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与低碳经济的并行发展策略研究

2012-08-15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刘超

中国商论 2012年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关税出口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刘超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凸显其贸易大国的经济地位,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其中,不乏存在目前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低碳经济问题。一些国家会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违低碳经济的宏观发展战略,其低碳标准较低,应该限制其对外贸易以实现低碳经济。也就是说在中国实现低碳经济势必降低对外贸易量。于是在国际社会不断提倡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不断增加的对外贸易量给中国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含义

何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是国际社会生态安全的必然需求。“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见诸于英国的政府性文件——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自此,低碳经济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成为对“中国制造”产品进行贸易壁垒的又一突破口。

何为国际贸易?所谓国际贸易,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表现为贸易进口和贸易出口。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并不断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参与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维护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专门成立了世贸组织,即WTO。自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以来,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披荆斩棘,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升,从一开始的不受重视和打压,到现在成为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

2 我国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矛盾分析

2.1 对外贸易量增加对低碳经济的负面效应

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给中国的低碳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

2.1.1 对外贸易引起自然资源紧张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压力较大,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扩大出口,往往会对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以至于生态环境恶化。

2.1.2 对外贸易加工造成碳排放量增加

由于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对外贸易企业为了赢取利润,加工承揽一些污染性的业务,造成国内碳排放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环境标准不同,发达国家为了运营,将高污染的业务外包给中国,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环境。

2.1.3 贸易过程产生大量的跨境污染

国际贸易的实现需要跨境流通,在流通过程中导致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比如全球变暖等。这是国际贸易不可规避的国际环境污染问题。201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达2.9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强国,但是如此大的贸易量,需要轮船、飞机、汽车、火车等大量运输工具,所造成的石油、煤炭损耗及排放的污染物不可小视。

2.2 低碳经济对中国国际贸易的挑战

2.2.1 低碳经济要求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格局

中国具有“世界工厂”之称,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上。这些商品中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而这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低碳经济的要求,使我国产品的出口严重受到限制,出口量大幅度降低。同时,包括在一些加工贸易领域,由于我国碳排放量超出国际标准,导致我国对外订单量减少,势必要求我国改变贸易格局。

2.2.2 低碳经济使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法案,实质就是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碳关税的提出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体现了其战略利益诉求。首先,欧美国家发展低碳的技术领先于世界,其不会受到碳关税标准的制约;其次,欧美国家出口的产品多以科技型产品为主,对碳的排放标准较低。基于上述两点,碳关税主要针对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会成为碳关税的主要纳税国,中国出口的产品将会受到新一轮的贸易保护限制,外贸企业在缴纳了高昂的碳关税之后,其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再加之不断增加的反倾销壁垒,让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3 对外贸易与低碳经济并行发展

对外贸易是中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中国的对外贸易水平达不到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低碳经济又是对外贸易发展要求的,即中国的对外贸易必须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既不能降低对外贸易量,又不能大幅度增加碳排放量,使对外贸易与低碳经济并行发展。

3.1 不断改变我国出口的产业结构

我国现在的对外贸易发展,之所以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制约,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造成的,我国出口以低技术、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这种产品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流通过程,碳排放量较高,对环境的污染较大。是我国成为碳关税课税对象的主要原因。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必须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一致,实现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1)改变产业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转变,在现有经济环境下我们要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扶植一批出口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中的磨练,不断稳定市场,提高国际影响力。

(2)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变产业结构,并不等于放弃原有产业,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碳排放标准,大多是技术不过关,因此,我们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流程化、智能化和标准化,降低含碳的排放。此外,我们要充分向高新技术领域寻求合理资源,通过改造传统产业链,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

(3)加大低碳经济试验区的投入。随着国际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升,各个国家加大了对低碳技术的保护,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核心技术进行封锁,这就加大了我国向国外学习的难度,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建立低碳经济试验区,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国内各个企业资源共享,尽可能的降低科技成本投入。

3.2 国家政策扶植应对碳关税

为了抑制中国的出口,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决定征收碳关税,这是一项直接针对中国出口的对外贸易壁垒政策,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成本,属于政府间行为,因此作为国家政府,有义务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对过渡时期的中国企业进行政策扶植。

3.2.1 税率调整政策

国家在不断提升自己节能减排技术能力的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帮助企业减轻碳关税的影响。

3.2.2 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是常见的贸易壁垒政策,当本国的对外贸易遭受不正当竞争时,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缓解企业的竞争压力,降低贸易成本。

3.2.3 先行征收碳关税

目前,国际社会对碳关税并无先例,于是按照国际贸易规则,但凡本国征税之后,在进口国则不再征收同种税。于是,只要我国国内的出口企业在国内缴纳了碳关税,出口到欧美的产品则不用再次在进口国征收同种关税。这种方法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笔者建议在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合理进行。

3.2.4 建立融资平台

融资是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一大难题,中国政府可以利用政府的杠杆作用,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解决企业资金问题,为企业的进出口进行财政支持,可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3 强化科技才是硬道理

从本质上说,低碳经济是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我们也不可否认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因此,强化科技,提高我国的碳排放标准,才是硬道理。

3.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技术功能

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形成各种商业协会,充分整合国内的技术资源,通过设立网站、举行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强化企业间的沟通,不断科技创新。

3.3.2 提供信息咨询

政府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应该积极开展低碳外交,其可以利用国际社会接触的机会不断收集资料和信息,提供给国内的企业或者专家,并为企业发展提出建议。

3.3.3 提升低碳产品认证标准

2010年11月,我国实行新的低碳认证标准,并对一部分产品实行了低碳认证,标志着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新起点。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低碳认定标准仍然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提升低碳产品的认证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树立低碳大国形象

在我们技术不断提升,标准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应时时刻刻营造中国的低碳大国形象,进行低碳营销,这种营销主要有两个层面:

3.4.1 通过低碳外交的方式实现低碳大国形象

中国政府在各种外交活动中,摒弃奢侈浪费的作风,从接待方式、礼仪等各个方面体现低碳的理念,并不断进行低碳的宣讲,并以身作则。

3.4.2 低碳企业、低碳个人

中国的低碳形象是由每个企业每个个人构成的,因此,要想营造低碳形象,每一个中国企业、中国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低碳、环保、节约。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必须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因为低碳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又不能以牺牲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低碳,我们在保证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这才是最可行的方法。两者并行发展才是硬道理。

[1]黄河,赵仁康.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J].外交评论,2010(5).

[2]秦殿军,郭晓晶.低碳经济对贸易格局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2010(12).

[3]于双双.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文化,2010(08).

[4]卢晓晴.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发展[J].中国商贸,2011(2).

[5]丁玉梅,刘应元.低碳经济下如何调整出口产业结构[J].经济导刊,2010(11).

[6]刘轶芳,蒋雪梅,祖垒.低碳约束下我国贸易结构的合理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06).

[7]应媚,王菲,刘丹青.基于博弈分析的低碳约束下出口贸易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1(21).

[8]张海玲,张宏.日本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1(4).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关税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