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优质课堂——教师导演的“一出好戏”

2012-08-15郭维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2期
关键词:博客教材课堂教学

郭维艳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江苏南京 210016)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与导演一部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着导演、编剧甚至演员等多重身份,是每一堂教学“戏剧”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学如何获得卖座电影般的成功,信息技术教师这个“导演”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一、选好题材,紧贴“地面”,绝不跟风

《潜伏》的制片人张宏震说:“大家认为好的东西都是特现实主义的,我们管它叫‘贴地面’,我们对剧本要求很严,有的剧本拿到手上一看就没什么感觉。另一方面,也不能太跟潮流,做概念,这样也会达到反效果。”类比教学得出要素一:创新备课,紧贴实际教学。

导演手中的剧本好比教师手中的教科书,故事内容的精彩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是否吸引人。同样,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师课前的细心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科书如何通过教师的创新备课演变成精彩的“剧本”是有效教学的大前提。备课如何备、怎样才能备得全面、备到一个什么程度为最好都是需要好好斟酌的。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有“教”的考虑,同时也有“学”的思量。创新备课要依据教材,但又不能唯教材。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考虑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及有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自身的教学技能,二次开发教材。

因此,备课时首先要把握教学的意图,读懂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同时根据学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重组以及整合、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进度,再融合学生感兴趣又易懂的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按照这些原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创新。

当然,备课的内容也要相对“朴实”,教师不能为了体现自己的水平,添入一些层次过高、偏离教学大纲的知识,这样反而会使学生混淆是非,本来懂的,反倒弄糊涂了。

其实,创新备课正是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教材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的一种创造性劳动。通过有效的创新备课,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成竹在胸,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计划,从容地驾驭课堂,启发学生一步步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消化教材,使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汲取知识,形成技能。

也许有创新地备好这样的一节课有可能 “花费毕生的精力,用一辈子的时间”,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并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在备课过程中思维要缜密;要想象是在课堂上讲课;要用心备课,用脑子备课;要发挥出自我,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

二、守住底线,巧妙构思,抓住观众

《潜伏》剧情紧凑,故事环环相扣,很多观众都表示 “喘不过气来”,甚至不敢上厕所、接电话,因为错过一场戏的剧情可能就连贯不上了。专家也表示,这个戏的结构做得相当好,非常紧凑,每一集当中特别注意悬念的设置,使整个电视剧非常“好看”。类比教学得出要素二:利用巧妙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心。

赖格卢特曾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简单言之,教学设计是一个以教学最优化为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实践后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通过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修改。

那么,如何才能将教学“设计”得好呢?

(1)系统地确定教学目标,搞清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为什么学”入手。

(2)进一步确定通过教授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即确定学生“学什么”。

(3)在可行的情况下考虑“如何学”,即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这其中包括教学由哪些环节构成、各个环节如何层层递进、环节与环节之间怎样起承转合等教学策略的设计。

(4)根据反馈性原则,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与本领。

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实施的课堂教学,效果应当如 《潜伏》一样,教学内容紧凑,知识点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使学生根本没有开小差的可能性,学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认真,学习效果自然显著。

因此,构思巧妙的教学设计不但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同时又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跟着课堂转,自然轻松达成好的教学效果。

三、氛围宽松,成为创作环境最好的剧组

《潜伏》剧组是一个团队,时间长了,成员们之间有了情感,已经变成了朋友,很多演员在拍摄中都曾提出过各种建议,正是因为大家具有以创作为核心的相同理念,加上相互的信任与包容,才推出了这样一部佳作。类比教学得出要素三:走下“三尺讲台”,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

有很多教师在讲台上一讲就是一整节课,很少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信息技术更有着学科的特殊性,在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室里,教师通过各类软件控制着学生的电脑,学生自然无别事可做,于是教师就安稳地坐在教师机前操作着电脑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师生很少有机会交流,互动少了,很容易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虽然在规定的时间里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反应,教学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

