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有效性教学方法之探索
2012-08-15顾婷婷
■顾婷婷
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有效性教学方法之探索
■顾婷婷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5.078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机械类等专业中,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知识点多、面广、实际操作性强、内容较为抽象等特征,相对来说较难掌握。通过研究机械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为机电类、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机械基础,应该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中虽然已开设过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学生能够看懂简易的图形,但机械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各类装置以及机构,把静态图形转化为动态机构,所以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减少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1 兴趣教学法
首先,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态度,不能过度批评学生,伤其自尊,要建立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另外,教师也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正实力,使学生除了对自己有信心之外还对教师有信心,从而喜欢上学习。
其次,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诙谐的语言、有趣的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反感,课堂气氛的活跃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转变教学形式,如采用有奖问答的方法,将知识点写在卡片上,让学生随机抽取卡片并回答卡片上所提出的问题,答对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将枯燥的专业基础学习更娱乐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的保护中成长,经受不起打击。因此,在课堂中加入实际操作环节,使其体会到动手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喜欢上学习。如在进行四杆机构这一章时,将制作四杆机构作为课后作业,由于该机构的制作材料易找,操作简易,在改变杆长度的同时观察杆的运转情况[1]。学生在制作教育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操作的乐趣,还能学习到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2 引导课文教学法
学好机械基础的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践,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而引导课文教学法的运用更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下面以铰链四杆这一章节的学习为例,分析引导课文教学法的有效性。引导课文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2.1 任务书的下达
首先,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四杆机构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接着为学生讲解本次操作的具体任务,即制作四杆机构的模型,完成任务书的下达。然后让学生自由组织,组成4人左右的小组团队。利用团队合作,减轻任务的负担,同时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另外,告知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在于前期工作的准备,指导学生阅读任务书中的要求以及值得注意的要点。并且还可设立奖励制度,给予出色完成任务的小组一定的奖励。
2.2 工作计划的制定
首先,让学生再次熟悉任务书中的内容,遇到难题时鼓励其进行组内讨论,或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其次,画出设计图纸;再次,寻找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同时,教师应收集该组队员对工作成果的评价以及展览活动的建议,然后着手策划成果展示活动。
2.3 辅助学生确定工作决策
检查学生所制定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再检查所选材料是否正确。例如一些学生在制作铰链四杆时,为了外形的美观而将不锈钢钢管作为机构的材料,教师则应该指出学生的错误。相较而言不锈钢钢管的价格偏高,因此会加大制作的成本,但可以采用银色、金色的涂料来给杆件上色,或是选择银色、金色的纸片作为制作材料。及时的讨论与互动,能够辅助学生做出合理、科学的决策。
2.4 计划的正式实施
按照制定的计划来展开工作,让学生逐步完成计划中的每一项内容,按照各个成员的不同优点来安排工作,其中有信息的采集、成果的陈述、互相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工作。学生可以将制作过程中碰见的难点、疑点问题都记录下来,再与他组的同学以及教师一起讨论。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手、勤思勤问的良好习惯,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
2.5 成果质量的检验
结束制作之后,小组内部首先对成果质量进行检验,认真核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再检验工作整体以及最终成果的质量。在学生互相检查之后,教师再进行二次检验。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到机械基础中的相关知识点,还会用到机械设备拆装这一学科的各种知识,因此进一步强化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结合[2]。
2.6 互相学习与评价
每个小组和实际工作相融合,展开全新的成果展示,并详细陈述本组模型的类型及其组成部分,仔细查找其中是不是含有曲柄。按照质量评估规定中的具体要求,让小组组长说明整个任务完成的全部过程,再由各个成员进行讨论与评价,然后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再与其他小组进行互评;最后让教师完成综合评价,分析在此次任务中所展现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下次做得更好。
3 教具演示法
相对而言,机械基础所学习的内容与初中物理、数学等科目之间的联系不多,并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学习难度较高[3]。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这并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点,且会丧失学习主动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形象、具体的教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具演示法也能吸引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齿轮转动这一章节的学习,利用教具模型的演示,来给学生一个初步且直观的认知。在演示的同时,教师在旁对于齿轮转动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触课文内容时,在脑海中形成动态图形,以便掌握理论知识。在学生对齿轮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介绍齿轮各组件的具体名称以及具体位置。教具模型的运用减轻了学习的难度。并在熟悉齿轮组件的名称以及具体位置后,再与挂图相结合,就能够轻易地明白几何尺寸。最后,教师再对整体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或者布置课后作业,以便学生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4]。教具演示法能够使学生对机械的理解更为直观,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具演示法的运用能够把复杂、乏味的理论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总结与归纳零散的知识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树立学好机械基础的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
4 实践教学法
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结束轮系的授课后,组织学生到厂房观看齿轮啮合在主轴箱中的运转情况,将轴中的滑移齿轮向左、右重复移动,使齿轮啮合的状态受到改变,并计算出转动比以及主轴的转速,然后再将零件进行加工[5]。在观察的过程中巩固课文中的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意识。实践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实践水平。
[1]韦竞章.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中等职业教育,2010(3):30.
[2]周亚男.直观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5):206.
[3]袁阳,吕文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J].职业,2009(2):88.
[4]杨剑锋.引导课文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对《机械基础》中“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的教学反思[J].职业,2011(15):98-99.
[5]臧秀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湖南农机,2011,38(11):212-213.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