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质”与“量”的研究

2012-08-15孙蓉蓉

中学语文 2012年36期
关键词:篇目书目课外

孙蓉蓉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似乎已经与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什么关系了,课外阅读已然成为一种必修课了,更让人无所适从的是,这几年,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让人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把握好阅读质量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对此,我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上面做了一系列关于语文课外阅读“质”与“量”的研究,取得让人比较满意的成果。

首先,关于课外阅读“质”的思考一直是笔者非常关注的。看看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和课外阅读扩展推荐书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不错啊,可是,这么多,让我们学生怎么读啊?需要读到一个什么程度啊?笔者研究了最近几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研究了新课标的要求,于是在课外阅读上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进行了积极的实验,连续几次考试中我们班级学生表现特别好,取得初步成效。现在学生的阅读没有形成习惯,他们天天做题第一,读背第二,阅读排在最后,就是说学习累了看看书就当作休息调节一下,这样的课外阅读对“质”的考量结果可想而知。我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让学生把握好,使课外阅读提“质”优“质”。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课外阅读体现自主自由,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需要阅读的书目,而且自己去看去读,然后自己去体会,去写读书笔记,再然后就是自己去交流,和有同样阅读兴趣的同学去共同探讨,也可以去辩论,最后自己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做的不是去把握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阅读取向,而是适当参加他们的活动,对他们的一些偏离进行修正,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思想火花,让他们自己学会用特别的眼光去看世界,自己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并且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产生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就会越来越愿意参与课外阅读,阅读效果也就更好。

给学生明确的指导 课外阅读书目里面许多名著内涵意蕴十分深刻,学生读起来很是吃力,学生要理解这些作品的深刻内涵难度很大。这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就必须站出来,给学生明确的指导,给他们指明研读的方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我们可以广泛搜集一些相关资料给学生以参考,也可以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等,也可以平等地参与他们的讨论,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作品内涵。

在课内课外做好沟通 语文课内阅读的篇目相对于课外的篇目而言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向课外进行渗透。我们在课堂上从作品和作者就可以延伸到课外阅读篇目,先让已经阅读了这个篇目的学生进行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都可以进行介绍,然后让大家进行讨论,对于作品的艺术手法,思想内涵方面应该仔细分析,这样,课内课外相辅相成,既解决了课内的学习课程任务又巧妙地深入研究了课外阅读的内容,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自我研读的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其次,关于课外阅读“量”的思考也是笔者特别关注的。我们说高中学生如果能够注意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的话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但是,学生如果要尽量做到这一点,势必就要牺牲一部分时间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那么怎样做才能够课内课外的效率兼顾呢?这是大家都特别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增加阅读量 老实说,在规定的阅读书目中能够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篇目不是很多,那么,我们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认真去读。我们可以通过歌曲,影片等等声光电手段让学生去走近作品。

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来增加阅读量 在课外阅读书目中学生比较自然地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去读,选择浅显易懂的作品去读,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还有那些他们没有选择的作品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老师就应该担起指导和引导的责任了。我们可以让学生从领悟人生哲理的高度,从体味生活酸甜苦辣的角度去选择阅读书目,使学生被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自然而然去探索,去阅读。我们还要去选择大部头书籍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去仔细研读,而不必让他们去读全篇,浪费时间而且也没有什么效果。

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来增加阅读量 在班级里,我把我订阅了多年的《读者》《青年文摘》《散文》等等都拿出来展示给学生们看,他们惊讶地发现,老师在阅读上面花费不多,但是积累不少。同学们纷纷借阅,然后再互相交换,我几年的图书积蓄就很好地“发扬光大”了。我们还可以在班级里面进行读书摘抄展示活动来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每个学生每天都把自己读书的成果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展示给同学们看,还要相互之间开展竞争,比一比,在竞争中让他们互相鞭策,互相激励。这样,他们在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增加了阅读量。

建立评价机制来增加阅读量 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那么我们在给部分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测的时候,其他学生也必须对参加检测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深入研究才能够进行评价。这样,在互相评价讨论以后,学生对阅读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等方面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距离课外阅读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

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和习惯养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都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必须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尽量从自发转变成自觉,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篇目书目课外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小满课外班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
军事志续修篇目设置若干问题探讨
军事志篇目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军事志的篇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