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会”为载体深化全员育人理念的实践探索
2012-08-15刘佳旭付国柱
◆刘佳旭 付国柱
“读书会”是为大学生读书学习、拓展视野、宏观思维、交流知识、提升素质而搭建的读书平台。“读书会”以“明理启智彰显人文精神,宏德博学力促文化传承”为理念,以“启学智、聚学力、明学理、养学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根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整合相关资源,开展读书育人活动,力求构建高品位、内涵丰富、参与面广、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氛围,增强全员育人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一、以“读书会”为契机,搭建全员育人平台,深化全员育人理念
第一,从教育教学内容看,“全员育人”的“育”不仅指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学生做人的基本品德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读书会”以学生为主体,深化“爱专业、知专业、学专业、用专业”教育,倡导师生共同参与,学科紧密结合;强化读书“立品、启智、宏德”,通过读书立言立德立行、明事名理明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人文精神。
第二,从教育教学主体看,“全员育人”中的教育教学主体,不仅指思想政治辅导员,还包括专业院系教师和学生事务管理相关部门。“读书会”依托“三个阵地”互配合,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博客相辅相成,积极整合图书资料室、学生公寓资源,拓展读书阵地,搭建全员育人平台。
第三,从教育过程看,“全员育人”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学校部门的管理服务,而且包括学生的自我教育。“读书会”依据“四个相结合”,即教师指导与自主读书相结合,读书活动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书本读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专业提高与素质养成相结合,实现“教育管理与自我提升”协调双赢的效果。
第四,从教育教学方式看,“全员育人”不仅包括理论教学,还包括实践教学。“读书会”倡导书本读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将专业的影响力从课堂扩展到校园,从书本延展到生活。“外学形、内炼神,由外而内领略加深,由内而外推陈出新,从而达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力求用学习风气感染人、用学习成果服务人,加强学风建设,引领读书风尚,丰富校园文化。
二、以“读书会”为载体,发挥各队伍育人功能,增强全员育人实效
1.发挥专业教师、学术导师在教书育人和科技育人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深入推进“师生沟通计划”,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管理、善服务的专业教师作为“读书会”读书小组的指导教师,从书目选取、阅读方法、心得交流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智慧,探索学科前沿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并指导学生的科研、考研和就业工作。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虚怀若谷,踏实钻研的作风,都是无声的教科书,对促使学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爱国爱民,追求真理,也起到了耳濡目染、细雨润物的潜移默化作用。
2.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心灵导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论坛活动,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自我教育,用所读书目解读专业课程,解读热点问题,将所读书目融会贯通,提高人文素养,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读书指导实践,开展对外交流,传播先进文化,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功能,使学生在“读书会”各项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提升修养。
3.发挥非教学岗工作人员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行政部门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基本保障,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图书资料室有效整合资源,资料室管理员作为“读书会”指导老师,在服务学生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根据读书小组需求,增添图书,为“读书会”活动提供了支撑。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读书会”活动倡导在学生公寓会客厅建立图书角,在休闲之余畅游书海,营造浓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奋发进取的精神。
三、以“读书会”为示范,探索全员育人长效机制
1.坚定全员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水平,育人为本德育先行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之核心在于育人,育人之核心在于德育。德育的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综合受益,而全员育人是推进德育的必然途径。社会发展现状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群策群力参与到学生德育工作中,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新育人观。注重校园文化的引导和大学精神的重塑,以引领社会的主流走向,培养学生自我的归属感和社会的责任感,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2.整合育人资源,统筹育人主体,改善育人部门单一现状
以“读书会”为载体,实践了全员育人理念,探索了学校各部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首先,应努力建立统一、科学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并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其次,建立规范、高效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完善考评体制,进一步推进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定期联系制度等;再次,建设坚强有力的育人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各级部门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以此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与厚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充分调动起了学校各育人部门和校院两级组织的积极性,解决了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之外其他各部门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和稳定平台的短板,以此保障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1]韩广梅.更新学生工作观念,构建全员育人新理念[J].高教论坛,2006,(4).
[2]程亚萍.论高校全员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3]古桂琴.全员育人多路径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赵庆杰,刘曙辉.全员德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
[5]张明菊,范天森.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