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标准的历时衍变
2012-08-15米晓媛
米晓媛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一、引言
中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千余年了,但是中国翻译理念还不完善,翻译事业也没能发展到巅峰,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翻译事业几乎处于停滞时期。不完善的翻译理念在中国翻译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不断有翻译大家对其进行研究,但始终都是各持己见,没有定论。著名学者辜正坤先生说:“在翻译理论领域,翻译标准问题无疑是最具历史争议的论题。可以说翻译者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几乎从一有翻译现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足以反映出在我国翻译界,翻译标准或翻译原则的受欢迎程度,及其漫长的研究史。”(2001:12)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得以进行的依据,研究翻译理念离不开翻译标准,而一直以来翻译标准始终没能统一,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翻译理念研究停滞下来。随着近代西方翻译理念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受西方翻译理论影响,我国翻译工作者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开始认识到翻译理念的现状,认识到翻译理论研究陷入误区中,重新定义翻译标准也被搬上台面。
二、翻译标准衍变分析
中国翻译历史悠久,在以翻译实践为本的翻译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翻译标准,这些标准源于翻译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并在翻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面对这些标准分别进行讨论,研究其中的翻译理念的衍变过程。
(一)最早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源自释道安与鸠摩罗什之间关于翻译佛经的标准,前者因为不懂梵文,在翻译过程中强调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而后者则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意译(free translation)。在中外翻译史上直译意译之争可谓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双方始终未能说服对方,所以争论一直存在。而在我国,直译与意译之间的争论也一直存在,到唐朝玄奘时期才形成了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局面。此后虽有争论但大的翻译格局没有变动。其实在翻译实践中,直译和意译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以辩证统一的方式存在于翻译理念研究中。有些人盲目追求直译,想要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按原文的表面意思来翻译,这样就导致译文较为僵硬死板,读者读起来极不方便。其实什么时候用直译,什么时候用意译,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原则,翻译过程中也不是只能用直译或者意译。直译和意译是相对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界限不是很清晰,也就是说在翻译中是要普遍运用变通,绝对的“直译”和“意译”是没有的,没有“变通”的翻译方法只能是“死译”。
(二)第二次的翻译标准对比主要针对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和马建忠的“善译”。“信达雅”标准在中国翻译界历史意义重大,有人下过这样的结论,只要中国有翻译存在,就必然有人谈及“信达雅”。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对其观点中“信达”二字的概括可谓人人信服,唯其“雅”争议颇多。因为严复认为“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用汉代之前的古典汉语”,“信达之外,译文要雅致,讲究文字之美,整洁流利,声调的和谐动听”。(2009)对此观点黄雨石认为“他的这套翻译理论无可讳言,显然是错误的”(沈苏儒,1998:107)。我们也多赞同严复的理论皆失于“雅”的观点。他的这一“雅”使得译文脱离原文而单纯的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这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是行不通的。其实译文是否雅,要根据原文来下结论,而不是依据译者翻译成什么样来判断。众所周知,如果原文不“雅”,言语低俗,却把它翻译的高雅优美,就会与原文的风格相抵触;原文粗犷豪放,却翻译成雅致细腻显然是错误的;原文是富于西方色彩的,要是把它翻译成富于东方色彩的译文也明显违背了原文的意旨。总之,译文必须“保持原作的丰姿”,就是要完美地保留原文的韵味、风格和言外之意。而马建忠提出的“善译”翻译标准,其目的在于矫正当时洋务派翻译过程中的弊病,而且他的理论奠定了中国近代翻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纵观中外,无论是奈达提出的“等效”原则,还是傅雷所主张的“神似”原则,或是钱钟书提倡的“化境”原则,这些都是“善译”的一些体现。然而,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如果采用“善译”——包括“等效”、“神似”、“化境”——作为标准去衡量译文,可以说没有任何译文能够“达标”,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尽量朝这个大方向去努力。而作为“善译”分支的“化境”与传统的“信、达、雅”相比更为严密,意义更巨大,因此钱钟书的理论也常常被引用。
(三)第三次的翻译标准争论源于“形似论”与“神似论”。以卞之琳先生为代表的“形似论”派与以傅雷为代表的“神似论”派是近代翻译标准两大派,并且两派之间互不妥协,针锋相对,各持己见。及至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研究“神似”与“形似”,有人说两者不能统一,有人认为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著名画家叶浅予在谈及绘画时曾发表这样的一席话,“凡是画都要求‘形神兼备’,有人认为‘得意’可以‘忘形’,就是说‘传神’可以‘忘形’,这是不准确的,‘神’是依附于‘形’的,‘形’不准,‘神’也就失之真。所以我们常说‘以形写神’”。其实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绘画界,也适用于翻译界,“神似”论与“形似”论长期的争执就源于没能正确的看待“形”与“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以辩证法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无论神似还是形似都是片面的,属于模糊地、只求整体印象接近的标准。当两者不能完全统一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其中之一作为标准,更多的时候应在翻译工作中寻求两者的统一,以此来实现翻译理论的巨大进步。
