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上海企业集团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2012-08-15庄龙德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10期
关键词:转型企业发展

庄龙德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200003)

2011年,上海企业集团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创新,转型发展步伐加快。通过加快优化布局,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完善创新机制,加强企业科技进步,企业转型达到预期效果,企业活力得到增强,企业信心有了提升。

一、企业集团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1.转型步伐加快。截至2011年末,成功实现转型、正在转型中和已完成转型战略规划的企业集团共有91家,占全部企业集团总数的21.2%,比2010年末的14.9%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成功实现转型的有49家,占53.8%;正在转型或已完成转型战略规划有42家,占46.2%。转型企业的户均年末资产总计超过200亿元,这些经济“航母”的成功转型,将对全市企业转型起到引领和示范效应。

2.转型途经多元化。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方向、运营模式、组织管理构架、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达到企业重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形成新的企业形态等目的。从转型企业集团看,有39.6%实现了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有61.5%增加了产品(服务)附加值,有40.7%从低端产业转向高端产业发展,有28.6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有53.8%实施多元化发展,有54.9%的企业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有6.6%企业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转型。经过近两年转型实践,上海企业集团已探索出多条转型发展成功之路,转型发展时机越来越成熟。

3.非公集团转型在加速。当前,非公经济已占据上海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成为上海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力量和财税收入重要渠道。在国有集团转型发展的同时,非公集团转型速度也在加快。从控股情况看,在91家转型企业中,有31家

4.转型企业集团行业集聚度高。从三次产业看,有39家转型企业集团为第二产业,占42.9%;有52家为第三产业企业集团,占57.1%。从行业看,七成以上转型企业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其中,有34家为制造业集团,占37.4%;有11家为批发和零售业,占12.1%;有19家为房地产业,占20.9%。

二、企业集团转型发展效果凸显

1.企业转型达到预期效果。企业转型关键要有一套科学的战略。从目前运行情况看,35%的企业集团转型达到预期效果、成效显著。从转型目的的实现情况看,其中,有52.7%的企业集团规避了风险,60.4%获得更高利润,71.4%做强主业,63.7%盘活存量资产,原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6.5%的企业集团有了新发展。

2.企业转型激发了企业活力。通过转型发展,企业活力得到激发,生产经营良好,取得了质量效益同步发展。2011年上海91家转型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达1359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年末资产总计达到23196.04亿元,增长11%,增幅高出全部企业集团0.1个百分点;实际上缴税费总额786.09亿元,增长18.6%,增幅高出全部企业集团8.5个百分点。企业不仅总量指标增长较快,质量指标更加可喜。2011年转型企业的投资收益比去年增长15.9%,劳动生产率提高10.2%,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20.5%。

3.企业转型提升了信心。经济转型是世界性课题。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际城市在全球产业、资源、技术、人才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的情况下,转型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城市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因此,转型企业在人才引进、科研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争取主动。2011年转型企业研发人员增加16.2%,研发人员报酬提高21.4%,研究开发资金增长17.2%。由于科技力量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对转型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问卷调查显示,有84.6%的企业集团通过转型后,对企业集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三、企业转型中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上海企业集团转型取得一定实效,但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不多,企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国资布局仍然过宽过散,部分企业产业跨度过大、管理链条过长,结构调整任务还比较艰巨。目前,上海企业集团转型需要从三方面来突破,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转型步入“快车道”。

1.观念落后影响了企业转型步伐。近两年,上海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但有实质性进展的转型发展企业数量仅为一成左右。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集团数量和规模在持续提高,但企业知识结构老化,熟悉传统产业的多,对新兴产业了解的少。大多数企业集团仅限于低端产品的生产,产品缺乏竞争力,缺乏创新转型的紧迫感,在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因循守旧,不重创新,安于现状,缺乏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

2.资金短缺延缓了企业转型步伐。近年来,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生存发展的桎梏。企业要转型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经济实力保障,然而,目前企业资金短缺已明显延缓了企业转型的步伐。调查显示,有46.2%的企业集团反映企业资金短缺,有18.7%的企业反映企业债务沉重。

3.创新能力匮乏阻碍了企业转型步伐。上海企业集团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缺乏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有影响力的企业,缺乏代表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品牌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军型科技企业,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当看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另一方面缘于人才素质跟不上产业提升的现实需要。调查显示,有26.4%的企业集团认为自身科研能力弱,有42.9%认为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企业集团转型步伐不够快,关键因素是创新能力匮乏。

四、加快企业集团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上海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各种有利条件和矛盾挑战相互交织,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今后一个时期,上海企业集团要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提升水平这一主线,进一步激发企业集团的内在活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努力使集团经济成为上海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新一轮发展跨越的生力军。

1.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内部资源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转型后的发展,通过资源集聚,做强做优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前列的企业集团。对管理基础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行业领先地位牢固,未来实现较快发展有保证的企业集团,重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宽松环境,配好国企班子,集中优势资源,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对现有较强综合实力和基础的企业集团,重点加大服务力度,强化政策引导,集中精力发展主业。要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运行效率,确保风险可控,自我平衡,持续发展。同时,立足自身发展,加快改制转型,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

2.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加快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企业集团占企业集团经济总量的80%以上,因此,国有企业集团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按照市国资委提出的“加快整体上市、理顺管理体制、国资有序流动”的发展思路,将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打造有竞争力的公众公司。国有企业集团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使企业运作更规范、更透明;充分发挥好国有企业集团原有资本流动平台作用,在有进有退、做强主业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动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发挥国资集中办大事的优势,使国有企业集团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逐年提高。

3.优化资产布局结构,加快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加大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优化企业集团资产布局结构,是企业转型发展重要途径。近几年,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多家企业集团实现了产业链的优化、市场的拓展和企业能级的提升。在优化资产布局结构同时,加快开放性市场化重组。2011年有62家企业集团实施了兼并或重组,其中有40家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完全体现企业自主行为。今后要继续推进行业收缩和层级压缩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中央、外省、民营和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加快优势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有更多企业结成更宽广领域之间的战略合作。

4.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企业要转型,科技进步是保障。因此,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探索以创新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参与、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以强化创新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企业转型才能见成效。

5.完善监管方式,加快提高集团资产监管水平。加快研究应用企业集团资产监管信息系统,形成资产管理信息化统一平台;持续拓展和完善监管业务模块,突出动态监管和预警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向重要子公司延伸。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集团整体信息化水平,提高管控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转型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