(1)在必要的电脑操作的同时,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和语言的沟通,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2)走下讲台,特别是在学生实践操作的时候走进学生之中,这样才能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

(3)在评价过程中,多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既鼓励了学生,又为他人树立了榜样。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完全融入教师的教学,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四、树立精神榜样,坚持并巧妙表达信仰的力量

很多电视剧稀汤寡水的剧情必须配合着“导演阐述”才能感动观众,观众们难以自觉地被作品感动。而观众看《潜伏》,不仅是在看一段传奇故事,而且不断地被剧中涌现的精神力量激励和感动。剧中没有口号,没有把直白的东西硬塞给观众,但其对信仰和精神的坚持表达得非常彻底。树立精神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通过演员、故事表达出来。类比教学得出要素四:重视课堂教学艺术。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也就是说,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有句话说得好:会说故事的导演才是好导演,这其中的“会说故事”反映了一个导演的功力。如何将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一系列手法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是电影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教师如何在精良的教学准备的前提下,综合各种知识、条件、手段与方法,将整节优秀的课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学的艺术。这其中包含很多要素,如自然的教态、丰富有趣的教学语言、精准到位完成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手法、教师自身的教学激情等等。

以教师的教学用语为例,A、B两位教师向学生讲述什么是“博客”。

A教师:博客就是在网上张贴日记,并可以做相应的管理。下面我们来申请一个博客,先点……(接下来介绍申请以及管理博客的具体操作流程)

B教师:博客是人们记日记的一种新方法。以往人们把日记记在本子上,一般都记录着自己的心事感想等等,往往被看做个人隐私,一般藏在某处,不愿让别人看见,有时恨不得加把锁把日记本锁起来,这也就是带小锁的日记本出现的原因了。

而现如今,人们思想解放了,越来越多的人想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博客”正好给了这些人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可以在博客里抒发每天的心情,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自己的喜悦,伤心了寻求安慰等等。

与此同时,“博客”也是人们实现网络最重要的目标即资源共享的好地方,爱旅游的人可以在博客里记录去往各地的游记,分享好的旅游攻略;电脑高手可以在博客里分享电脑操作的各类技巧,以及解决常见电脑难题的方法;文学爱好者可以在博客中写下读书心得与别人交流,更可以连载自己创作的小说等等。

当然,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对博客做相应的管理,比如让某些日记成为隐私、不被他人所见。

如今有很多人,比如鼎鼎大名的“芙蓉姐姐”,通过写博客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成了网络红人。现在很多明星,如徐静蕾等,都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或微薄,在网络上和粉丝们“近”距离交谈,就连“凤姐”也有自己的博客,接受成千上万人的“关注”。

可见博客在网络上有多流行了,总的来说,博客就是记录你的所感所想,是一个彰显个性的好地方!

相比较A、B两位教师对博客的阐述,教学目标相同,但A教师的教学语言比较直白,平铺直叙博客是什么,如何操作,最终博客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的印象是平面的,这样的课堂一定死气沉沉,擦不出任何火花。

而B教师的语言丰富,话语间不乏有趣的地方,比如“恨不得加把锁锁起来”、“连凤姐都有了自己的博客”、“明星与粉丝近距离交流”、网络非常火的词汇“关注”等等,在学生们会心一笑的同时,博客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渐渐立体起来了,这对接下来申请博客的教学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人人都跃跃欲试。

两种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这种“表面功夫”马虎不得!

