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会展业的人才需求与开发对策探讨

2012-08-15焦微玲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人才

焦微玲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我国会展业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会展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会展人才数量供不应求、素质参差不齐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会展人才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的演进,世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人才化、跨业态经营、生态化将成为今后几年会展业的发展趋势。这几年我国正处于“十二五”期间,可以说“十二五”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会展业,必须首先解决我国的会展人才问题,明确这一时期会展业发展对会展人才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会展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根据国际展览界的预测,21世纪的前二十到三十年,中国将成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展览中心,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来支撑,需要不断扩展壮大会展人才队伍,以实现人才队伍规模化。

2.对会展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一是要求会展人才专业化,即要求会展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一步提高,作为会展人才必须能够把握会展行业的前沿理论,精通会展专业技能和知识、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二是要求会展人才综合化,因为会展业涉及多个业态,会展人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等综合能力,才能适应不同主题会展的要求。三是要求会展人才国际化,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会展人才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对外交流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知识和国际惯例,能够进行国际沟通。四是要求会展人才社会化,会展人才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和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并且勇于探索,紧跟时代步伐。

二、我国会展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会展专业人才缺口大。20多年来我国会展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将继续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高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向社会输送会展人才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造成了极大的缺口。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会展人才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分别为10∶1、8∶1、8∶1,专业人才缺口达200万人左右。在不少城市,人才缺口更大,如武汉,会展专业人员还不足三百人。据预测,未来3年,中国会展市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将达到约600万人,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国会展从业人员总共才有100多万,缺口高达500万。专业人才的紧缺极大地影响了会展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

2.现有会展从业人员素质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多半是改行或转行来的,很多人员未受过会展专业培训,虽然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基础,他们专业技能低,专业知识不扎实,文化水平不高。有研究表明在目前约100万的从业人员中,既熟悉会展业务、又了解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和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还不足200人,这很难实现我国“十二五”期间会展业发展的目标。据统计,在现有的从业人员中,从事经营策划、设计、管理的人员只有15万人左右,其中,会展设计人员不足1%,人才结构极不合理。

3.会展人才供求无法对接。目前,各高等院校对会展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趋势明显高于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会展企业大量需要的会展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管理、现场管理、注册管理、展览策划、展台设计、会展营销、会议组织管理、财务预算及规划等领域的实用人才的培养又相对不足,导致一方面是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缺少大量专业人才却又招不到。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会展人才教育与会展市场需求相互脱节,不能实现对接,学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会展专业毕业生不能得到行业的认可。

4.会展教育与培训起步晚、发展慢,后备人才数量不足。目前会展人才教育培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培训机构本身的质量不过关;二是教育培训与会展市场需求脱节,无法达到各类会展人才的培训要求。我国会展教育起步晚,正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专业教师匮乏,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这些都难以培养适应会展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同时,会展行业协会还未能真正发挥其输送人才的功能,人才培训主要依托培训市场,可是目前我国培训市场的培训机制尚不健全,无法实现规范化运作。虽然培训机构数量众多,有政府部门组织的,有行业协会开发的,有其他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新的会展培训机构正在以逐年递增的态势发展,但是这些培训机构大多对会展业的行业特点缺乏了解,盲目办学、互相攀比,课程设置无法形成体系,培训教师大多没有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保证培训效果。

三、我国会展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要改变我国会展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就必须进行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学历学位教育、在职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为会展业持续、稳定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一)大力发展会展学历学位教育,健全教育体系

会展学历学位教育侧重于系统传授会展专业理论知识,全面培养学生对会展进行管理、运作和服务的技能,各高等院校是会展学历学位教育的承载者。

1.建立、健全会展人才教育体系。在发达国家,会展从业人员大学本科的比例达到了71.8%,大专学历为23.5%,会展项目经理的资质是大学学历并具有十年左右的工作经验,而在我国,即便是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会展从业人员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也不超过25%,远低于其他现代服务行业的比例。为此,建议我国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多层次的会展人才教育体系,以增加会展从业人员的数量,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素质。

研究型大学应以培养会展高端人才为主,特别是管理、设计、运营人才,以便向大中型会展企业输送,因为他们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层次高,需要有较强的策划、营销、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评估队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会展理论、会展技能以及管理与运作方式的研究。除了本科教学外,还要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会展专业,培养会展理论的研究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培养会展实用人才为主,特别是展台设计与搭建、展品运输、会展接待、法律咨询、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营销与服务以及语言人才,以便向中小企业输送。应用型院校应侧重于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另外,高职高专教育同样重要,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展业实际操作人才。

