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福乐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2012-08-15靳卫翔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宇宙智慧生命

秀 梅 靳卫翔

《福乐智慧》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诗人、思想家、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的劝谕长诗,全诗共13000余行。作品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道德伦理学、教育学、文学、天文学等诸多学科,因而被誉为“维吾尔思想文化乃至中亚细亚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1]”。《福乐智慧》中的哲学思想系统且丰富,“天人合一”思想尤为显著。本文旨在探讨《福乐智慧》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及笔者从《福乐智慧》“天人合一”思想中获得的启示。

1 《福乐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相互“认同、一致、和睦、协调[2]。”这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学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永恒命题。“天人合一”思想形成于先秦,汉代董仲舒首次将其作为哲学理论提出,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3]”,即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相互认同,相互协调。作为“西域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福乐智慧》以其丰富的警世内容和深刻的和谐思想瞩目于世,为丰富维吾尔族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尤其是作品中朴素辩证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维吾尔族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该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维吾尔族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中所分析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伦理观中交叉体现出来,因此本文通过探讨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当今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突显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在缓解人与自然冲突、促进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中的重要作用。

2 《福乐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福乐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乏存在。具体体现在宇宙观、生命观、伦理观三个方面:

2.1 宇宙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宇宙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问题,《福乐智慧》在笃信真主的前提下,提出了人类认识到世间万物皆由“四素”构成,“七曜”、“黄道十二宫”等天体的运行影响着人类活动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中存在着“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具体表现在人类认识自然的物质属性,与自然中宇宙天体的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两个方面。

《福乐智慧》认为宇宙万物由“四素”构成。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虽信奉“主造天地万物生”,但在具体解释宇宙本质的时候,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突破了这一大前提,在《福乐智慧》的《论七曜和黄道十二宫》中写道:

143三者为火,三者为水,三者为气,/三者为土,由此构成了宇宙。//144它们之间,互相敌对,互为制约,/上天以敌制敌,从而了结了怨仇。

从中不难看出《福乐智慧》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作品中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由火、水、气、土四种元素构成,由于四种元素不断地对立、统一,才构成宇宙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发展。“早在九姓乌古斯人时代,在九姓维吾尔人中,就已经流行有宇宙是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的思想[4]”。这种“四素”构成宇宙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汉民族的“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思想极为相似,都是用几种具体的物质来解释万物产生的原因。虽然这种“四素”构成宇宙万物是原始的、粗略的唯物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福乐智慧》坚持了宇宙是物质的基本方向,在人类认识自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就是《福乐智慧》宇宙观中人类承认自然物质属性、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具体体现。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天体运行具有一定规律,并影响着人类生活。《福乐智慧》详细描述了群星的分布与运行、日月的变化和黄道十二宫的运动与四季的关系。作者将“七曜”在宇宙中的次序排列如下:

131其中最高的要数土星,/两年八个月在宫中停留。//132居于第二位的名叫木星,/十二个月在宫中死死把守。//133第三位是火星,威仪赫赫,/它光顾那儿,草木都要枯朽。//134第四位是太阳,光辉灿烂,/用它的光芒普照宇宙。//135第五位是金星,和蔼可亲,/它若垂青于你,你会得意悠悠。//136其后是水星——希望之星/它若顾盼,你会实现愿望和企求。//137最后是月亮,居于末位,/它脸儿正对太阳,才会浑圆如球。//146万能的真主将他们一一纳入轨道,/使它们井然有序,各按正道行走。

从以上诗句中可以看出,《福乐智慧》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土星、木星、火星、太阳、金星、水星、月亮依次环绕分布,行星按照不同的周期,沿着不同的轨道围绕地球进行公转,即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促成了自然事物之间相互和谐。《福乐智慧》的这种天体运行的规律对社会中的人产生了启示,要求社会中的人也要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团结和睦。《福乐智慧》指出“七曜”的和谐运行,与人类社会和睦有序具有统一性,这便是《福乐智慧》宇宙观中自然影响人类活动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随后作品写道:

825你瞧,那太阳浑圆无缺,/灿烂的光辉始终如一。//827其次,太阳每天出现,光照宇宙,/光辉遍及万物,不差毫厘。//831旭日之所临,无论优劣,/它光芒普照,巨细无遗。

