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2-08-15
2012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2年7月13-14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2012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陆广莘,以及来自科技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内30多个中医药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共计300多人出席论坛。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领导、科技骨干50余人参加。
本次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展”,旨在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发展的形势和政策,丰富完善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会上,王国强部长作了主题报告。他提出,要准确把握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加强统筹协调,联系实际,形成推进中医药科技改革和发展的合力。就如何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问题,王国强强调做好十方面工作。一是面向需求,体现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二是遵循规律,把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三是打破壁垒,把大学科融合作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途径;四是分类指导,明确不同领域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成果;五是创造条件,把中医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六是提高效率,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七是整合资源,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激励平台的建设;八是善于借鉴,加强中医药的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九是依托市场,培育一批中医药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十是深化改革,探索不同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对于做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他提出五点要求:增强责任意识、自主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才培养。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作了题为《中医药创新方法问题的研究》的专题报告,深刻分析了中医药的精髓、中西医药的根本区别,并对中医药科技创新方法提出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在讲话中介绍了《“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原则和目标,以及近年来国家为推动生物产业化发展,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国民经济大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处长王昌恩作了“国家自然基金支持基础性研究”的主题报告。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张兆丰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围绕中药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苏钢强以“从中国医药城发展看科技产业化”为题,重点介绍了江苏泰州医药城的发展的历程和建设经验。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规划与实施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作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
最后,张伯礼院士作总结讲话。他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举措和进展。他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两个始终不能偏离的主线,其中人才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是其中的关键。“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全国中医药科研院所、中医药优势团队的整体力量,围绕继承与创新,以人为本,以机制为先,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他强调,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于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的形势,明确科技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大会作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中国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启动,有关文件精神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联系实际,重在落实。就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他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创新驱动,自主创新。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做好原始性创新工作。真正做好创新驱动,要抓住人才和环境。二是企业为主体,产品为导向。科技人员,必须要俯下身去,深入到企业,为企业服务。
报告会后,与会专家学者按照“科研院所、综合基础、临床、针灸、中药”等专业分组,围绕“创新中医药2020规划”和每个专业领域里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