2.根据会展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完善学科体系。我国会展教育起步晚,2004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才开始第一批会展专业的招生与培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0多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或在其相关专业下开设会展专业方向。现有专业基本上是依托本科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挂靠在旅游管理、餐饮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既不合理,也不全面,学位体系更不健全。因此,建议在现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会展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范学科体系,开设独立的会展专业和方向,如节事管理、会展礼仪、会展策划等,以便覆盖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运营、会展服务、会展品牌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展台施工策划等的各个环节。另外,根据会展业呈现的信息化、生态化等特点和发展趋势,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并设置新的专业。与此同时,开展学科研究,建立会展学科体系。全面系统地修订并完善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

3.改变会展人才培养方式。由于“十二五”期间会展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所以建议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培养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教学、校内实习、全仿真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交替进行,并设置会展就业平台,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预期规划,制定个人发展方案。同时,要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即以高等院校为基础,联合会展行业协会、会展知名企业,甚至是国际会展界的知名企业和国际性组织,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校企联合培养。

4.大力开展社会培训。为了缓解会展人才短缺的矛盾,建议高校服务社会,面向社会开办各种形式和性质的会展培训班,进行会展专业人员培训,为在职人员提供后续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通过一定的培训,边干边学,以便满足“十二五”期间会展发展对会展人才的新要求。

(二)发挥行业协会功能,培养和输送会展人才

由于高校学历学位教育周期长,需要两到四年的时间,无法立即解决会展人才缺口大、素质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以要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功能。

1.加快职业资格认证步伐。行业协会的职能之一是对会展人才进行资质认证,要构建成熟的会展人才市场,必须建立和完善PCO、DMC等资格认证考核制度,加快全国会展策划师、会展商务师、会展管理师、会展经营策划师等的考核认证工作,实现会展人才持证上岗,以提升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与国际接轨,还要大力引进国外成熟的认证体系,如我国已经引进的美国CEM注册培训认证项目等,促进会展人才国际化和专业化。

2.建立会展人才职业培训机制。大多数会展从业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十二五”期间会展业不断发展,对会展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因此所有会展从业人员都要参加后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不可能回到学校,接受完整系统的教育,所以行业协会应当完善会展人才职业培训机制,规范人才培训市场,联合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如短期培训、连续培训、上岗培训、在职培训,或接受企业委托进行专门培训等。这些培训要少而精,要与业界紧密联系,以确保培训效果。

3.构建会展学习交流的平台。建议行业协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会员,召开会展会议,并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如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项调研等。让会展从业人员借助这一平台与研究机构学者、高等院校教师、会展组织单位、会展专业媒体、相关服务公司等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了解行业动态,获取相关信息,提升自身素质。

(三)借助培训机构,开展社会培训

我国会展业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极度需求催生了会展培训市场,出现了众多的会展培训组织和机构。虽然由于发展过快,监管力度不够,难免鱼龙混杂,但也有培训质量较高的培训机构,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的会展从业人员,所以要借助那些资质好的培训平台,加大社会培训的宽度和深度,以满足会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会展人才国际化

国外会展业发展得早,特别是德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他们在会展教育与培训工作方面经验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教育与培训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熟,因此我们要同国外的高校、会展培训机构、相关国际组织及著名会展企业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做法,实现会展人才国际化。如国际合作办学,可采用2+2或者3+1的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到国外直接学习和实践;通过合作或合资的方式,与世界知名会展公司建立联系,安排会展从业人员去境外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或者到母公司考察、参观、学习,熟悉他们先进的会展操作流程和经验。

(五)引进会展人才,缓解市场需求压力

建议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聘请国外的著名会展专家和教育家前来任教、做兼职教授,给会展专业的学生和会展从业人员做讲座、进行现场指导,从而加强与国外会展业的交流与沟通,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实现会展教育和培训与国际接轨。建议会展企业以优厚的薪酬和待遇直接引进会展人才,特别是高端的会展人才,因为这些人才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先进的会展经营、服务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他们会为我国会展人才队伍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促进我国会展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缓解国内未来几年会展人才奇缺的矛盾。

[1]刘德艳,董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2]苏彦朝,石宏伟.我国会展教育不能满足会展企业需求的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4):184-185.

[3] 张俐俐,庞华.研究型大学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旅游科学,2008,22(3):56.

[4]Nelson,Kathleen B.,Silvers,Julia Rutherford(2009).Event Manage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ositioning:A Path toward Professionalizatio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Education,Vol. 21 Issue 2:31-39

[5]刘学莉,徐虹.我国会展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80-84.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人才
人才云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