《福乐智慧》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唯一的发光天体,是其他行星的光源和热源,创造性地论述了没有太阳的光热,地球就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科学真理。同样,这一论点为国家制定法律提供了借鉴,作品中认为太阳象征着公正,国家法律发挥着像“太阳”一样的作用。作品中写道:

731月亮刚出生,好似蛾眉,/一天天丰满,悬挂高空。//733你瞧,当它团圞而升,/又日渐消损,失却美容。//734当它光芒黯淡,从天边消失,/又重新出生,变虚为盈。

//743月亮的位置变换不定,/因此最终它居无常所。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对月相变化顺序更替的问题,进一步辩证地进行了探讨,指出月相更替与月亮不发光有关,与月亮同地球相对位置的改变有关。随后,《福乐智慧》又将月相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做出对比,阐述了两者具有共性。

139白羊是春天之星,其次是金牛,/双子和巨蟹,结伴行走。//140天狮和室女,二者是近邻,/天秤、天蝎、人马,结成了朋友。//141然后是摩羯、宝瓶和双鱼诸座,/它们一出现,天空就灿若锦绣。//142三者属春天,三者属夏天,/三者属秋天,三者为冬天所有。

以上诗句把双鱼宫、白羊宫、金牛宫、划分为春季星座,把双子宫、巨蟹宫、天狮宫划分为夏季星座,把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划分为秋季星座,将人马宫、摩羯宫、宝瓶宫划分为冬季星座,以此将十二宫与四季相互对应,为后人观察宇宙,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便是《福乐智慧》宇宙观中,人类认识自然、自然影响人类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双重体现。

《福乐智慧》关于宇宙天体的观点,与现代天文科技相比,并不新奇。但在当时,却是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的里程中的丰碑。《福乐智慧》从“四素”写到四季和人类生命的“四期”,从天体运行次序的排列写到人类社会的和睦有序,从太阳的光热写到法度的公正,从按黄道十二宫写到人类生活中的节气、季度,这些观点,对于认识宇宙、观察宇宙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人类体悟生命、建立法律提供了借鉴,同时也再现了《福乐智慧》宇宙观中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2.2 生命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生命观,是指“上升到哲学层次的生命思想[5]”,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主要包括生命本质与生命价值。《福乐智慧》认为人的生命具有有限和无常的性质,只有通过不断求取知识,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福乐智慧》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有限、人生无常、知而幸福,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出“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合一、人与人合一的思想。

生命哲学方面,《福乐智慧》首先提出了生命有限的观点。在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生活的时代,生命有限而短暂早已成为人们眼中不争的事实。人从呱呱落地到苍老消亡,区区数十载,让人感到自己的寿命与宇宙的永恒相比,可谓是微乎其微。人生于自然,死后回归自然的观点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

231 青春易逝,生命匆匆流失,/尘世如梦,你岂能长久驻足。//364人生度过了四十大关,/意味着青春已别你而去。//365当五十岁伸手摸我的头顶,/鸦翅似的黑发变成了白鹄羽翼。//366如今六十岁向我频频呼唤,/如果大限未满,我定会向它走去。//367谁要是越过了六十岁的关口,/即万念俱灰,夏天变成冬日。//372从前青春赋予我的一切,/如今已被衰老一一夺去。//363我向往着青春,空自悲叹,/如今感到悔恨,已噬脐莫及。

这些诗句都阐述了生命有限短暂的特征。正是由于生命短暂,而且“去日苦多”,才体现出生命的弥足珍贵,最后发出“人生几何”这样的长叹,以警后人爱护生命、珍惜时光。

即使如此,作为生命的终结——死亡,谁也不能阻止它的到来。因而在《福乐智慧》中,月圆离世之前,对儿子贤明说道:

1171 我曾倾心与尘世,陶然而乐,/它却无情无义,将我厌弃。//1175这生命好似清风,倏而即逝,/使我徒然自伤,呻吟悲泣。”

贤明发问:

1186你在人世上生活了多年,/掌握了知识,增长了才华。//1194只要不死,总能达到目的,/留得头颅,定会如愿称心。

月圆答道:

