进行严厉的惩罚。而女主人公海斯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清教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里,作为一名大胆追求真爱与自由的女性来说,其对待爱情的态度与清教教义是背道而驰的,其所作所为理所当然地为政教合一的统治者所不容,其对于真爱、自由的勇敢追求的悲剧结局也就注定是不可避免的。
二、海斯特——清教主义的受害者
作为清教徒们所信奉的信条之一的“禁欲主义”,是当时套在人们头上,紧紧束缚人们使其不敢、不能追求真爱与自由的“紧箍”,一旦有人敢于突破此禁区,政教合一的统治者们就会念动咒语,对这些“大逆不道者”加以严惩、以儆效尤,从而维护那些至高无上的宗教教义与他们的统治。海斯特作为清教禁欲主义的受害者,突出体现在她对于女儿——珠儿的态度和丁梅斯戴尔对待海斯特的态度上。
1.为了女儿——珠儿,海斯特选择了屈从于现实
在宗教神权(清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海斯特尽管信奉自己有权追求真爱,同时也大胆地追求真爱,但她还是意识到自己对婚姻的背叛触犯了戒律。在清教禁欲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里,海斯特尽管可以勇敢地独自承担落在自己身上所有的惩罚与不幸,但作为一名母亲,海斯特却冲破不了世俗及宗教的羁绊,她担心女儿重蹈自己饱经孤独与痛苦的覆辙。为此,海斯特只能默默地忍耐,通过多做善事来获得心理的慰藉与世俗的认可,而珠儿的未来也让海斯特那颗充满愤怒的反抗之心逐渐平静了下来,让她倾向于用忍耐、博爱之心来服从社会的外在规则。当海斯特将那佩戴的红字摘下想彻底地与所谓的清规戒律决裂时,珠儿拿回了扔掉的红字,令人窒息的现实无情地迫使海斯特又将红字佩戴了起来。从根本上看,海斯特无法完全摆脱宗教思想对她的束缚和禁锢,虽然她认为自己和丁梅斯戴尔的爱情具有自身的神圣之处,但她还是认定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宗教清律,在上帝面前自己是罪恶的,宗教思想在她内心里已经达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她虽然也努力试图打破这一束缚和禁锢,而且也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最终还是不能真正地实现质的突破,而屈从于现实。这一切都要归结于她对于宗教的信仰与惧怕,海斯特没有选择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残酷的宗教信条进行彻底斗争,而是心甘情愿地重新戴上了象征耻辱的红字。
2.海斯特作为清教禁欲主义的受害者,还体现在丁梅斯代尔对于她的态度上
作为海斯特真爱的对象——丁梅斯代尔,他不可能给海斯特一个最终的归宿——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她所渴望的完美无缺的真正的爱情。丁梅斯代尔一面憧憬着幸福的爱情,一面却又说:“除了在上帝给我指定的领域里,勉强过着的现世的生活以外,再没有旁的想头”;一方面与海丝特在一起时,丁梅斯代尔能真正感到快慰和温暖,但同时他又离不开真心信仰的上帝的“支持”,不能真正冲开宗教这一“樊篱”的牢牢束缚。作为一个笃信上帝的牧师,信仰的铁栏“一面在囚禁他,一面却也在支持他”。自始至终丁梅斯代尔处在爱情与上帝不可兼而得之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身为教长的丁梅斯代尔,自己犯了罪却不敢承担罪责。在爱情与宗教教义之间,他进退维谷,不敢像海斯特那样坦然面对事实,不敢大胆为爱走天涯,不敢大胆面对世俗的流言蜚语,更不敢大胆地向世俗发出挑战。这个代表清教文化的上层人物,在宗教的庇护下却干了违反清教教义的事情。他深爱着海斯特,却又无法使她不蒙受耻辱,同时又不敢公开自己的“罪孽”。但是在其内心深处他却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罪人。在他看来,自己毕生的善行也难以真正洗清他灵魂深处的罪恶,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也难以得到上帝的宽恕,因而在经过心灵的无数次的挣扎后,丁梅斯代尔终于在当众承认了自己的“罪孽”之后选择了死亡。在这场爱情与宗教的斗争与较量中,他一直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和一个牧师的宗教属性中来回摇摆,从来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最终迷失在了宗教与世俗所布下的弥天大雾里。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触犯了原罪,而是留下了自己的挚爱海斯特独自承担所有的痛苦。丁梅斯代尔是清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这也就决定了对其倾注一世真情的海斯特成为清教禁欲主义的受害者的命运的难以改变性。
3.清教主义的反叛者,真爱、自由的勇敢追求者
海斯特对于清教主义反叛的根源来自于她不幸的婚姻以及对于真爱和自由的追求与坚持。海斯特出身没落的世家,父母贫穷而正直,因家庭原因,年轻貌美的海斯特被迫嫁给了比她年长而又天生畸形的医生——奇林沃思,婚后的奇林沃思一心用研究科学知识来弥补自己在先天上的不足,但这并不能给海斯特带来她想要的真正的爱情,海丝特与奇林沃思在年龄上的巨大差别、相貌上的美丑不同、性格上的格格不入,注定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更糟糕的是,奇林沃思让海丝特独自一人先从英国启程乘船来到新英格兰殖民地波斯顿,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婚姻危机的出现与破裂的加速——奇林沃思在海丝特到达目的地后杳无音信长达两年之久。