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对策的个案研究

2012-08-15王姣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30期
关键词:智障指令班级

◆王姣艳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它由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堪纳教授于1943年首次报道。这类儿童在语言沟通、社会交往以及行为与兴趣上发展显著异常,自堪纳报道之后,他们逐步受到人们关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孤独症以来,经历了从医学康复模式到教育康复和综合康复模式的转变。在康复机构接受早期干预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必然要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孤独症儿童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开展,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探索中,但还未形成系统的经验。本研究立足于培智学校中的一个班级,通过观察和访谈探索了该班在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对策方面的可取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培智学校教师及随班就读班级教师提供一些应对自闭症儿童的经验。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某培智学校的四年级师生,为孤独症和智障学生混合的班级。班主任为数学教师,具有幼儿教育背景,教龄14年。5名智障学生均为中度,三男二女,在语言理解与表达、社会交往、学习及劳动等方面都具备基本能力。5名孤独症学生年龄在10~12岁之间,三男二女。A,女,严重语言障碍,偶尔有自发性语言,在强化物刺激时能说单个字或词;无社交主动性。B,男,无主动性语言,但提示前半句后能接后半句;能听懂简单指令;对陌生人身体接触有轻微抗拒。C,男,重复性语言;多动;兴趣异常。D,男,有重复性语言,可以沟通。E,女,有刻板行为;曾有过自伤行为,已纠正;语言能力相对较好,能主动回应教师的提问。

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观察时间持续3个月,每周五上午两个小时,观察内容为教师的学校教育对策,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开放式访谈在观察期间进行,依据观察内容在课间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交谈,事后记录。对该班教师对教育对策的反思,以及以往的教育对策及效果等问题进行深度访谈,整理成访谈记录。同时也对班上两名智障学生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取得的经验

(1)及时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

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规范行为,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当学生C的多动行为没有干扰到其他同学时,教师忽视其行为。当他发出怪叫声或行为直接影响了课堂授课,教师表情严肃地直接发出简单指令,如“坐好”“闭上嘴巴”。如果他不服从指令,则用力按住他直到停止,并抓住时机给予口头表扬,对规范行为进行强化。C的多动行为在四年中有较大改善,由一年级的完全不听指令,到现在能听指令停止多动。E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针对其自伤行为,教师先和她谈心,让她知道教师很关心她;并告诉她,她长得很漂亮,如果身上有疤痕,会影响美观。她表现出追求美的意识。在认知改变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只要她出现自伤行为,教师就马上说,“身上有疤痕,穿裙子就不漂亮了”。她能及时停止自伤行为,最终,E能建立起“疤痕”和“穿裙子不漂亮”的联系,但自控力不足而不能坚持,需要教师提醒。在持续强化下,其自伤行为已完全消退。

(2)采取适当的教学与管理策略

教学与辅导时面向整体,兼顾个体。从观察可知,教师基本照顾到了所有学生的需要。虽然教学与辅导方式并不是专门针对孤独症学生,但注重教学形象化、教具直观丰富、语言生动等都对孤独症学生学习有利。个别化教学是教师较常采用的策略。一般每个孤独症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得到2~5次的个别教学与辅导机会。个别化教学的内容和难度不同。新授课时,一般在学习生字词、背诵口诀等方面给予个别指导。作业练习时,则进行个别辅导,对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再次进行讲授,以及对作业格式、书写等进行指导。作业布置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A和B的作业和练习教师单独布置,B无法写,就以口答作业为主,或提供选项让其打勾。他们在低年级段有接受个别训练,每周固定安排一个时间,采取抽离式,进入资源教室由专职教师进行训练,以此来配合班级教育活动。

教学时以学习和掌握规则为主。学习新内容时,教师注重传授各知识点的规则性知识。比如在讲竖式除法“6除以3”时,会教给学生口令:“先写厂字头,6躲在里面,3被赶到外面,2、3得6,缺了一个2,厂字上面就写2。”这样,每次竖式运算时,学生都按照该思路进行,方便记忆且不会发生错误。教师会不断强化各种规则性知识,适当运用提示法,引导学生找线索词。观察发现,其效果较好,E的数学成绩大幅提升。该方法适合她的学习特点,帮助她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也对改善她的刻板行为和自伤行为有益。教师还通过形成规则来促进课堂教学管理,促进孤独症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如发现有学生不注意听讲时,教师会发出指令“眼睛”,学生接“看黑板”,或者给予指令“一二三”,学生接“放下笔”,以这种形成条件反射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维持了课堂教学秩序。