1196钱财对死神毫无用处,/知识和智慧挡不住死亡。//1213世间万物都有定命,/呼吸的次数都有一定。/日月回环,生命也有来去,/消逝的岁月把你送入坟茔。

作品中通过父子之间精彩的问答,将生死比作日月的更替,将生命的消逝视为物化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死亡的乐观态度。同时,月圆在离世前对儿子贤明的交代,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月圆认为他虽离人世,但是他的思想却留在了人间。这种豁达,与庄子“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6]”的生死观十分相似,他们都认为与物质的永恒性相比较,人类的生命太过短暂,但谁也不能阻止死亡的来临,面对死亡时应从容淡定,明白死亡皆由气散,如四时运行一样自然而然,诗文所表现出的乐观和豁达,也正是对庄子“鼓盆而歌”,超越死生精神的再现。认识到宇宙无限后,作品感叹人生短暂,这种思想正是《福乐智慧》生命观中人类通过自然认识自身,借天道悟命理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人生变幻无常是《福乐智慧》提出的另一生命观,是指人的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在诗中他这样写道:

669 世间三物:流水、舌头和幸运,/总是反复无常,流转不停。//670幸运不可信赖,变化莫测,/它会倏而飞遁,双脚轻盈。//740幸运来时,你声名卓著,/好似新月日盈,光照寰宇。须知幸运无常,莫对它倾心,/它好比满月,会亏损而消失。//3550你瞧,欢乐之后紧跟着苦难,/苦难岁月之后,欢乐相连。//3551顶端是幸运,底部是苦难,/前头是苦难,后头是福缘。//1087有上必有下,有高必有低,/有乐必有忧,有甜必有苦。///1049灯光有灭时,行人有停时,/高升者下降,下降者上升。/世上万物都求圆满,/圆满的事物走向亏损。//3533世界无常,幸运多变,/给了你什么,旋即收还。

《福乐智慧》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说明物质和命运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界有春去秋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人作为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运也参与到物质的循环变化中。这与老子的“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椅”的观点大体一致,同样朴素、直观地反映出变化无常、流动旋回的哲理,得出了“然凡有生之物皆无常也[7]”的辩证结论。这种思想正是《福乐智慧》生命观中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另外,《福乐智慧》还认为人生无知而能知,知而幸福。作品中论述了人的生命具有有限性和无常性之后,转而写到人类生命价值的体现——幸福。众所周知,幸福是世人孜孜以求的,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福乐智慧》认为只有具备美德的人,才能获得幸福。但是,美德又是如何获得的呢?作品解释道:美德离不开知识,有知识的人才有美德。因此,只有获得了知识,方能幸福。而知识并非与生俱来,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1680人生而无知,学而知之。/学得了知识,事事成功。//1681刚出生之人,没有知识,/人类靠学习而成为上品。//2450无知识的人好比僵尸,/不能说他有真正的生命。//271无知识的人和盲人一样,/盲人啊,愿你快去寻找知识。

由此,《福乐智慧》认为人不会生而知之,是通过学习、探索,要以时间和精力作为代价才能获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品才提出通过知识充实生命的希望。《福乐智慧》将无知且不学习的人看作可耻的人,说这些人虽然活着,却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在专制的时代,作品能够如此崇尚知识,鼓励人们去学习,对于当时社会来说,具有高度的进步意义。《福乐智慧》指出通过向他人学习自然规律,方能得到善德与幸福,这一观点是“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的具体体现。

随后《福乐智慧》又对知识对生命的作用做了阐述:

1778幸福与智者相伴,/好人啊,愿你相信有知之人。//208一切善事全得益于知识,/有了知识,好比找到了上天的阶梯。//1824世人学得了知识美德,/自能行为善良,品性端正。

知识的多少,在于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福乐智慧》认为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够辨明善与恶;辨明善与恶之后才能从善而行,只有从善而行的人才具有美德,而往往具有美德的人才能获得幸福。所以,只要人们能够从师学习,掌握知识,就能间接地明了善,从而也就寻觅到了通向幸福的途径。换而言之,世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掌握知识,才能自内而外提高素质,彰显美德,真正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福乐智慧》生命观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2.3 伦理道德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伦理道德乃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是指“社会和个人经过一定的方式的治理、协调,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符合一定的秩序和准则[8]。”《福乐智慧》劝诫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像宇宙天体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制度,坚守岗位,恪尽职责。同时,作品中认为善德、善行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这一观点也是作品中伦理道德观的核心思想。《福乐智慧》中的伦理道德观主要体现在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两个方面,主要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的思想。作品写道:

