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小说创作的“回归”与“超越”

2012-08-15杨月娥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先锋派福贵回归

◆杨月娥

(辽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余华小说创作的“回归”与“超越”

◆杨月娥

(辽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世纪90年代,余华发表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使他享誉文坛,蜚声中外。将这三部长篇小说进行比较,探索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余华 回归 超越

1987年,余华以风格独特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了文坛。20世纪90年代,他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奠定了余华在当代文坛上的地位。《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在先锋小说创作期骄人的成绩,《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先锋文学转型过程中颇丰的收获。比较这三部长篇小说,可以看出,余华在创作道路上呈现出回归的趋势,在回归之中又体现出其他作家无可比拟的超越。

一、回归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前期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死亡、暴力、恐惧、友情等所有生命存在境遇的集中表达,突出表现了他先期创作的特点;而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那种颠覆读者阅读经验的文字少了,呈现出向传统与理性世界的回归。

形式上的高度实验性是先锋小说的首要特征。《在细雨中呼喊》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实验性,故事的完整性被破坏。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按照“记忆”去安排小说叙事,打碎了原本的时空模式、事理逻辑,创造了立体的幻觉,大量感觉、想象、幻觉的运用让人难以捉摸,使意义混沌。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则采用了那种为人们熟悉的故事的形式。故事是我国文学的传统形式,宋的话本、明清的章回小说都将此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叙事完整顺畅且扣人心弦。不管是福贵的娓娓道来,还是许三观黑色幽默式的说辞,作者完全运用民间口语讲述了寻常人家的平凡小事,时间呈线性流动,情节贯穿始终,偶尔的中断、反复也是有迹可寻的。可以看出余华在创作转型中呈现出回归传统的趋势。

形式上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创作观念上的变化才是根本。读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仿佛进入了一个恶的世界,到处充满了冷漠、敌对、仇视。当人们厌倦了先锋派的各种实验时,回归真情与理性世界自然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余华在内容上首先做的是放弃了暴力的核心语码,《活着》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构架全文。最后,福贵孑然一身,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福贵的一生简直是一部灾难与苦痛的历史,但却并不是血淋淋的残忍,没有那种惯常的暴力与冷漠。前期作品中死亡作为暴力的不幸后果抑或是必然产物,在这里全部被置换成偶然的或突发的事件,而这种偶然事件使小说更贴近现实。福贵在无奈之中仍持有一种坚忍、平和的心境去注视人生、战胜岁月。《许三观卖血记》中主人公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以卖血来应付窘境。作品真诚地再现了一个平凡人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所做的牺牲,所奉献的爱。这一次余华让死亡远离了许三观,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折射出许三观的正直、善良、宽容。福贵和许三观用坚毅和善良来回答生命苦旅中无助的境遇,柔韧而顽强地抵抗着苦难的侵压,主人公不再寂然空虚地死去,而是坚定执着地活着,这是余华创作思想深度回归的结果。

二、超越

回归只不过是个人创作发展的趋向,超越才是最高的追求。回归是为了寻找更好创作思路,挖掘自身不竭的源泉,以期达到超越的目的。

余华的超越首先表现在对自身的超越。余华已习惯了那种先锋派的形式上的实验,自1987年以来,每个季度便会有一篇中短篇小说出炉,而作品限在一个趣味圈子里,受到冷遇是毫无疑问的。那部被作者自称为20世纪90年“小说杰作”的《在细雨中呼喊》在广大读者中的反响并不强烈,倒是形式朴素的《活着》使余华在中国大地上走红。不以形式诱惑读者,唯以作品中的真情感动读者,读者为此拍案叫绝。余华从1989年便开始着手《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这部作品形式上仍徜徉在先锋派文学的道路上,创作观念上的变化也是极为有限的,此时的自我否定是不彻底的,但却为下步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92年《活着》的发表,才标志着转型的成功。近4年的时间没有什么作品,对于处于高产期的作家来说,这种自我的否定是相当艰苦的。在《活着》中,我们首次看到了熟悉的中国人———福贵,他的生活我们并不陌生,他的某些生活状态与想法正映射着当代人,是对中国人几十年的生存状态的审视。抽象的观念已在作品中消隐,就连死亡都是活生生的了。完全没有《在细雨中呼喊》中那种莫名的概念式的压抑和惊恐。余华在《活着》中给人哲学的启迪,在平静的叙事中使我们感到强大的思想震撼。《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是个小人物,没有什么大作为,当面临灾难时用生命去自救,所体现的现实风味更浓了。读《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我们感到非常强烈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作者否定自身取得的成功,余华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余华创作上的超越很重要的表现是对同时代人的超越。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是先锋派的得力干将,在先锋派阵营里推出了各种形式奇异的文本,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便一发而不可收。而当先锋派极力将各种实验推向极限时,余华却在创作观上发生了深度转型。余华曾说,《活着》并不是什么回归的结果,而是个人写作的延续,我们深入分析一下《活着》似乎不难理解作家的说法,7位亲人的先后死去,有什么比这些犀利的非常死亡更沉重的呢?这其实比血淋淋的暴力更残忍。作家的高明之处是将暴力置换成偶然的重复的死亡事件,借助这一虚伪的形式表达一种真实,暴力与形式共同隐蔽起来,代之以感人至深的凝重的内涵。延续先锋派的苦难主题并给作品换一件外衣,而这种外衣正是中国读者乐于接受的,作家超越同时代人的高明之处也正体现在这里。

如果说余华在形式与内容上完全回归原有的传统与理性,这等于创作的结束。然而,余华在回归传统过程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这已有力证明了这种回归中的超越性,这也是余华最主要的超越,它直接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否。《在细雨中呼喊》给人阅读上的障碍少了,《活着》已经扫除得一干二净了,人们不用为情节的前后跳跃而眼花缭乱。《许三观卖血记》阅读几乎成为一种乐趣,一目了然,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畅自然。这两部作品利用传统的故事形式,但故事里已有了更新的内涵,是再创作的结果,故事实现了对存在的终极关怀。余华在故事中找到了内在的形式,发现了良心的精神,这样使余华的小说超越了传统,即在现实主义中引入了先锋形式。

总而言之,余华小说创作中的回归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由先锋派转向现实主义;超越自我寓于回归之中,超越自我、超越同时代人、超越传统是余华小说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方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对余华转型前后作品最恰当的表述。

[1]高秋.把意义还给世界——关于《呼喊与细雨》的解读提纲.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1).

[2]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当代作家评论,1999,(1).

猜你喜欢

先锋派福贵回归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高中生视角下的余华创作转型
浅探欧洲先锋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影响
试评先锋派的文学
反爵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