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应用畸形发展 用户沦为试验品
2012-08-15黄德华
特约撰稿人 | 黄德华
2012年是智能电视高速发展的一年,三星、LG、海信、联想等各大厂商纷纷进行智能电视的研发和推广,海信更是举办了智能电视应用大赛,与所有智能应用爱好者和开发者共同致力于智能电视应用的发展。
谈及智能电视发展,有人说,传统电视将逐渐消亡;也有人说,传统电视将面临重生。但毫无疑问的是,只有真正符合电视用户需求及具备优秀用户体验的应用才是用户所需的。
市场虚火
然而,目前的智能电视应用市场却令人捏了一把冷汗:眼花缭乱的应用内容、糟糕的用户体验、各大厂商不同的应用标准、让用户思前想后的交互操作。由此看来,用户或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智能电视跟智能手机、平板并不相同,数字电视由传统电视向智能电视演进的过程中,必须是基于传统电视的优势,结合新颖的交互技术以及优秀的用户体验所形成的最终形态。一味盲目跟风,打着智能电视的口号,握着移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却不探求电视用户真实的需求去定制产品;一味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移植”到智能电视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既没有好的用户体验,也不被用户所喜闻乐见,用户甚至一度沦为了其应用测试的“白老鼠”。
整个市场在口号和忽悠下不断发热,将导致用户对智能电视的好感不断下降。普通用户付出了金钱,却并不会使用买来的智能电视,甚至出现智能功能闲置的尴尬场面。要让用户真正受益于智能电视的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界面创新和应用创新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笔者认为产业调整正当时。
调整需强调用户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电视?这需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去寻找答案。智能电视不能脱离电视产品的特性,电视是客厅里的家庭娱乐中心,拥有把全家人聚在一起的魅力,它能够让大家分享快乐。用户享受在大屏幕下观看没有时效性的电视剧与电影,享受在大屏幕下玩游戏的刺激,用户需要的是以视听为主的多媒体娱乐电视终端,而不是整个移动互联网,至少不是由手机平板直接移植的互联网。
产品应符合电视用户操作习惯,强调用户体验。电视具有大屏幕、远距离、推送、直观、易切换等特性。目前,由于电视机本身软硬件配置、网络速度等问题,在线观看视频、玩游戏会发生加载速度较慢、画面不清晰、操作体验不流畅,以及人机交互体验度不高的问题。这是因为大部分应用,特别是热门互动游戏,基本上是将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的App应用直接“转移”到智能电视上面,创新点仍然缺乏。这既不符合电视用户操作的习惯,界面又无美感,将对用户的体验造成极大影响。对应用开发者来说,欲速则不达,若其能够针对电视特性重新设计和开发应用,相信更能受到用户青睐。
交互方式应当灵活运用。除了传统的按键遥控器,重力感应、手势、语音、键盘等都是智能电视与用户交互的新颖方式。动态游戏采用游戏手柄,搜索影片采用语音功能,上网浏览采用全键盘等,这些功能尽管目前来说可以实现,但大部分交互技术并不成熟,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在市场上并不为用户所接受。以传统遥控器为例,上下左右按键并不适宜进行输入法操作,但市场上却屡屡发现这样的产品,用户操作其实并不方便,谈何购买欲望。对此,开发者和智能电视厂商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的交互设计,将交互技术与应用内容进行友好地结合。
事实上,智能电视产业的核心无非是硬件、软件以及内容,若能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利用新颖的交互方式,进行针对性电视操作和体验的应用设计与开发,相信得到的并不只是智能电视购买数量的提升,更可以使用户真正享受到智能电视带来的方便和愉悦,只有这样整个产业才能从量的变化提升到质的飞升,让智能电视产业正式落地,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