独身一人的海丝特被暂时安顿在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教区,过着单身独居的生活,但很快她就和牧师情投意合,产生了真爱并坠人爱河不可自拔,两人秘密地约会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随后海丝特生下一女孩——珠儿,这在信奉清教的新英格兰殖民地被视为大逆不道,她犯下为清教教义所不容的通奸罪。清教主义者让海斯特在众目睽暌之下接受凌辱和惩罚。她尽管被动地接受了惩罚,但是在这场她与宗教道德的抗争中,她无所畏惧、决不退缩。当她站在刑台上,她意识到不能以一个耻辱的标记去遮盖另一个,于是她把孩子托在手臂上,面带红润,绽放出高贵的微笑,以一种从容不迫的目光扫视四周的市民和邻居。在她刻意装饰上衣的胸部,露出了一个用红布做成的、四周用金线刺绣的奇特的花边,中间映衬着精心缝制的“A”字,这个字制作得如此精美、雍容华贵,简直是海斯特一身穿戴上的最完美的装饰品,此时的海斯特在人们面前更像一位贵妇人,而不是一位触犯了宗教信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通奸罪的罪人。作为耻辱象征的红字,原本是清教徒们用来惩治那些犯有通奸罪的人的残酷的惩处手段,而在此时却成了吸引人们视线的焦点。这个精致的、构思独特的红字当场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些人对海斯特的精巧手艺赞不绝口;有些人认为这是海斯特对于宗教制度与统治者们的一种无形的嘲弄、一种反抗;还有些人认为那一针针绣上的字,是海斯特泣血的心里表白。清教统治者们完全没有预料到区区一个红字竟然会在人群中引发巨大的热议与骚动。这鲜红而又抢眼的红字完全符合当时女性爱美的天性,同时,海斯特将这个代表着自己耻辱的标志如此修饰,使它更加醒目,这是海斯特反抗清教道德、顽强表现个人欲望的标志。海斯特虽然表面上屈从于清教义,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赎罪,但实际上,在海斯特的内心并没有真正屈服,我们从她那坦然的表情、高傲的举止看不出她的忏悔之意,反倒让人们看到了她桀骜不驯的内心世界,她以轻蔑的微笑来回击所有人的冷嘲热讽。这些惩罚并没有像清教徒所期待的那样,使海斯特增加罪恶感,相反,海斯特通过这个刑台更加坚信她和丁梅斯代尔所追求的纯洁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她以自己勇敢的眼光压倒了世俗的眼光,甚至人们在看到刑台之上怀抱婴儿的海斯特时,竟会联想到圣母的形象。海斯特是典型不合理婚姻的牺牲品,如果海斯特没有足够追求爱情的勇气和信心,一个弱女子肯定会抵挡不住世俗的流言蜚语当场羞愧而死。当统治者的魔爪伸向她的女儿——珠儿时,海斯特不顾一切地反抗、据理力争,终于使母女没有被分开。尽管珠儿是通奸罪的产物,但海斯特并没有因羞愧而放弃,而是勇敢地与清教做斗争,捍卫自己教养珠儿的权利,把珠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且尊重孩子狂野的天性让她自由成长,努力培养她成人。她用鲜血和生命呵护着女儿珠儿,以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保护自己神圣的爱情。在丁梅斯代尔死后的多年里,海斯特出于对丁梅斯代尔的眷恋之情,她不但在他生前不肯远离他所在的教区,就是在他死后,仍然放弃与女儿共享天伦之乐的优越生活,重返埋有他尸骨的故地,重新戴上红字,直到死后葬在他身边,以便永远守护、偎依着他。这份执著的爱情足以体现海斯特对于真正爱情与自由的向往与勇敢追求,海斯特自始至终深信真爱是神圣的,她用自己的行动向清教教义、社会的法律,还有所谓的男权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宣言。尽管迫于世俗的压力,主人公海斯特无法与真爱的人长相厮守、比翼双飞、白头偕老,最终的命运结局以悲剧收场,但海斯特对于真爱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却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海斯特追求真爱与自由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就像寒冬里深埋在冰冻土壤里的一粒种子,不能真正绽放出生命的颜色,但在漫长的冬天过去后,在春天来临、土壤真正解冻后,其顽强的生命力会在春天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其体现出来的追求真爱、自由的女权主义思想影响终会散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
海丝特作为清教主义的受害者、反叛者与真爱、自由的勇敢追求者,造就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其自身的性格因素,在于她对人性(真爱、自由等)的追求与清教主义的冲突。这也使得女主人公海斯特虽然敢于勇敢追求真爱与自由,但最终还是改变不了其悲剧结局的宿命。而正是海斯特这令人同情的悲剧命运造就了《红字》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使《红字》成为在美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领域内一部永恒的浪漫主义经典。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霍桑.红字[M].熊玉鹏,姚乃强,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3]甘文平.惊奇的回归:《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3,(3).
[4]张军.论海斯特的反抗精神和与她联系在一起的红色“A”字[J].学术交流,1997,(5).
[5]董衡巽,朱虹,施咸荣,郑土生.美国文学简史(上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I106
A
1673-0046(2012)6-01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