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护理干预

2012-08-15曾改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6期
关键词:髌骨复发性关节镜

曾改平

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护理干预

曾改平

目的分析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室采用微创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16例患者的资料,观察Q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结果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后的平均Q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微创;复发性髌骨脱位;护理干预;康复训练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膝关节常见损伤之一,因髌骨脱位累及的解剖因素多,对初次脱位及脱位复发的原因阐释不尽相同,治疗方案也存在诸多异议。大部分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是重要手段,而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案也较多[1]。但是治疗的主要目标为矫正脱位,预防髌股关节软骨进一步受损[2]。我科在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实施微创治疗,行关节镜下的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并行半腱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支持带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术后开展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手术方案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室采用关节镜下的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并行半腱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支持带的手术方案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16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17.45±4.25)岁,平均脱位次数(9.34±2.15)次,脱位原因为运动和外伤,均表现出髌骨外侧脱位,并可行闭合手法复位或自行复位,髌骨恐惧症检查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并进行膝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的膝关节检查,检查髌骨是否存在明显外侧半脱位或者倾斜的情况,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损伤情况,髌骨与股骨滑车啮合的情况,以及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结构损伤或者退变的情况。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的松解。逐步将黏膜层和外侧髌股韧带切开,并通过向内侧推移髌骨以掌握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效果,其目的是促使松解能使髌骨向内移位可至第二区。然后在胫骨结节下内侧行小切口分离半腱肌腱,并完整取出编织,作为内侧髌股支持带的重建材料,用3.0 mm钻头于髌骨的横轴上平行钻间距为5 mm的2个孔,然后由髌骨的内侧骨孔穿到髌骨外侧缘再由另一个骨孔外侧缘牵入骨道,髌骨由呈U形的肌腱游离移植牵向内侧,肌腱尾穿过皮下隧道在深筋膜层引至股骨内髁,并用吸收界面螺钉加以固定。最后在关节镜下确定在松解区域无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无明显的髌骨外侧倾斜或半脱位,无明显的活动限制,无明显的关节弹响,再行切口缝合。所有患者随访,观察和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 Q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对采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后平均Q角分别为(18.5±5.2)°和(10.3±2.4)°,Kujala评分分别为(61.7±7.3)分和(84.7±8.7)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52.8±7.6)分和(92.7±4.1)分,术前、后的平均Q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

3 护理体会

手术前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1 d备皮,范围在上至大腿上段到下至足趾,并且剪趾甲清洁甲缝[3]。术前详细介绍关节镜手术的必要性和目的,以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和忧郁的消极情绪,使患者明白微创手术的有点,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轻、康复快等特点,树立患者信心[1]。术后6 h内取去枕平卧位,禁止进食和饮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术后6 h帮助患者翻身和抬臀,避免压疮发生[2]。患肢行弹力绷带包扎加石膏托固定,胫骨截骨切口处进行负压引流,严密监测引流液色、质和量的变化,详细记录。手术前后预防性给予抗生素,防止伤口和关节感染发生。观察患者切口渗出和肢端血运的情况[1]。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止痛,协助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环节,应注意早期康复训练,关节内外未发生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是早期关节训练的有利条件。术后两周即可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比如支具制动及负重训练、肌力训练、活动度训练[3]。患者出院后,患者应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在术后第3周和第4周进行康复锻炼方案具体为:患者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保护下进行完全负重;直腿抬高肌力锻炼,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髌骨内推训练,每天两次,每次15 min;被动活动,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术后第5周和第6周患者的训练措施主要是患者在休息时采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完全伸直位;直腿抬高和髌骨内推锻炼,每天2次,每次15 min;被动活动,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患者术后6周后逐步开始开展抗阻力、肌肉灵活性的训练,以及匀速跑和后退跑,并且可配合各项功能训练器械进行训练,比如固定自行车、跑步机等,根据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情况进行康复指导,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所有的康复训练都应重视恢复换或则日常生活能力和简单的运动能力为目标,如果患者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则应按照从事的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灵活性训练[1]。

综上所述,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和康复快等特点优点,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因此,术后应早期开展康复训练,防止和治疗关节的活动障碍。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1] 陈伟,杨洁.关节镜下三联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康复护理.上海护理,2006,6(4):42-43.

[2] 马佶,孙刚.关节镜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6):572-573.

[3] 杨一琴,秦瑜.改良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围术期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4):51-53.

461000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骨二科

猜你喜欢

髌骨复发性关节镜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