//31636所谓人性,即是善德,/善德好比衣食,缺了不行,/人无须有财,而须有善行/有善行者自能得财富金银。

在作者看来,人生短暂,幸福变幻不定,只有善才是永恒的。

226 你若想做今生来世的主人,/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多兴善行。//227你若想在今世获得善果,/好吧,无须多言,要多做好事。//917须知善德为右,恶行为左,/你左边是地狱,右边是天国乐园

可见,善德、善行在作品的道德伦理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福乐智慧》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两个方面。

家庭伦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在家庭中,伦理关系既是界定各成员关系的重要因素,又是体现各成员身份、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关系。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状况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成员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福乐智慧》从家庭内部夫妇、亲子关系两个层面,对家庭伦理进行了阐述。《福乐智慧》对家庭成员提出相关建议,这些建议能够更好地维系家庭生活,由此也体现出“天人合一”中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思想理念。

关于夫妇之伦,《福乐智慧》通过婚姻和夫妻关系告诉人们,要选择行为端庄、品德良好的配偶。

4475 倘若你愿意成家娶妻,/应具慧眼卓识,将佳偶寻觅。//4476她应该出身良家,有纯正的根基,/贞洁、知耻,虔敬真一。//4501女性虔诚、贞洁,便高贵无比,/其中三者寓于其中,毋庸置疑。

作品中强调女子应该贤淑端庄,这关系到未来生活美满幸福的关键因素,为组成新的社会基本单位奠定基础。因此,行为端庄意味着内在的美,意味着良好的品德,这是一个人行为的主导。虽然不同的社会,对品德评判的标准不同,但总体而言这些要求具有共性。《福乐智慧》的这一思想,在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当事人虽不易实施,不可否认,选择品德良好、称心如意的配偶的建议,对反对不自由的婚姻制度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反而言之,夫妻之间如不能建立良好关系,便不能促进家庭和谐,这将对社会和谐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福乐智慧》中,夫妇之间相互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保证。

其次,作品中认为不能单纯地以貌美取人。对于外在的美,《福乐智慧》并没有简单地加以反对。

4483 莫求花容月貌,应求美的品质,/品质美好,自能百事如意。//4485喂,追求芳容丽质的人,赶快止步!/莫让你的红颜像黄叶般凋敝。//4493喂,对倩影花容凝眸的好人儿,/莫倾心于女人美貌而遭到非议。

《福乐智慧》告诫人们首先要注重内在的美,这是外在的美所不可替代的,更何况外貌美的人并不一定就具备内在的美。若单纯追求外貌的美,还很可能遭致悲惨的结局。花容月貌只是暂时的美丽,只有质朴淳厚,才是合乎自然的品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的思想,都体现在了《福乐智慧》关于夫妻之伦的描写之中。

再次,勿因贪恋钱财,攀附豪门。《福乐智慧》旗帜鲜明地反对有的人设法要娶名门富家的女子。

4488 有人娶妻于贵胄门第,/得意于声威显赫的名媛淑女。//4491喂,对追求富家女的智者,/万勿使自己沦为她的的奴隶。//4492她倚仗财富而趾高气扬,/欲求之物都得为她到处寻觅。//4495喂,意欲攀附权贵的人啊,/莫因此给自己带来屈辱。

《福乐智慧》指出,因为家境不同,社会地位的悬殊差距,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各异,导致思想意识也就不同,而这种重大的差异往往正是构成家庭生活中矛盾的根源。上述建议是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在家庭中频频出现,也说明《福乐智慧》立足实际,提出的观点,具有的一定人民性。由此可见,《福乐智慧》认为,男子不应只看重女子的美貌和家室殷厚,而要注重内在美德。德行良好的妻子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与汉族社会一样,在维吾尔社会中,亲子伦理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具有支柱意义的关系。父子关系是尊卑之本,所谓“父子定,则分而长幼[9]”,基于此,《福乐智慧》认为:作为父母,应当尽心教育子女。

1486父亲、母亲是子女之因,/子女的好坏,父母是根源。//1224谁若是从幼年荒废了时光,/罪责不在儿子,应怪父亲。//1225儿女的品行如若不端,/不端的品行由父亲造成。//1226父亲若对儿女严加教育,/儿女长大了会欣喜为尽,//1491要严加管教,莫将他放纵。/严教的孩子,福禄双全。

