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路径探讨①

2012-08-15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山水旅行社有限公司吴晓吕红波

中国商论 2012年30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齐鲁民俗文化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莱芜山水旅行社有限公司 吴晓 吕红波

1 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的种类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黄海、渤海,并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接壤,南与江苏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共同环抱着渤海湾。正是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省的旅游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根据这些资源自身的特点,可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

1.1 古代建筑旅游文化资源

山东省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代,在商朝建立之前。由于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加之山东省又地处我国北方与南方不同建筑风格的交汇处,使得其在园林建筑上也充分体现出了南北兼具的雄壮浑厚和精巧玲珑,这都是十分典型的齐鲁艺术风格,如济南长清孝堂山石祠和栖霞的牟氏庄园,等等。

1.2 宗教旅游文化资源

山东不仅具备大量的古代建筑旅游文化资源,其宗教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非常丰富,我国四大宗教中最大的佛、道两教在山东省都有相应的文化载体分布。同时还以各种宗教文化为基础兴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带有宗教特色的建筑和文化遗址。例如,著名的泰山经石峪、历城柳埠千佛崖造像,等等。

1.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

所谓的民俗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其不仅源自于历史传承,也来源于民众创造。由于受齐鲁文化的影响,使得山东省的民俗文化中传承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这也是山东被誉为齐鲁文化之邦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山东一些地方的特产也造就了其特有的习惯和风俗,如潍坊的风筝、烟台的苹果、菏泽的牡丹等,这些都在当地形成了极具文化特色的民俗习惯。

1.4 自然地理旅游文化资源

山东自然旅游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视觉、听觉、触觉上的美好享受,而且其蕴藏着的悠久文化也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心灵。例如,被誉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被称为“文化之河”的黄河,以及济南七十二名泉、东平湖、大明湖、南四湖等。

2 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古代建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山东省的古代建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该类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制定完善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表现在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深入不够,缺乏与之相关的文化包装,没有形成品牌观念,致使一部分旅游产品出现了老化问题;在古建筑资源开发利用时,没有落实完善的保护性措施,修缮工作不到位,对古建筑整体结构造成了重大破坏,影响了其原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省内大部分县市忽视对文物古迹的管理,随意变更文物管理权,致使管理体制极为混乱,不利于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2 宗教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近年来,虽然山东省旅游业重视对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深度不足,宗教功能被弱化,没有显示出宗教文化精神层次的价值,致使其与旅游活动相脱节,游客满意度偏低;某些地区因对宗教文化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破坏了宗教场的环境和风气,呈现出宗教场商业化经营的现象,只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忽略了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宗教旅游活动中,由于导游对宗教文化的了解不足,不能向游客详细介绍宗教的历史和内涵,无法满足游客的认知需求。

2.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欠缺创新性

山东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本应成为旅游产品的一大亮点,但是受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滞后的影响,致使许多富有竞争力的资源失去了自身特色,严重落后于苏州、扬州等地区的民俗资源开发。同时,省内部分地区在开发民俗资源时缺乏创新性,出现了民俗“大众化”的倾向,许多景点的节庆活动大同小异,致使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

3 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路径

3.1 古代建筑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山东省之所以具备如此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与齐鲁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诸多古代建筑类旅游文化资源中都有着齐鲁文化的身影,这些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则是深入挖掘古代建筑和文物古迹中深厚旅游文化韵味的关键。为此,首先应加大开发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一些旅游项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让人们能够对山东省的旅游文化内涵更加了解,以此来推动其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其次,为确保省内的一些重要古代建筑和文物古迹能够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经常需要进行一些保护性修缮,为了不影响这些建筑和古迹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涵,必须处理好保护与修缮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弱化修缮过程中不得不加上去的内容和痕迹,保持它们的历史风貌不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再次,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管理体制。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确保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开发管理制度。在实际管理中应当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并由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有利于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同时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对建筑、古迹类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严格审批,必须确保所要开发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科学论证后,方可予以批准。

3.2 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宗教与旅游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好,能够促进两者和谐发展,若是处理的不好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为此,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宗教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首先,应当加大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宗教文化的弘扬力度,如佛教弘扬的“四报”理论,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都对我国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道教的养生也成为人们一种新的追求。这些种种都为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条件。其次,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突出山东宗教文化的特色,使宗教与旅游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以宗教的文化内涵来展现出旅游的魅力,如可在一些旅游项目中开展一些具有宗教文化特色的活动,以此来吸引游客,使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宗教文化内涵。再次,可将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一些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结合到一起,如佛教与茶道相结合、道教与武术相结合等等,借此来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宗教旅游文化,这有助于确保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山东省旅游业在持续开发利用民俗旅游文化资源时,应当在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民俗旅游项目的产品和形式。首先,全面展现民俗旅游资源自身的科技含量,使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外国游客了解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古朴的表演形式,再现古代民俗特色,以激发游客到山东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山东民俗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其次,树立“产品促旅游、旅游带产品”的理念,充分开发地方特产资源,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购买。如将扇贝、蛤蜊、牡蛎等海产品加工成食品、药品、美容品。再次,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影视文化结合起来,增强山东省旅游项目的宣传效应。如通过拍摄民俗风光片、举办区域性艺术节和景区文化表演等形式,提高民俗文化的社会知晓度。

3.4 齐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山东省在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时,应当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强调齐鲁文化所赋予的地域特色,并使开发出来的旅游项目、产品与山东省整体的文脉相吻合。首先,确定齐鲁文化开发导向。山东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要明确主体文化格调,对其进行审美价值定位,从而保证文化开发导向能够满足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其次,明确文化主题。齐鲁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准确定位文化主题,对齐鲁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主题定位既可以是旅游资源固有的,也可以是人精心设计和提炼的。再次,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物化”和“活化”,具体是指在既定文化导向和文化主题的模式下,拓展和延伸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详实文化内容。在旅游项目设置时,应当确保与景区形象相得益彰,通过旅游项目的开发突显景区的地方特色、人文内涵,同时还要保证项目设置紧扣当地文脉,不能偏离齐鲁文化主旨。

[1]荆晓玲,袁晓莉.基于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山东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2(3).

[2]李岩.青岛开发区旅游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齐鲁民俗文化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齐鲁声音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