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教育现象研究述评
2012-08-15常瑞琴
常瑞琴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近年来,伴随着绿领巾、红校服、差生伺候优生吃饭、脱裤跑等现象的出现,反教育现象问题再一次引起热议,学者们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相关检索,笔者收集到关于反教育现象研究的文章共36篇,其中重点论述反教育现象的有12篇。现综述如下:
一、反教育现象的概念
在有关反教育现象的研究中,出现了反教育、反教育行为、反教育现象三个称谓。
(一)反教育
郑金洲认为,“反教育是对人的身心发展起负方面作用的教育,走向人的身心发展反面的教育”。[1]钟志贤认为,“凡与教育相左的,或者说是抵御、消解积极教育力量和效果的行为,概为反教育”。[2]王佑镁认为,“反教育是指教育传播活动中不含教育性、不具有教育价值、对个体不起教育作用、有时甚至对教育活动起反作用的行为和方式”。[3]顾明远指出“反教育就是一种坏教育”。[4]
(二)反教育行为
邓育红等认为“所谓反教育行为,是指学校教育中不含教育性、不具有教育价值、对学生不起教育作用、有时甚至对教育活动起反作用的行为”。[5]
(三)反教育现象
司成勇把“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本应发挥积极的教育功能,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却并未完全发挥积极的教育功能,而不时发挥了消极的教育功能的现象,称为反教育现象”。[6]
二、反教育现象的类别
(一)学校维度下的分类
1.从发生环境的角度划分
司成勇认为,“从发生环境角度划分,反教育现象可以划分为:课堂反教育现象、课外反教育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就属于课堂反教育现象;有的教职工在课堂外、在校园中、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或做出一些违背师德或职业道德的事情,给学生做了错误的榜样,就属于课外反教育现象”。[6]
2.从活动实施者的角度划分
司成勇认为,“从活动实施者的角度划分,可以将反教育现象划分为:教师反教育现象、(非教师)职工反教育现象、学生反教育现象等,具体表现为:教师言非心声、言行不一;职工在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或劝诱学生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个别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课外活动中做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给其他学生做了不良的榜样等”。[6]
3.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划分
司成勇将反教育现象划分为:显性反教育现象和隐性反教育现象。“所谓显性反教育现象,是指教职工在正式教学或工作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的不良的教育影响。隐性反教育现象,则是指教职工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对学生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例如,一些教职工习惯性的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行为,潜移默化地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的养成”。[6]当然,显性反教育现象和隐性反教育现象都是相对的。显性的可以转化为隐性,隐性的也可以转化为显性。
4.从影响程度的角度划分
刘念全、吕美荣将反教育现象分为:一种是“作为教育活动进行却没有设教育目标、不含教育内容、没有起到教育作用的行为”。[7]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零教育。另一种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却对教育活动起相反作用的行为”。[7]这就是所谓的负教育。
上述分类角度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以发生环境为依据,有的以活动实施者为依据,有的以表现形式为依据,有的以影响程度为依据。可见,学者对反教育现象的分类研究角度相对多元化。
(二)社会维度下的分类
关于社会维度下的分类研究较少且零散,现在主要包括:一是营利类反教育现象。即以学生为营利对象的商业性行为等的反教育现象。[5]二是现代传媒类反教育现象。例如,电视媒体等对学生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影响。[3]
(三)家庭维度下的分类
家庭维度下的分类主要从家长的为人处世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为学习至上型。一味强调学习、溺爱孩子、棍棒教育、灌输庸俗的为人处世之道,忽视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等,惟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问,忽视对孩子做人、做事能力素质的培养。二为物质满足型。一味为孩子营造安逸的生活氛围,忽视孩子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等。这些反教育现象从家庭的角度活化为家长的教育行为,深植于学生的血液中,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2]
三、反教育现象的成因
(一)宏观层面上的成因
1.社会发展不平衡
有的学者理解,因缺少资本主义发展这一物质财富积累阶段,导致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存在着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之间的经济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进而会影响区域之间教育的不平衡,甚至区域内部教育的不平衡。[6]最终导致任何一个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有限,并致使择校之风盛行、考试竞争激烈。某些学校在功利驱使下产生了诸多的反教育行为,使得教育陷入了一个惟分、惟学、惟钱的怪圈。
2.教育制度不完善
有的学者归因,教育从来就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而是与某种社会制度和政治思想密切相联系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8]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考试选拔人才,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导致了分数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指标,从而忽视对学生品质能力的培养。于是出现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学校的分级评重点,教师的分级评职称,学生的优差之分。教育的检查评估权力化,使得学校的作秀之风盛行。这种种弊端则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教育现象与行为。
3.教育观念不正确
有的学者强调,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是受到非理性的传统惯例、教育迷信和流行时尚等因素影响。[8]中国的教育一直以读书做官为目的,期望通过读圣贤书,获得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学而优则仕”所造成的数千年的文化惯性,势必对当下的教育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以考试论成败、以背诵记忆为主要学习与教育手段、以答案的惟一准确性论好坏……用榜样制造道德高标,无论什么都要分出“三六九等”。这就导致反教育现象屡屡发生。
4.价值观念多元化
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形势下,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学校及教师原有的意识形态。[5]拜金主义流行、享乐主义滋生、个人主义蔓延……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而且也对学生个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因为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深刻性、潜在性与持久性,社会价值导向的失衡使当代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行为呈上升趋势。