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与教学艺术的有效实施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这方面要多钻研、多尝试,用更好的教学手法“武装”自己,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演员精准到位的演绎

《潜伏》的男女主角孙红雷和姚晨都是专业演员,他们将戏里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加上其他配角的演出,将整个剧集悬疑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正所谓好剧本与好演员是秤不离砣,此两者是一部好剧的充要条件。类比教学得出要素五: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关注他们,倾听他们。

导演影视剧不能仅仅关注主角,配角甚至是群众演员也可以起决定作用。演员有没有理解导演的想法,能不能正确、充分甚至完美地体现剧本的初衷是电影成功与否的不可忽视的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演员被称为 “黄金左右手”的原因了。

在一堂课当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参与教师“执导”的课堂教学,在一个或几个学生唱主角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群众演员的表演。

在信息技术课堂这个剧场中,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同时也都是相互的配角,在讲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不能只看到几个人呼应,而其他学生还流露出一知半解的表情,在此情况下若继续下面的内容,只能导致一个知识点没吃透、进阶知识更无从下口的恶性循环,教师要照顾到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当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共同进退”,这样表面上没有一个学生落下,但学得快的学生会感到无趣,正常的教学进度也无法完成。

如何掌握这个“度”,就要依赖教师更精心、更全面的课前准备了。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方法、接受能力和知识缺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考虑多数学生,又要照顾到部分学生“吃不消”和少数学生“吃不饱”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照顾的同时又区别对待,倾听他们的心声,让自己成为学生与课本之间沟通的桥梁,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六、导演厚积薄发,文如其人

北影文学系副教授薛晓路说:“《潜伏》的导演姜伟厚积薄发,文如其人,他的严谨和认真是这个戏成功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能把历史和创作虚构那么好地结合起来,不努力做功课是绝对做不到的。”一个导演的严谨、认真,不跟风,不走机会主义路线,踏踏实实做戏的态度和创作理念,对一部戏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类比教学得出要素六: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时时“充电”。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文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即要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这其中的教育能力应该包含善于沟通与组织、能激励人心、具备灵活性、感觉敏锐、有创造力和幽默感。而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要值得依靠,有个人魅力和积极的心态,有责任心与耐心,富于同情心并尊重价值。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被信息大潮甩在身后。除了平时的市区教研外,还要从各渠道汲取最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关心学生的学习,使自己的教学回归初为人师的时候,带着激情,带着干劲,从心底里热爱教书育人这份职业。与此同时,必要的教育知识是基本,教材虽然几乎年年不变,但是学生一批接着一批,同一个知识在不同学生面前都是崭新的一课,一个教案用好多年是绝对不行的,课能备得最适合学情,备得处处精彩,这也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培养的一个途径,在给学生 “一碗水”之前先将自己的“一桶水”注满,这样才能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教师这个行业。

七、关注影评

每部电影在放映后,各路媒体及广大群众都会对电影给出各自不同的评价,这就是影评。虽然电影已经拍成,无法修改,众多的影评也不一定全都在理,导演的风格固然重要,但有远见的导演不会对影评置若罔闻,因为再完美的电影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类比教学得出要素七:做聪明的“聆听者”。

我们每个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或比赛,教师要珍惜这种向他人展示的机会。有些教师在公开课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一切能想到的方面,做了充分又精心的准备,一旦上完课就如释重负,在其他教师评课环节脑子就已经放松,听不进去什么了。但是其他教师站在听课人的角度上提出的往往是关键性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不足,这些不足也许是授课者无法意识到的。

因此,关注听课者的意见,聆听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运用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先被作品感动才能感动观众

《潜伏》的导演秉承正直、正确、向上、向善的创作原则,绝不跟风,一定是一个作品打动了他,触摸之后有了真正的内心的感情,他才会做这个作品,这是导出优秀作品最重要的先决条件。类比教学得出要素八:用“心”去教学。

张艺谋曾说过“一定要拍自己内心真正感动的东西,一定要从心里流出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备课用心、教学用心、评价用心,真心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要从内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教学渗透进学生的课内、课外,让学生变机械学习为愉快学习,真心想学,同时又能学得好。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终极目标,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请先“掏出心来”!

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一部连续剧,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每一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为了使每一节课都是信息技术的优质课堂,我们每一个“导演”都要做好点滴工作,“导”好每一出“戏”!

猜你喜欢

博客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博客天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