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组新材料作文新题导写

2012-08-15林逾静

中学语文 2012年35期
关键词:厄运套作缝隙

林逾静

题目一 培根的名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培根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这句话谈的是事物的两面性——幸运和烦恼并存,厄运与希望同在,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完全的坏。至于“暗淡的背景”和“明丽的花朵”,取的是比喻义,说明厄运中总是孕育着希望,最美的事物往往要经过磨难才能获得。暗淡的背景,与逆境有关;而明丽的背景,则与顺境有关。明丽的花朵(也就是人的精神品质等),只可能为暗淡的逆境所反衬,而用明丽的顺境衬托暗淡的花朵(精神品质等)是不可取的。写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练和新生,帮助我们培养起坚忍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对厄运,战胜厄运,获取幸福。

2.成功的辉煌固然耀眼,而成功者的探索又是何等艰辛,没有冲破阻力,摆脱牵绊,而尽全力去耕耘、经营,去努力奔赴自己的目标,是不会有成绩的。而这份力量,所靠的是坚定的志向和不屈不挠、征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对自己必胜的信心。

3.生活的道路往往是顺境与逆境交替、失败与成功并存、欢乐与烦恼同在。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只有运用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目前面临的烦恼,才能帮助你迅速摆脱焦虑的情绪。

题目二 两个孩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切好的橙子。他们按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则材料透露出两层含意:一是争来争去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民主协商、定好规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两个小孩最终都没有获得自己的全部所需,其原因是只按照协商好的办法去做,事先却没有充分沟通。这就说明,貌似平等、民主的分配不一定带来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在分配之前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才能使事物的价值得到最大利用,否则,只会造成事物价值的浪费。其实,只要是一个团体,无论做什么事,都应事先沟通好,如此,可使事情进展得更加顺畅,可使结果更加完美。

据此,可立意为“按规则办事”、“充分沟通是合作的前提”、“沟通好,才能效果好”、“加强沟通,成就美好人生”等。

题目三 必要的修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名游客被各种欲望所累,弄得身心俱疲。他向寺院的禅师请教怎样才能清除自己的欲望。住持微微一笑,把来客带到寺院外的山坡上,只见满山灌木,有的刚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俨然一处风景;有的正待修剪,显得很杂乱。

游客轻声叹息:“自由生长的枝条经常被人为剪掉,太可惜了!”

禅师对客人说:“施主,我只是希望你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疯长的灌木经常修剪,就能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把握“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立意的关键。从游客的求教目的,可以找到这则供料的立意点——清除欲望;而禅师话语中蕴含的哲理,是立意的基础:欲望不可能被彻底清除,但是放任欲望滋生,心灵就会变得丑恶不堪;我们理当尽己之力,经常铲除欲望,以使自己的人生“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本题参考立意:(1)欲望要符合道德规范,接受法律制约。(2)私欲膨胀而奔波劳累,最终只会劳而无功甚至一事无成。(3)对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欲望就不会成为心灵的枷锁;只要我们放下私心杂念,放下所谓的面子,心灵自会轻松自在。

题目四 双城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旅人走进一座城,询问坐在路边的女士:“城里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你上次离开的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一堆差劲鬼。”旅人回应道,“卑鄙狡诈,不能信赖,所作所为可恶极了。”

“哦。”女士回答,“你在前面的城里也会发现同样的人。”

旅人怀着恐惧离开了。

又一个旅人向这位女士询问前方城里的人素质如何,女士又问旅人之前所待的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都是些好人,诚实、勤奋,而且心胸宽广。离开那里我很难过。”

睿智的女士回答说:“你在前方的城里会找到同样的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故事中这位女士的回答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呢?整体把握材料进行思考,会发现,看问题的眼光、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由此可谈“要善于选择看问题的角度”、“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心胸应豁达、乐观”、“心正了,世界什么都美好;心偏了,这个世界就什么都不好”、“种什么花结什么果,如果你对众生充满挚爱,众生也会回报爱给你”、“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生活就会还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等观点。相关素材一例: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消息传到苏轼妹妹苏小妹的耳中,苏小妹听了后,叹一口气说:“哥哥呀,你已经输了。禅师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你就像尊佛;你心中是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会像牛粪。”

题目五 留一道缝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留一道缝隙”既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有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等;“人理”有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休养生息的缝隙,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转身回旋的缝隙等。其实,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此理?要想睦邻友好,就要在“求大同”的前提下,留下“存小异”的缝隙;如果无视别国的生存利益,小则酿成政治冲突,大则造成兵戎相见。悟透了上述之理,思维的通道就打开了。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还要积极启动辩证思维,既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必要性,也看到“不留缝隙”的危害性;既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前因,也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前景;既看到“留一道缝隙”空间上的宽窄,也看到“留一道缝隙”时间上的长短,等等。有了开阔的思路,再加上缜密的思维,下笔成文自可底气十足了。