5.社会疾病蔓延化
有的学者分析,随着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的开展,各种社会病的不良影响不断传播、蔓延,进而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并随之产生一系列反教育现象。[6]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因此传到学校。例如,教育腐败高发,营私舞弊成风,教师把送礼的学生评为三好学生、班干部等。
6.社会传媒媚俗化
有的学者阐释,“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传媒在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9]社会上种种低俗、恶俗、庸俗的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媚俗化传播的一条重要路径。[8]加之,社会传媒和学校教育在目标上的差异,尤其是社会传媒近期走向市场化,收视率与点击率替代了传统的优良的宣传性与教育性等。这些势必折射于教育中并导致反教育现象层出不穷。
此外,还有的学者解释,“阶级矛盾虽然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依然存在”。[7]一些反社会主义势力还会利用学校这个场所开展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教育的阶级性所表现的一些负面的因素就是反教育的温床,滋生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显性的、隐性的反教育现象。
(二)微观层面上的成因
1.学校层面
有的学者分析,“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偏差,教育管理不力”,[6]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名次,不关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5]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了教师对差生的歧视。有的学校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称为“差生”“后进生”,甚至用暴力对待所谓的“差生”“后进生”;有的学校用一些非人性的标语来督促学生学习;有的学校鼓励学生非正常竞争;有的学校对学生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4]
这些行为侮辱了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反教育现象对学生危害巨大,因此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在这方面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更新教育观念,修正教育行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2.教师层面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教师的合格率迄今仍不尽如人意,[10]教育思想落后,专业素养欠缺,教学方法不当,[11]教学方式死板……这些不合格的教师往往是铸成或造就反教育现象的主要原团。近期,伴随着教师职前教育先天不足,新课程改革的跨越推行,教师绩效工资的落实不到位,教师职称改革步履维艰,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主义……教师层面的原因日益彰显,教师队伍质量令人担忧。
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教师的不良行为、不当行为最终使其于不知不觉中扮演起反教育的角色。由于学生对教师无比信赖,这会在无形中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
3.家庭层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本环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现实中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家庭教育观念偏颇,物质满足独尊,惟分数论喧嚣,升学主义至上,成才步入误区,教育上的攀比心理……更重要的是,这些反教育现象因为父母与儿女关系的天然亲近性,更加隐性地潜藏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儿女。其危害更大、更深、更远。
4.学生层面
有的学者归因,在众多社会群体中,同龄群体是青少年最为依赖的,受影响也最大。[9]“同龄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倾向比较容易对某些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再加上青少年学生自身心理的闭锁性、不稳定性和模仿性,极易使其形成反教育心理以及对教育方的不信任”。[12]因此,不可忽视同龄群体对反教育现象的影响作用。
四、消除反教育现象的对策
(一)改变教育观念,完善教育体制
教育观念的改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我们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丢弃传统中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本,面向学生,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在关心学生分数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政府应完善拨款体制,增加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均衡师资。整顿教师队伍,注重优秀教师的培养。[8]
(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抵制媚俗化传播
一是加强对现代传媒的管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传媒走向一个良性的传播路径上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二是作为主流的学校教育应该采取针对性对策,以对学生负责的姿态找回“被挤压的空间”,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伦理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辨别水平。这在美、英等国家的中小学已发展成专门的课程,称为“媒介教育”。
(三)学校加强引导,校内外形成合力
有的学者提倡,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和目标、组织和制度、评价与考核几个环节的管理,从而保证正教育的质量,消除或避免负教育现象。青少年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难以辨清其实质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无选择的模仿,引发一系列问题。所以,需要教育者们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分,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预防或消除反教育心理的产生。[9]
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教育,构建校外教育网络,努力使校内外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高效的教育网络,“形成一股校内外的教育合力,从而克服反教育现象,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教育正功能,取得良好的正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6]
