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碳税征收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2-08-15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张静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张静
1 中国企业碳税征收的背景分析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建立在对于能源的高消耗上面,我们在取得巨大国民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这反而对老百姓的未来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极大的制约作用。随着国际环境保护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始引入碳税这一新的税种,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碳税是以石化能源的含碳量为计税依据,对石化能源征收的消费税。碳税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实际开征碳税的国家或地区有芬兰、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碳税的实施对这些国家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引进碳税这一新的环境税种,是我国在经济税收领域与环境领域的作出的积极尝试,在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同时又根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发展趋势,在世界气候大会中所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规定附件1国家的履约时间为2012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履行自己义务的时间已经不远。再根据“巴厘岛路线图”达成的协议,在2012年后在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适当减排温室气体行动。这样在2012年后,对于我国环境保护,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控制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我国届时也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在近几年内开征碳税,其既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整体发展趋势客观要求。
2 现阶段对企业开征碳税的影响因素及必要性
一项新的税收制度的出台需要考虑到国内和国际上的各种的因素,其国内的开征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足够完善的征税体制与高效率的机构,是否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证其实施,同时还要关注其对于国内宏观经济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影响程度,就我们中国现实的国情来说,在未来几年内对企业征收碳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而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碳税征收的可行性。
2.1 促进国内工业未来可持续增长
根据有关部门的权威预测,我国的工业企业在中国未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达到整个排放量的3/4以上,特别是电力行业,其排出的二氧化碳占整个排放量的40%以上,而其次就是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业、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伴随着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与空气的污染,而要实现政府所提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则是需要对这些类似的企业部门作出有效的改革,转变其生产模式,鼓励其使用对于环境更为有利的清洁能源。现如今,大多数的企业之所以大量使用煤作为主要的能源是因为中国的煤炭作为工业原料之一,其价格是所有能源之中最低的,这与国家为了保证工业生产控制煤炭价格以及煤炭产量供给充足有巨大的关系。而征收二氧化碳税则会改变这一现状,税收会增加使用煤炭作为能源的企业的成本,因而可以刺激其使用更为清洁的能源,减少对于煤炭的依赖性,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 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诱导企业设备革新
针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数量大的企业征收更多的税收,不仅可以规范其日常的生产行为,使其更为注意环境的保护。而且由于对这些碳密集使用的企业征收更多的税收,可以使得其它的潜在企业失去进入该行业的勇气,同时也可以淘汰那些没有能力进行技术革新和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最后可以真正的培养出有竞争力的绿色企业,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征收碳税,要求企业作出进一步的技术与设备更新,使用更为节能高效的技术以及能源设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使企业淘汰那些老旧的、十分耗能的机器,促进企业的自动更新。
2.3 碳税的征收更为容易,可操作性更强
较硫税、废水税等环境税相比,碳税有计量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碳税的税基是碳的排放量,各种能源的含碳量是固定的,所以其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是确定的,再考虑减排技术和回收利用等措施计量真实的碳排放量,所以碳税计量相对简单,对税务人员来说操作相对容易,也不需要复杂的检测。同时,其他国家的碳税实践为我国碳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包括合理设计碳税的税负水平,充分发挥碳税的调节功能,并规避其对低收入群体和高耗能产业的冲击等。我国的众多企业已经具备了有效监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条件,在征收与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大,其比对居民征收二氧化碳税更为具有可行性,而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我国不对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碳税的原因之一。
2.4 国际环境保护趋势和适应国际贸易标准的要求
中国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这一点是我国绝对不容忽视的。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在会上各个国家将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会上将会对现在十分紧迫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协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可以替代将要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的文件,共同对全球的气候变暖问题进行治理。中国在这次会上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一个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虽然人均的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其总量对于世界气候的变化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中国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面有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这对于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也至关重要。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碳税差异制造绿色贸易壁垒,也必将对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保证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当主动积极应对国际压力,推动碳税的出台,控制国内二氧化碳的排放,转变企业的能源结构。
3 对中国碳税征收的建议
中国虽然在环境收费与环境政策法规法规方面有很长的历史以及充足的经验,但是在当代的新情况下,碳税的征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各个国家在实施碳税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而有一些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解决。
3.1 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合理的碳税税率
碳税税率的确定既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又要照顾到广大的民众由于碳税征收而遭受的利益的损失。中国在开征碳税时不宜陡然将税率定为过高,而是要先从较低的税率水平然后再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来逐步的提高税率,这样既可以减少因为碳税的征收给企业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的影响,同时又可以起到促进企业减排二氧化碳的目的,保护大气环境。
3.2 明确征收的目的,协调碳税征收利益
在碳税征收的初级阶段,其将税率定为一个较低的水平,不仅只是为了使企业逐渐适应,最好准备可以减少碳税征收所带来的不良冲击;同时,现阶段的碳税也起到一个信号弹的作用,其明确的告诉广大企业中国在未来是要走“低碳经济”这一条道路的,因此如果企业不按照政府的指示进行环保改革的话,其在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困难,甚至会导致产品因为不符合环保标准而被市场抛弃。对于企业来说,碳税仅仅只是一个成本的增加,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内部消化,但是其产品市场的萎缩给它们带来的压力更加巨大,没有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3.3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煤炭的良好的替代品在当今社会已经涌现出来很多,特别是一些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都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能源,用它们来替代煤炭、石油等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燃烧能源可以起到巨大的减排二氧化碳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清洁能源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因此其价格还比较高;同时我国煤炭由于产量丰富,而且国家干预煤炭价格,因此价格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企业使用煤炭的成本要大大低于其他能源。因此,我国要在征收碳税,调节煤炭使用成本的同时也要促进新的清洁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让企业在税收的刺激下自动转向使用清洁能源,这样既可以使企业的能源结构得到改善,又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3.4 完善补偿机制,减少碳税削减福利的影响
从广大居民的利益来说,碳税的征收会导致这些碳密集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以及能源价格上升,因而使得居民的日常生活成本负担加重。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碳税作为环境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税收本身的累退性,因而会使得社会中相对较为贫困的人所承担的福利损失更大,这样更不利于中国现阶段实现公平,减少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因注重碳税有可能带来的公平缺失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的补偿措施,比如说减少个人所得税,给与贫困家庭一些实物或者资金补贴,从而尽量减少碳税征收带来的公平缺失,保持税收中性。
中国的碳税征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作为污染税当中的一种,其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国内环境的改善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上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的趋势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年底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将会对这一重要的问题进行全球的协商,而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国,其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也不得不做出表率。中国的碳税征收有利于未来经济的发展,虽然会对现在正在恢复增长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其长远的利益也在未来可以凸现,认真做好碳税调查与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税收制度,才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繁荣与环境改善的“双重红利”。
[1]王玉庆.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01).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2008-2020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02).
[3]尼克.汉利,杰森.绍格瑞,本.怀特.环境经济学教程[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04).
[4]梁建,忠文冰.森林碳汇市场与碳税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2007(07).
[5]李坤,付伯颖.对环境税分配效应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4).
[6]汪曾涛.基于我国碳税税负归宿的税收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2).
[7]王金南,严刚,姜克隽.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
[8]鲍芳艳.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经贸,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