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开发区转型升级对策初探

2012-08-15蒋燕青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开发区服务业

蒋燕青

(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浙江 绍兴 312000)

近年来,绍兴市开发区(园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土地集约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良好局面。但与此同时,发展中也面临着外商投资步伐减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仍然突出等困难。本文通过对1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进行统计监测和调研走访,探索加快绍兴开发区转型升级之路。

一、开发区(园区)发展的现状

1.开发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外资集聚度有所下降。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实际完成总投资823.09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工业总产值5012.65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市的48.3%;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60.87亿元,同比增长19.2%;服务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3.54亿元,同比增长29.3%;出口首超全市一半,出口额133.68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利用外资集聚度有所下降。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实际到位外资5.90亿元,同比下降19.3%,占全市的73.3%,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2.各开发区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开发区(园区)的考核力度,各开发区竞争意识较强,不断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已摆脱了几年前袍江工业区独大的局面。诸暨经济开发区发展迅速,在总投资、工业总产值等指标上居11家开发区之首,服务业营业收入居第二位;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对外商的吸引力较大,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总额等指标均居首位;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于迪荡新城的建设加速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其第一主导产业,占区内全部产业的比重达66.1%,服务业营业收入居各开发区(园区)之首。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效发展,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居各开发区之首,但工业总产值仅居第八位,其主要原因是园内高新技术企业创利能力强,2011年,2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企业利税总额63.15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3.0%和85.9%。

3.开发区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个数占全省的9.5%,但总投资占到全省的16.9%,总投资排在嘉兴之后,居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和出口总额均占到全省的14%以上,均排在宁波、嘉兴之后,居第三位;平均工业经济密度(工业销售收入/投产工业用地面积)为293万元/亩,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排在杭甬湖之后,居第四位;实际到位外资占全省的8.0%,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排在杭甬嘉湖之后,居第五位。

二、开发区(园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一是新引进服务业项目多于制造业。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新入园服务业企业1448家,占全部新入园企业的54.9%。二是服务业引进内资力度增强。2011年,引进服务业内资28.64亿元,同比增长43.5%,增幅高出制造业59.7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企业出口增势强劲。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服务业企业实现出口13.58亿美元,同比增长58.4%,比全部出口增幅快28个百分点。四是服务业利税增幅快于工业。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服务业利税总额、上交税收和从业人员增幅分别高出工业10.1个百分点、13.6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

2.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全市开发区(园区)紧紧把握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好机遇。如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和《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政策意见,并成立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投公司。2011年,袍江引进新兴产业项目数占引进项目总数的70%以上。新昌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已日益形成集聚规模。上虞经济开发区当年新兴产业投入占工业性投入的比重超过60%。诸暨经济开发区依托新平台建设,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培育环保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工业产业,以引进优质项目实现加速转型。

3.“腾笼换鸟”注重内涵方式发展,提升土地集约化水平。2011年,撤资、搬迁或注销企业220家,同比增长129.2%。平均工业经济密度292.98万元/亩,比上年增加48.41万元/亩,提高19.8%。标准化厂房加速建设。2011年,开发区(园区)建造并用以租赁的标准化厂房29.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6%,累计建造206.85万平方米。作为全市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单位,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推进土地清理盘活,通过努力,全年可盘活利用土地约2700多亩。嵊州经济开发区对面积较大的闲置低效企业,鼓励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合作,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率;积极鼓励企业厂房升层,全年新增厂房面积7万多平方米,相当于节约土地100多亩。

4.积极推进节能降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全市开发区(园区)通过提高项目进区门槛,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经济增长对物质消耗的依赖程度在逐渐下降,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万元工业产值能耗0.12吨标准煤,略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同比下降11.8%。

三、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商投资步伐有所减缓。受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开发区(园区)外资引进速度减缓。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实际到位外资5.90亿美元,同比下降19.3%,下降幅度比全市平均水平快3.7个百分点。

2.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在企业创新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产出等方面的发展速度均低于全省开发区(园区)平均水平。2011年,全市开发区(园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同比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低1.6个百分点;技术成果引进费用同比仅增长1.5%,全省平均增长23.4%。园区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或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同比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低3.3个百分点、7.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全市园区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低4.6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

3.配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全市开发区(园区)在科技创新、检验检测、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相对滞后,11家开发区中,只有4家建有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检测机构,2家建有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4.土地资金问题仍然突出。问卷调查显示:分别有8家和6家开发区(园区)反映,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制约。

四、加快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一是逐步改善吸引外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完善对投资者的全方位服务,为外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加快从偏重资金输入向重视创新转型,使招商引资向招商引智、招商引技、招商引制转变。三是注重产业链招商,进行链条式的结构放大,从而引进其上下游产品制造商或上下游配套生产、经营企业。

2.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聚集创新资源。引导、整合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园区集聚,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二是实施体制创新。应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创新行政服务体制,大力弘扬服务理念。三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研究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到突出位置。

3.不断提升土地集约水平。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用地,协调好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关系,对那些投入强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带动不明显、能耗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要从严审批,采用限制政策,使有限的土地尽量向优质项目倾斜。二是采取优化服务环境、用地优惠、税收优惠和规费优惠等多种鼓励措施吸引项目和企业入园,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重大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三是加大对开发区用地的清理整顿,建立低效用地、闲置占地退出机制,对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达不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项目及时退出开发区,以提高土地使用率。

4.广开思路拓展融资渠道。一是继续争取国家信贷资金的支持。二是进一步聚集资源,着力提升科投公司等国有平台融资能力,加大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力度。三是拓展融资渠道,扩大项目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做好引进央企、国企或其他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通过BT、BOT等方式,参与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工作。四是精心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加大银企对接工作力度,推广中小企业集合贷款、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集合租赁以及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及股权质押融资等创新融资工具的使用。

5.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检验检测、物流等平台建设,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提高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抓好服务功能平台示范建设,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带动全市开发区(园区)科技创新、检验检测、物流等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开发区服务业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