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之对策
2012-08-15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祝维亮周胤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祝维亮 周胤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各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而由政府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进出口商之间提供的资金融通和担保。它主要包括票据贴现、减免保证金开证、单据押汇、打包放款、信托收据、银行承兑汇票、担保提货、买人外币票据、福费廷、保理等融资方式。国际贸易融资是一国海外融资当中最基本的,最经常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业务。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业务已经向现代化,标准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也越来越显示出他的重要性,但其中的风险性我们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并且采取一定有效的策略来防范潜在的风险。
1 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性
(1)国际贸易融资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好国际贸易融资可以避免发生结构性的失衡避免国家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2)国家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国际贸易融资是国家鼓励出口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3)国家要有效的参与到国际经济中来,其中有一部分必须依靠国际贸易融资,而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国际银行之间合作配合的好了,业务范围拓宽了,银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了,就能更加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有影响力。
2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
2.1 我国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仍以存贷款等国内业务为主,来赚取利息差价。但是近几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但这与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相比,有不小差距。在国际金融贸易中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操作管理方案还不健全,开展的国际融资业务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很不协调。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表现为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所以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难,审批时间也比一般贷款长,阻碍了该业务的发展。
2.2 我国这方面的法律不够健全同时缺乏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专业人士
国际贸易融资涉及业务范围广,货权、信托、国际金融票据、担保等等都属于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范围。正是因为国际贸易融资设计的业务范围广,所以就需要再法律上对其有特殊的约束,但是现阶段我国金融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起来需要业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需要业务人员充分熟悉业务的全部的流程,但是我国业务人员现在的能力还无法从企业财务资料和经营作风等情况来准确判断和掌握客户信誉度,也就难以判断风险的大小程度。
2.3 我国银行内部因素加剧了融资贸易风险
目前我国银行在外汇业务上的处理和国外的银行比较起来还比较落后,现在我过银行各部门协调管理不是很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资源的共享程度不如国外的银行。所以在监控风险方面就有许多不足之处。加之这几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利润比较大,开展这个业务的银行也在增多,为了争取客户,竞争就变的激烈,这样自然而然有些银行就会放低对客户资信程度的审核,这样也就是进一步增加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后果就是加剧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
2.4 缺少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风险错宗复杂,难以预测和防范。我国开展这个业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对这方面的风险预测和预防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企业中也缺乏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银行在受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时应该与其他的贷款业务区别开来,采取不同的态度开对待,提高警惕程度。现在国家采取的一些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评估方法不太科学,对风险的预测也不是很理想。
3 防范国际贸易融资潜在风险的原则
为防范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在防范过程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风险规避原则,其重要原则有如下几种:
(1)风险回避原则。(2)风险分散原则。(3)风险抑制原则。(4)风险转移原则。(5)风险保险原则。(6)风险补偿原则。(7)风险预防原则。
通过这几种基本的风险防范原则来指导我国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风险。
4 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现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按进出口分为两类:
出口商融资方式有: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信贷、票据贴现、贷款和透支、出口信贷担保、福费廷、国际保理业务。
进口商的融资方式有:进口押汇、开证授信额度、信托收据、银行担保提货。
我国现阶段国际金融贸易的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时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其中主要的风险有以下几类:
4.1 国家政治风险