(四)翻译史上最大的翻译标准改革是辜正坤先生的“多元互补论”。“多元互补论”明确指出应该以客观地态度看待别人的经验总结和研究结论,并应用“兼容并包”的理念对待,创造更合理、更富于活力的新翻译理论。以我们对待翻译标准的认识来说,其实无论是“文、质”论,“信、达、雅”论,直译,意译,“神韵”,“神似”以及“化境说”等都属于具体的翻译标准研究,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标准的合理之处,但又要认清这些具体标准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选择的过程,不同的翻译者在不同的情况下自然会侧重于某一种翻译标准。中国延续千年的翻译标准之争也正是源于这种原因,其实我们明白也都深谙具体标准不是个人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翻译的功能、人类的审美情趣以及读者、译者的多层次性。这样来看,唯一的具体翻译标准是满足不了翻译的需要的。所谓的具体翻译标准是可以共存的,只不过它们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翻译功能、翻译目的、读者和译者的审美情趣以及不同的读者层、译者层的变化而变化。“多元互补论”提出的目的就在于使翻译工作者开阔视野,使他们不会因为过于局限在传统翻译理论的片面不科学中迷失,并认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博采众家之长,求取各家之精华。
从这四次翻译史上的变革中可以看出,中国翻译研究通过近两千年的翻译实践总结,形成一套自我的翻译理念系统。这个体系的中心思想是指导实际的翻译实践,把理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哲学思想的缘故,中国翻译理念更注重人文特色,习惯进行“原物比类”,而不是由演绎推理上升到普遍性行为,在衍变过程中注重协调、互补、通融,强调随机应变能力。纵观中国各时期的翻译研究,就不难看出中国的翻译理论体系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研究对象比较单一,研究方式也仅仅针对自己翻译实践,研究成果比较散乱,所谓的研究成果其实只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不具普遍性。而且翻译理论研究也仅限于对翻译活动本身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到翻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我国翻译理论在最初发展过程中对西方翻译理论的重视度并不够,传统翻译理论的封闭性导致我国翻译界对外来研究有一定性的排斥。但近些年来,中国翻译界加强了对西方译界理论的引用和介绍。而当西方的翻译理念来到中国时,一些翻译工作者被这些翻译理论吸引,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借鉴的地方。例如西方翻译研究中关于译作发起者的关注,新文化语境里翻译作品接受传播等方向的研究开阔了我国翻译工作者的视野,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局限性,开始关注于如何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翻译理论体系。在学习西方翻译理念时,因西方翻译理念的客观、理性等原因也出现西方翻译理论主导中国传统翻译理念的现象,很多翻译工作者在谈及翻译时一定把西方翻译理念作为自己研究的依据,“根据西方某某翻译家的观点中国翻译该怎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对方翻译理论盲目服从的结果,也是忽视传统翻译理论优势的结果。其实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还是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的。我们应该注意让更多翻译工作者意识到传统翻译理念的人文特色,并将这种特色合理化,将传统翻译理论的特色与系统性、科学性结合,发展属于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这种客观性与人文特色相结合的特色理论将会促进中国翻译理念的融合衍变之路。
三、结语
纵观中国翻译史,传统翻译理论以“翻译艺术论”为主要线索。中国传统的翻译论源自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慢慢独立,最终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翻译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翻译论可用“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来归纳总结其发展的过程。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介入,传统的翻译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改变,由原本的主观向相对客观转变,从散乱研究向系统化研究衍变,也从纯感性向相对理性转变,并在转变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自我特色,取西方翻译理念的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自我的翻译理念。
虽然目前的翻译理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翻译理念的完善道路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在发展新理念的同时,恢复传统翻译理念的生命力。在新时期,新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必然成主导趋势,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研究翻译理论时还要不断扩大视角,更应敢于创新,从更广阔的文化层面方向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
[1]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J].中国翻译,2001(1).
[2]郭沫若.《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附白[J].少年中国“诗学研究号”,1920,1(9).
[3]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鲁 迅.题未定草[G]//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选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5]茅 盾.汉译西洋文学名著[M].中国文化服务社,1935.
[6]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