题目六 最好的是自己最喜欢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青年终日闷闷不乐,他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遇见一位政客,问道:“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政客官腔十足地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觉得权力对自己没什么诱惑力,于是又去寻找,先后遇到了乞丐、病人、商人、音乐家。乞丐告诉他是五味俱全的食物,病人告诉他是百病不生的身体,商人告诉他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音乐家告诉他是动人心弦的乐曲……于是他悟出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要使文章既有立意的高度,又有意蕴的厚度,就必须在以下两方面用足功力:一是主旨上,必须在世俗眼光的“最好”和心灵观照的“最喜欢”之间作出“真、善、美”的抉择;二是选材上,必须精心选取浓缩人生真意的典型化材料,借以展示个性化的感悟与认识。

本题参考立意:(1)真情重于名利、地位。(2)确立人生目标时,“兴趣”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3)最好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不能在这上面加上金钱、权势的桎梏。

题目七 心如止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老的智者,让一个年轻人列出人生最美好和最重要的事物。年轻人列出了自己内心向往的所有东西,爱情、才华、权力、财富和声望等,自认为已囊括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事物。但是,智者却认为还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他说,如果缺少这一点,你拥有的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变成可怕的痛苦,成为你整个人生中难以承受的沉重累赘。于是,智者将他所有答案划掉,然后郑重其事地写下四个字:心如止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题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浮躁情绪、贪婪物欲、逐利心态的现状而设计的。要写好这个作文题,首先需要把握材料的内涵。这则材料有两个关键词,即“美好事物”和“心如止水”,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心如止水是最美好的事物,同时也给我们的构思和立意带来了限制。在构思和立意受限制的前提下,不妨从以下角度来展开联想和思考:

1.何为心如止水?心如止水并不是心如死水,并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毫无热情、冷若冰霜,心如止水实际上是指心灵宁静、内心平和、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如埋头治学、潜心科研的学者,如虽平凡但依然专心本职工作的人,如尽职尽责、不贪慕荣华富贵的干部等。

2.为何心不能如止水?无法做到心如止水,实际上就是心灵的躁动,其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心中不平,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二是心中浮躁,心中充满骄气和躁气;三是心中欲念过度,贪慕荣华富贵。心灵的躁动会让人在种种名利诱惑面前难以把持,汲汲于富贵,心神不宁,躁气附身,耐不住寂寞,心灵充满了噪音、杂质,终致无所收获。

3.心如止水有何作用?只有宁静的心灵才能过滤浅薄,沉淀浮躁,才能诞生不朽的思想,长出精神的果实,心灵宁静者虽没有重权厚禄,却有一份心平气和、静心钻研的心境,并凭借聪明的心智和智慧的积淀,勘破一些俗事,收藏一些永恒,经营出一片精神的天地。

4.如何做到心如止水?面对社会的喧嚣,我们不要做招摇的枝柯,而要做静默的根系,深扎土中,不为风雨所撼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不急功近利,在扎实奋斗中体味人生的真谛。

题目八 会飞的树叶与三尺高的天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一片树叶,在空中与一只飞鸟并排飞着。“瞧,我能像你一样飞啦!”树叶十分得意地对鸟儿说。一会儿,风停了,鸟仍在飞,而树叶却一头跌进了下面的河里。

(2)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有学问的哲学家。一天有人问他:“您说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顺口说:“三尺。”对方不解:“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这不是把三尺高的苍穹顶塌了吗?”苏格拉底说:“所以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想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记得低下头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作文供料由两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是树叶与飞鸟的对话,最终风停后树叶跌进河里;第二则材料是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说明要想立足天地之间,就要记得低下头来。要写好这道题,首先要对这两则材料进行分析。两则材料看似不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即指向做人做事应取的态度(是谦虚还是傲慢)。

本题参考立意:(1)低调做人。低调做人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谋略。即使才华横溢、成绩突出,也不妨“夹着尾巴”做人,切忌恃才傲物。(2)认清自己。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把握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如何取长补短,才知自己的努力方向,才知顺利的时候更应小心谨慎……(3)傲慢与谦虚。当一个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才能、声誉和财富,并产生自我崇拜时便表现出傲慢;而谦虚则是一种能够客观认识、评价和把握自己、环境乃至时代的能力。(4)低头,亦为智慧。低头,才会真正审视自己,反省自己。低头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与忍让;低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5)辩证地看待谦虚。在做人方面,含蓄、谦恭、大度一些是不错的,但是在工作中,我们要急流勇进、当仁不让,要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厄运套作缝隙
Fortune Cookies
甘薯与小麦套作对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雨的缝隙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空中翱翔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马铃薯/玉米套作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