国家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国家主权行为或者一个过家的政策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国际贸易融资既存在经济风险又存在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在众多的风险中队国际贸易融资的影响很大。国际贸易融资要涉及到国家间的债权债务问题,一旦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发生战争等,国家就会对贸易实施保护、干预对外贸易。这些政治现象往往难以预料,一旦发生就会使国际贸易融资参与者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国家政治风险应该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首要风险。
防范对策:
我国业务人员应密切关注贸易对手所在国的政治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认真判断政治风险出现的前兆。当业务人员预测到对手所在国政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时,应及时调整贸易融资的方式,减少贸易往来甚至放弃交易,以便降低政治风险。另外应该投保政治风险依靠保险公司来分担风险。
4.2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国际贸易业务的当事人在一段时期内从事业务,由于汇率及其他因素的变动而蒙受损失或将丧失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汇率风险有四种类型:外汇折算风险、外汇交易风险、外汇结算风险、经济风险。当出口收汇,进口付汇时,外汇汇率波动,就会导致国际贸易当事人中的一方出现利益流失。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汇率风险可以使国际贸易当事人的经营损益不稳定性,进而影响其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最终发展为国家的贸易风险。
防范对策:
进行国际贸易的当事人首先应该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进出口方要尽量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货币计价。一般情况下,出口应以硬币计价,进口以软币计价。其次,进出口双方可以订立货币保值条款,即在贸易合同中,规定某种软币为计价币,某种硬币为保值币,签订合同时,按当时软币与硬币的汇率,将货款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硬币,到货款结算时,再按此时的汇率,将硬币折回成软币来结算。国际贸易过程中也经常使用货币互换的手段来防范风险,而且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防范贸易风险有较大的成效。
4.3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其实也就是经常说的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必须面对的。可以理解为由于买方延迟或者无理拒付,造成出口货款落空,无端受损。按照贸易惯例,卖方供货且买方对于货物没有异议时,买方应按照约定支付货款。但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贸易中,往往会有一些买方利用贸易双方地理阻隔,语言习惯的差异,法律适用的不同来延迟付款,延迟付款所造成的损失可以直接表现为出口方在延迟收款的期间内由于汇率波动朝不利方向波动而蒙受的收入“缩水”,以及此期间这笔货款利息损失。至于拒付所造成的损害与延迟付款类似,并且在程度上更为严重。
防范策略:
违约风险一般为主观因素 ,所以应该在国际贸易交往前加以预防。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应尽最大可能去寻找资信度好的企业,这就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的调查,深入了解贸易伙伴的诚信状况。比如,在企业中应该设立一个部门专门为贸易客户建立档案,收集与客户的信息,如该公司资信状况、经营作风等等,做到知己知彼。因为,选择了一个资信良好,经营状况不错的贸易对手,才能使违约风险降到最低。除了对贸易伙伴进行调查之外,还要对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开证行、承运人的资信程度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后尽量选择资金雄厚,信誉良好的大银行大船东作为合作伙伴。对资信良好的老客户在进行常规的进出口业务时可采用汇付方式,对新客户或不太了解的客户为防止货款损失应加强风险防范而不可轻易相信对方的保证。
4.4 结算风险
随着国际贸易融资越来越频繁,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对银行的信用越来越依赖,信用证也因为他的安全性高且具有融资功能而受到各个国家的信赖。但是银行对于信用证只有审查单据是否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义务,只要提单符合信用证的要求就必须支付货款,对单证的欺诈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不法外商就制造假提单,收取货款后拒不发货,或者发货质量不好,结果造成本国进口商出现损失。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按规定支付了汇票,但进口商拿到提单后提不到货,这种是假单证的诈骗。这种伪造假提单的诈骗,依据保险公司规定,保险公司是不负责承担货物未上船的索赔项目,进口商也无法向保险公司追偿损失。
防范策略:
国际贸易融资中信用证的使用使得交易比较安全,企业也都比较相信和信赖信用证,正是因为信用证被认为可靠,所以进出口企业更应该认真审核信用证有效性。防止发生信用证欺诈事件。为了防范伪造的信用证,应该加强信用证的审查工作,必要时应该与开户行联系,等得到开户行的答复后再进行交易,发货。
5 国家在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最终变现出来的是国家的风险,所以国家应该针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潜在风险应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紧密配合的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体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防范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潜在风险。
(1)中国这个业务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也不是很健全,这就要求立法部门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研究,从我国现有的法律中和经历过的风险事件中寻找并发现存在的漏洞,依据曾经发生的风险事件科学立法,依靠法律来规范和保护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2)防范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潜在风险需要高素质,有能力的业务员,我国必须加快国际贸易融资人才的培养,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创造机会多为业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与国际接轨。有可能的话组织模拟交易,通过模拟交易来增强业务员的风险意识。
(3)国际贸易融资可以增加国家的贸易出口,带来经济增长的效应。目前我国贸易融资的方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国家要大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加大贸易融资的业务量。依靠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增加银行的业务,促进银行的发展,增加我国银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雷蒙.金融危机下的发展中国家贸易融资[J].经济导刊,2008(12).
[2]王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