此外,观察中发现,任课教师都善于利用强化原理来进行教学与课堂管理。强化物包括食物、代币、口头表扬、给予名誉称号等。如采用小塑料花作为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换取食物;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其完成情况画不同数量的五角星以示鼓励。D、E因为表现优秀被授予班级“小教师”称号等。强化原理适用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效果较好。教师还注意到视觉提示对孤独症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比如以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对重点内容用以彩色粉笔突显,方便引起学生注意。

(3)利用混合班的优势进行教学和管理

孤独症和智障学生混合排班具有一定优势。大多数智障学生都性格温和,乐于助人,重视教师的表扬,对教师的指令愿意接纳与服从。班主任合理运用了智障学生的上述特征,所以该班在四年中由刚组班时的零散、杂乱无章转变成现在的有条有理。和智障学生谈话中发现,班主任都要求他们和孤独症学生“交朋友”,两两组合并固定下来。朋友有困难时,他们要主动帮助朋友。现在,他们都能主动地关心、帮助孤独症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同伴帮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生活、学习和社交方面。E是班级中最优秀的小教师。A易尿湿裤子,她主要负责课间带其上厕所。除D、E外,另外三名孤独症学生都有“小教师”帮助学习。考虑到智障学生的指导能力有限,教师对辅导内容和范围进行了限制,辅导时间也相对较短。A和B完全不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的小教师便会主动与其接触,增加他们与人互动的机会。B有轻微抗拒他人肢体接触的的倾向,但他的“朋友”总是不折不挠地去接触他,目前他已不抗拒班上同学的肢体接触,偶尔还会主动躺在“朋友”腿上。

此外,教师还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和家长建立联系录,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家长也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家表现,双方的沟通对其学校教育有较大帮助。B、C、D三人的家长通过联系录认识,他们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积极配合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子女的进步较大。

2.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与辅导方式上,教师采用了一些既适合智障学生,也适合孤独症学生的教学、辅导方法,而且也利用了混合班教育的优势,充分考虑到了智障学生对孤独症学生的帮助,但对两类学生的差异教学体现得不明显。

在管理方式上,虽然混合班孤独症学生在学习、行为、社会交往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难看出,其教育对策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访谈中发现,教师认为应该强制性要求学生服从指令,以形成规则。所以,他们常常会给孤独症学生一些强制性简单指令。虽然很有效果,但以形成学生惧怕心理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并不值得推崇。不过,在目前情况下,以教师现有专业水平也确实无法获得更有效的其他方法。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还可能与压力过大有关。一半的学生为孤独症,而且三人程度过重,智障学生中也有1人肢体障碍,所以近一半学生需要教师提供高度的支持,其工作压力大,班主任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个训只在低年级开设,未持续开展。目前A基本属于被放弃状态。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其个训也未持续进行,导致她在集体教学中完全跟不上进度。

四、建议

1.教师要加强自我素质提升

教师应该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不断完善自己。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当理解个别化教育、差异教学、学生的特殊性与特殊需要等理念后,教师处理孤独症学生的异常行为及学习问题,解决智障学生和孤独症学生的差异教学问题等采取的方式可能会不一样。教师也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孤独症教育训练方法,比如A由于重度语言障碍影响了正常的交流沟通,教师可尝试用视觉提示、结构化教学等方法进行教育训练,这些专业方法或技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参加相关继续教育的机会,鼓励教师进修或自我学习。

2.对重度学生加大个训力度

学校一般把个训时间安排在低年段,认为高年段学生已经过了发展关键期,个训效果不大。但是,考虑到A在集体教学环境中受益效果甚微,相对而言,个训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班主任和家长应及早沟通,为其增加个训机会。

3.积极引导家长参与

家长是否重视子女的教学,是否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对孤独症学生的影响较大。D的经历便是最好的例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其重复性语言得到了较好改善。而A便是反例,她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又养育一子,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关注到她,等到父母醒悟过来,已经为时过晚。

[1]黄伟合.儿童孤独症即其他发展型障碍的行为干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谢明,魏轶兵等.关于提醒在孤独症教育康复过程中作用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

[3]江琴娣,王璇.孤独症倾向儿童服从指令教育训练的个案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

[4]袁茵.三例孤独症儿童学习适应特点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9,(4).

[5]徐小亲.结构化教学在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合理使用——孤独症学生的教学实例.中国特殊教育,2005.

猜你喜欢

智障指令班级
班级“四小怪”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班级英雄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一种基于滑窗的余度指令判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