(四)加强教师教育力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有的学者提议,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5]一方面,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力度。这包括不断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必须不断挖掘教师主体内在的发展动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修养、文化修养和专业修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有宽容之心和有强烈的责任感;以育人为本,改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相关知识,提高教育学习反思能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建立和执行必要的教学常规,通过严密、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来培养学生。
(五)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长自身素养
家庭教育大都是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的,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身素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很大。“为此家长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和相关的管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水平,注重自身形象”。[9]改变和纠正错误的固有的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人格、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孩子多鼓励,少惩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言传身教和必要的关怀,积极创建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偏差,约束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构建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预防、消除反教育心理。
(六)加强择友指导,关注同龄群体的影响
未成年人与同龄人在一起度过的时间远远高于与成人一起度过的时间,他们在没有成人监督的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更多。因此,父母和教师应对同龄群体有着正确的态度,通过引导和帮助,尽量避免同龄群体交往中消极一面的出现;对未成年同伴交往持积极的态度,为未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其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认识自己,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养成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个性。同时,加强对正式群体的管理,让未成年人在正式群体中受到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的约束,发挥群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感,促进其良好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减少反教育行为的发生。[9]
综上,关于反教育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我们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清楚地看到。然而,仔细审视当下关于反教育现象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恰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反教育现象才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必要。概括起来,这些研究问题有:
一是研究对象称谓不一。有的直称为反教育,有的称其为反教育行为,有的称其为反教育现象。反教育只有通过反教育行为才能表现出来,无论是反教育还是反教育行为,其实均属于反教育现象。三者虽然表述不一,但是其研究对象却是一致的,都是对反教育现象的研究。因此,建议将这一研究对象称谓统一为反教育现象。
二是概念界定存在争议。有的从教育现象的角度加以界定,有的从教育的角度加以解说,有的从教育行为与方式的角度加以概括。事实上,所谓反教育现象,是指违背规律的教育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内在联系性和客观形式。其中,规律至少包括:教育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
三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目前,关于反教育现象的研究几乎全部属于定性研究,未来既顾及定性又考虑定量的质的研究方法将有可能成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是学理研究有待提升。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无论对反教育现象是什么的研究,还是对为什么与怎么做的研究,基本上是感性的多、零散的多、随意的多,真正属于理性思索的、较为系统化的、有所建树的学理研究论文偏少。加强学理研究,提高理论思维与逻辑思维水平,将是未来研究的突破口。
五是对策研究相对空泛。当前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展现反教育现象,主要探讨的是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而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却较为空泛。研究解决的方法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提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来减少反教育行为的发生,降低反教育行为的负面影响。
六是研究视域相对混淆。当下的研究,除了个别论文之外,往往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统而论之,没有厘清这三个视域。未来的研究将清晰地冠之以社会反教育现象、家庭反教育现象与学校反教育现象。
[1]郑金洲.要警惕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J].中小学校长,2008(4).
[2]钟志贤.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J].教师博览,1996(1).
[3]王佑镁.电视媒介“反教育”趋向的应对策略[J].教育评论,2005(6).
[4]顾明远.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5]邓育红.警惕学校中的反教育行为[J].教育观察,2001(21).
[6]司成勇.论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J].现代教育科学,2005(3).
[7]刘念泉,吕美荣.由“反教育行为”引发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9).
[8]钟志贤.社会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J].教师博览,1996(6).
[9]俞国松,宣东升.青少年反教育心理的透析及教育策略的探讨[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10]钟志贤.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J].教师博览,1996(4).
[11]汪履平.请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J].教海探航,2006(5).
[12]娄小明.“反教育”之“返”——学生“反教育”现象的对策[J].湖北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