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将朗读进行到底
2012-08-15王仁桢
王仁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朗读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情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然而,当前许多高中生连“正确、流利”都达不到。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老师平常不注重朗读教学有很大关系。事实上,朗读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只用眼睛去“读”书时,大脑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接受比较慢,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视觉疲劳或注意力分散。而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大脑受到多重刺激,识记语言信息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且所识记的语言信息在大脑中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记忆力自然就提高了。在朗读中,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以及文章的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等,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内容就转而化为朗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达到这种境界,就会终身受用不尽。经常训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这样理解文章,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必然会不断增强,而理解是阅读的核心,理解能力增强了,阅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二、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朗读与默读不同。默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和思考,而朗读的过程是读者一边读,一边听,一边揣摩的过程。朗读者嘴巴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耳朵也同时在听,大脑也同时在吸收、揣摩,这样,读到烂熟于心的程度时,文章中使用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就能被读者消化、吸收,进而添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敏锐的语言感觉和感受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应用的水平。比如做语病题时,系统全面地讲解病句的六大类型、苦口婆心地分析辨别的方法固然对学生有帮助,可是,如果学生语感很好,很多时候不必条分缕析,句子读完了,是否有语病也就能感觉出来了,远比条分缕析来得省事。句式衔接的题目更是更多地依靠语感。古语有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观”和“操”的实践,语感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充分了朗读对语感训练的有效性。
三、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朗读是培养说话的基础。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学生真正做到了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并在大量的比较、品味、积累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从而在以后自己说话时会不自觉地摹仿、应用。一般地说,朗读得正确、流利,说话也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说话也有感染力。朗读量的多少,朗读质量的优劣与学生的说话水平是成正比的。反复朗读达到背诵,丰富了词汇,增加了语言积累,还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朗读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了,书面表达的能力自然也随之而提升。作家巴金能背出包括两百多篇古人佳作在内的《古文观止》,他自己就深有感触地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可见朗读与说写能力的关联。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从朗读中获益,除了师生都要从思想上重视以外,教师的科学指导和亲自示范也至关重要。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朗读再多也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朗读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朗读示范,强化诵读的指导和督促。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比如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判断语调高低、强弱、缓急的技巧,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表达感情的技巧,用不同的停顿方式和重读方式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的技巧,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技巧等等。其次,对教学中所读的材料,教师自己也应先有丰富的感受,并且要努力把感受到的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让学生也能感受体味到,以此营造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还应能找到最佳的朗读方式,如范读、个别读、齐声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写,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教师范读时,要避免学生无所事事。教师范读时,可以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也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看课本,也可以轻声伴读或逐句跟读,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代替教师范读,但时机与次数要把握好,不能过多。另外,切记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朗读来传情达意,切不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否则“一千个读者”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诵读教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大凡有建树者都有惊人的诵读功夫,更多地将经典作品背诵、积累。提倡诵读,重视诵读,加强诵读,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在诵读教学不尽如人意的今天,提出这一话题,希望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添加新鲜的营养和血液,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语文课上我们都应该将朗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