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福乐智慧》认为,父母要从小就教给儿女知识和礼仪,并且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这种父母对儿女的教导也是“天人合一”思想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的表现,作品中认为良好的品行与习惯不但能体现出家庭的教育质量,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社会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符合民俗道德文明的理念,并受到社会民众普遍接受和遵从。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民族的对于国家的伦理思想都有关于忠诚的内容,在国为忠,忠即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忠于君王或首领。《福乐智慧》认为,忠贞的臣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614 为国君效力要忠贞不渝,/建立了功劳,会百事顺遂。//2570臣仆必须对国君忠诚,/悉心效力,勤勤恳恳。//2610忠诚的人就像你的心肝,/像血液一样维系你的生命。//2571忠于职守的忠诚仆民,/要卫护社稷,使之日益昌盛。//2572忠诚之人,不谋私利,/一心为国君谋取利益。

群臣要为国君效力,多兴善举,为百姓做事,这就是我国维吾尔族的“忠君”思想。这种诚于己、诚于本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行,由此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的崇高品德。这种个体从属于群体的思想,正是《福乐智慧》道德伦理观中天人合一的体现。

同时,《福乐智慧》中用大量的篇幅反映出作者依法治国的思想。作品十分重视法度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法度在一个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意义,《福乐智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强调法制是国家的基石,作品认为,

4010 国王的职责是使国家兴旺,/实现它要用法度加以保障。//103建立了法度,普天之下大治,/随着法度的建立,汗的声威大震。//2015清醒和法制是国家基石,/又是治国的钥匙和缰绳。//1458制法者啊,要制定良法,/制定了酷法,作法自毙。

治理社会时,不仅要靠道德的约束作用,而且要靠法律的强制力。如果不建立法制,人民的利益将被损害,国家机制也将受到损害。在强调法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之后,《福乐智慧》紧接着指出要健全、完善已有的法制,认为好的法度能使社稷巍然屹立。可以看出《福乐智慧》不仅提倡要有完备的法制,而且应是良法、反对酷法,肯定了良法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只有健全的良法还是远远不够的,有法之后执法公平更重要。

817 无论是我的儿子,还是亲友,/无论是异乡人,还是过客,//818在法度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对他们的裁决毫无二致。//355这日出象征着公正法度,/这越远代表了欢乐幸福。//5285执法应以公正为基础,/社稷因礼法而鼎立人间。

《福乐智慧》在此强调执法必须公平、公正,才能将法制的光辉普照在人民的心中。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律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惩恶扬善,使社稷昌盛,进而保证社会公正和谐。由此可见,“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合而为一、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的思想,都体现在了《福乐智慧》的社会伦理观中。

3 结语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通过《福乐智慧》,为我们描绘出“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而作品中提出的和谐有序、智慧知识、崇尚善德、公平正义、尽职尽责、依法治国等思想,同样也可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据。

《福乐智慧》中,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根据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观察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得出宇宙中的天体,依照各自的轨道运行的结论。同时,正是因为宇宙中的天体之间相互影响,才呈现出了一幅星光璀璨、和谐有序的宇宙蓝图。《福乐智慧》从人类认识自然的物质属性,写到自然中的宇宙天体对人类的影响;在认识到是自然无限、发展运动的之后,人类将自己与自然相作对比,体悟出人生有限、生命无常、求知从善方能幸福的生命哲理;最后作品中从宇宙的公平、有序,写到人类社会,从家庭、社会两个大的层面,对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公正法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这样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按照一定的规矩和原则公正办事,在自己的岗位尽忠职守,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协作,促成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福乐智慧》中还提到的崇尚知识这一观点,这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作品中认为只有获得知识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人获得知识后,便能探索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洞晰天地之大美、四时之明法、万物之成理,便能明辨是非、崇尚善德、追求真理。加快当今新疆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社会环境起到一定的启示。

总之,《福乐智慧》以其丰富的内容,将自然之道与人文之道紧密联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文化奇观。它是维吾尔族第一座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不朽作品,这部不朽作品不但对维吾尔族后世思想影响深远,对推动新疆社会的繁荣、和谐、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陈冬季,蔡宇知.西域文化论稿[M].第1版.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187.

[2]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1.

[3] 董仲舒,阎丽注.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72.

[4] 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概论[M].第1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6.

[5]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第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3.

[6] 张慧丽,赵凌云注译.南华真经注译[M].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53.

[7]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M].第1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304.

[8] 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9] 刘智.天方典礼[M].第1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15.

猜你喜欢

宇宙智慧生命
宇宙第一群
这宇宙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有智慧的羊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