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味”成趣——浅谈语言品析的一种方法

2012-08-15潘广玮

中学语文 2012年36期
关键词:听泉生境想象

潘广玮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些 问题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语文老师通常借助讲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过多的知识性、理论性讲解本身容易消解语文的诗性;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讲解也很难拿形成学生的有效记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并不大。

笔者认为,通过“味”来解决这个矛盾。“味”是古代文论中的一种重要的诗歌评鉴方法。南朝钟嵘在 《诗品》中就说过,“理过其辞,淡然寡味”,可见“味”是与“辞”联系在一起的,更进一步地说,“味”的对象是语言,目的是知味。如果把这种品鉴诗歌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入到现代文的阅读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素养尽情发挥,会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盎然情趣来。

现代文阅读中,“味”,即以体验性为主要特征借助联想想象等方式来揣度文学的氛围、意境和思想情感的方法。在学生无法领悟从生活中提取抽象的艺术美感下,我们可以借助联想、想象、改写、置换等方式进行对比,通过揣摩最终达到审美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这个过程就是“味”。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将语言规律融会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感受课堂预设和生成的乐趣。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从操作性角度可以经由“由文生境—由境悟文—由悟知反”三个阶段的联想、对比、引申揣摩文本,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一、由文生境,触发联想

“味”是以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由文生境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和联想,重新生成文章的氛围和意境。为消解文本与学生理解之间的隔阂,最终实现审美目的作铺垫。

譬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探讨语言的生动和精炼时,学生纷纷列举了“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等处中动词的妙用,然而当有个学生懵懵懂懂地提出“如枕泉而眠”时,大家依靠直觉都感觉“枕”字用得好,可又说不出所以然。这时,笔者建议大家把这五个字从文中隐去,用自己的语言填补这个空白。学生通过认真审读这段文字,设身处地地想象,弄明白作者的意图后,就开始纷纷补充了。最后基本上认为以“泉声清晰地传入到我的枕边伴着我入眠”最为贴切。笔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热情的探索,告诉他们得出的正是1982年于《人民日报》发表时的稿样时,顺势用多媒体展示出这个句子“入夜,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课堂气氛明显变得活跃。

二、由境悟文,学会对比

由文生境为由境悟文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经验准备。“悟”,它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的一种豁然通达的思维方式。可见,悟,必须要有材料做基础。在由境悟文的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操作的,还是以比较法为常见。

在《鼎湖山听泉》的“枕”字赏析中,完成由文生境后,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表达的区别。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明显差别,而形式上却存在很大区别。“枕泉”中的“泉”应作“泉声”讲,把它充作“枕”这个动作具体的动词宾语,明显就把声音实体化了。既实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生动表达,又兼有无理而妙的韵趣,文辞也越发简约精粹。又如在《故乡》一文教学中,笔者设计一个问题,就是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细节本应该在文本中的何处,为什么作者在闰土一出场的时候对此细节进行回放?从叙事的逻辑看,这个细节应该在闰土自述沙地看瓜的情节之后,它是作者的想象。通过这样的还原,学生发现了问题,经过比较发现,这幅画面在作者心目中的神异与重要之处,顺理成章地品味出画面背后的深层蕴涵,课堂也显得活泼盎然。

三、由悟知反,实现迁移

实现第二步的由境悟文,只是实现了就事论事的学习,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和把握语言规律进行知识迁移了。要想巩固此处的学习,还要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跳出来,实现举一反三,形成语言规律的深层领悟,为真正掌握打牢基础。

在“枕”字的充分讨论下,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妙用。由此为起点,启发学生去搜寻类似的语言现象。学生联想到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七颗枸杞豆》中“无边的春色从山沟里溢出来”以及习题中出现过的“满船清梦压星河”等语言现象中的“排”“溢”“压”等妙用,不仅对这些语言现象都能作出自觉的解读,课堂的容量大大增加,学习氛围也格外浓烈。这时候的解读是借助语言规律的解读,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自觉解读,由文生境的心理活动明显弱化。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味”的审美过程。

回归《鼎湖山听泉》教学的整个过程看,想象作者夜深人静借宿山寺的情形是第一步,从表达设想的生活角度揣摩语言进行鉴赏是第二步,上升到语文规律性认识并能够迁移是第三步。整个环节充满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知欲求,展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儿童心理学认为,随着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思维也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递升。在这个由具体而逐渐抽象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尽量多的利用各种条件、场景,为学生提供智力提升的契机。“味”是深谙此道的审美方法,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听泉生境想象
快乐的想象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听”字蕴神髓,形神合一契
欸乃一声山水绿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