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言”“意” 把握情感——以苏轼《定风波》为例浅论古典诗词的有效解读
2012-08-15张庆锐
张庆锐
古典诗词中的“言”是作品情感的载体和媒介,而“意”是作者情感的趋向和归结。赏析古典诗词,必须要先感受其“言”,触摸其“意”,这样才能对其进行有效解读。就是说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以文本为依据,站在作者所处时代的立场上去诠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本文以《定风波》课堂教学为例,试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阐释古典诗词有效解读的方法和途径。
一、主问为线,有效解读
教学中,一个中心问题往往起到探渊索珠的作用,而由几个主问题构成的系列则如串珠之线,它们能串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达到有效解读作品的目的。
(一)合理设计,明确重点
课堂上的问题可分为预设和生成两种。前者是老师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设计这些问题时,既要考虑教学内容,也要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是能集中体现古典诗词教学重点的。如《定风波》这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结合词的小序与正文部分,说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一问题很快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探讨,学生们有的认为,苏轼是一个在狂风暴雨中,脚穿草鞋,手拄竹杖,身披蓑衣,吟啸徐行的中年男子形象;有的同学说,苏轼是一个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世外仙人;有的同学则认为苏轼是一个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的行者;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对于苏轼这一主人公形象有了直观的了解。
(二)逐层深入,形成梯度
要实现对诗词文本的有效解读,往往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梯度,恰到好处地把握作品内容,笔者在讲授《定风波》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
1.文中有几个虚词用的不错,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2.词中的哪些实词比较重要,反应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
这两个问题分别按筛选信息、整合分析的梯度进行设计,对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探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一石激浪,剖析文本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切中要害,问题要在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作品主体的作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问题的提出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然后顺其所思所感,走到文本深处。如剖析《定风波》的主题时,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刚到黄州时,心情一度非常苦闷,但渐渐地他开始随遇而安了。他一步步地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发现原来在官场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光阴一年又一年悄然流逝,重返政坛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东坡必须规划在黄州的久留之计了。于是他开始求田问舍,想购买一块肥沃一点的土地,好为全家人提供丰足的衣食之源。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东坡在几个朋友的陪同下到沙湖去相田。春季的天气,阴晴不定,东坡出门时让家僮带了雨具,但上路后风和日丽,毫无雨意,家僮就先行一步,东坡与友人落在后面。不料忽然天色转阴,风雨骤至。大家都被淋得狼狈不堪,只有东坡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徐步前行。但见他手持竹杖,脚登芒鞋,步履轻快,毫无惧色。知道了这些写作背景,对于词的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说风雨是坎坷人生的象征,晴朗是通达人生的象征,那么“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意味着平平淡淡的人生,也意味着平和、淡泊、安详、从容的君子人格。经历过玉堂金马的荣耀和锒铛入狱的耻辱,又在黄州的躬耕生涯中备尝生活艰辛的东坡居士已经炼就一副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不期而至的雨丝风片又能奈他何?
二、科学引导、深入文本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对于古典诗词的赏析和解读,更离不开老师的调控、引导和驾驭。那么,如何做到引导有效,深入文本呢?
(一)善待文本,充分阅读(诵读)
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是阅读的依托,脱离文本的阅读是架空的、苍白的,甚至会造成曲解、误读。文本是一个特殊的对话伙伴,只有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和局部揣摩,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把握文字背后的意蕴和情感。在赏析《定风波》词时,笔者让学生充分阅读,有感情地诵读,而后针对词句进行解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一句,就有学生说出这样的感概:这里的“莫听”“何妨”写出了词人在狂风暴雨前无所畏惧的态度;“吟啸”“徐行”写出了作者的闲适、坦然的心情。在狂风暴雨中,词人无所畏惧,好象闲庭信步一样,这种超然的情怀使我明白——对待生活中的困境逆境,要无所畏惧。再如对“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有个学生这样评价: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还有个同学对“一蓑烟雨任平生”句情有独钟,她认为该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在面对人生风雨时,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不管将来生活中遇到多少坎坷,我们都应含笑面对。如果你笑看人生,那么生活一定会回赠你如花的风景。
可见,无论探究的深浅,着眼点都应该在文本,只有贴近文本,充分阅读,才具备有效解读文本的基础。
(二)提供资源,搭建台阶
教师即课程,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凡是利于有效解读的资源都可拿来,并在恰当的时候运用。资源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或深度探究。对于古典诗词鉴赏,更应该教会学生知人论世。在赏析《定风波》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充分掌握该词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此时的思想状况,力图还原当时的社会实况。因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赏析时不妨把苏轼在黄州时的生活境况和思想境况结合起来。
(三)调动体验,积极引导
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提出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等等。课堂上可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深入理解文本。比如注重诵读教学,这是体验的基本方法。通过诵读,学生可以与语言“亲密”接触,“原汁原味”地品味语言。比如营造对话的课堂,互动、开放的课堂,平等、和谐的课堂,为学生自主体验提供了宽松的氛围。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多元感悟,学生受到了激励、鼓舞和召唤,就可能会实现对话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教育目标。就像在赏析《定风波》时,笔者为学生介绍苏轼在黄州时的情况,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走近那段历史,靠近苏轼的生活原态,触摸真实的苏东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后也会更快地走进文本深处。
三、分析文本,选准视角
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种游离文本的现象,文本的言外之意被无限深挖放大。一篇文学作品,是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并非阅读的视角看世界。解读这样的文章,必须站在作者的立场,联系时代背景。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文本分析可以有如下两个视角。
(一)自我批评,反思视角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创造一个有别于经验世界的艺术世界。这个创造的基点就是叙述者或人物在某个(或几个)特定位置上的观察。作者选取什么角度进行叙述,取决于他希望读者看到什么或怎么看。或者是作者自身单纯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这个视角尤为重要。黄州并非真正的世外桃源,东坡也不是真正的世外高士。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东坡毕竟不是从前那个心高气傲、睥睨公卿的英迈朝士了,一百三十个日日夜夜的铁窗生涯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沉重的阴影。但乌台诗案虽来得非常突然,但东坡的内心却早储备了足以应对各种灾祸的精神力量。正因东坡具有如此心胸,他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窘境中保持乐观旷达的潇洒风神,旷达仅为其表,坚毅才是其里。所以在《定风波》中,苏轼所传达给我们的是他遇变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若非深察人世无常,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
(二)独特体验,情感视角
从作品与作家的关系上看,文学又是作家独特体验的凝结,而情感又是独特体验的核心。很多古典诗词作品感人至深的原因之一,在于作者在语言叙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的真实体验,无论作者选择怎样的身份来写景抒情,作品的背后藏着的总是作者本人和他的情感世界。在《定风波》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力图让学生找出作品背后那个真实的东坡居士。在课堂教学最后阶段,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题——据该词解读东坡居士,把解读词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有一个孩子的解读真好。他说: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和厉害谋算,与他的人格是格格不入的。也正是因此,在经历风风雨雨、仕途坎坷之后,他依然乐观豁达,活得超凡脱俗。被贬到杭州时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到黄州时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惠州时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多具豪气的歌唱啊!看,孩子们的解读多好啊,笔者不由自主地树起了大拇指。
当然,以上所述最根本的依然是教师自身能有独立准确地把握古典诗词文本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在解读古典诗词文本时不能仅仅盯着现成的教案,不能抱有应付考试急功近利的心理。唯有静下心来钻研教材,用审美的方式去触摸作品,才能从中读出形象、情感和意境。进而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帮助学生有效解读古典诗词,解读其它文学作品,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依恋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