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作文的“内化”能力,提升写作品质
2012-08-15袁军
袁 军
[作者通联: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只重视写作章法、技巧的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特色等具体的文章“硬件”构成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品质的培养。重视技能训练的作文教学虽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长期来看,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的质量,因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投入的情感,文章字里行间荡漾的那股灵气往往是决定作文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水平,首先要重视学生写作品质的培养。
写作品质是指学生在写作行为、写作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它包括写作的态度、写作的情感、写作的意志、写作的价值观等。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品质呢,我们认为,从培养学生作文的“内化”能力入手,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写作品质的目的。
“内化(internalize)”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指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其主要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我们认为,中学生在写作中缺乏的并不是生活,而是缺乏将生活内化为心灵的一部分的能力,我们称这种能力为“作文的内化能力”,即写作者能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观念和情感的能力。
陈果安先生认为“生活必须经过作者的心灵内化,才有可能成为文章。”“从生活向心灵的转化,无疑是写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转化。离开了这一转化,写作就无法进行。”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内化”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材料的内化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内化能力,一是加强朗读和默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悟能力。二是鼓励和指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同自己的社会生活、心灵感悟联系起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感受作者的生活体验。三是精心选择值得揣摩品味的课文言语,让学生推敲传神的字眼,品评优美的句式,剖析独到的表现手法,玩味精妙的构思,领悟含义丰富的句子,或咀嚼富有个性的对话等,并从中获得课文的意蕴、主旨。四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朗读或背诵,把好词、段积累下来,并要求所牢记的语言材料必须是活生生的,比如词语,不仅应牢记它们的音形义,连同它们的情味感、色彩感、形象感、分寸感也要一同积淀于脑中,渗进“筋骨”,化为“血肉”,做到运用时信手拈来,词随意遣,准确传神。这样,一旦需要,才能涌于笔端。
二、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由于课堂、教材的容量和时空限制,学生不可能从语文课堂和教材中获得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增长见识,扩大积累是培养学生内化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学生年龄、认识能力所限,对读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对学生选择怎样的读物加以指导,同时指导学生沉下心来,在真正“孤独”的意义上去阅读。当学生读《红楼梦》时,他会成为作品中的人物,为宝、黛二人痛哭;当学生读《三国演义》时,他会以为自己就是诸葛亮……清代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从大量的文章阅读中,学生吸纳大量的文化、思想、科学领域的信息,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书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书中一些优美的语言片段会与学生的体验成为一体,化为学生自己的感受。当然,教师还要通过组织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笔记交流展评,朗诵会、读写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生活的基础,是写作者有意识有计划地认识某个对象的知觉过程和认识过程。事实表明,如果一个人有比较强的观察力,他就能从观察的对象上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特点,悟出别人所未悟及和未感受到的东西。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启发学生热爱生活,树立观察的意识,养成观察的习惯。并及时地把观察、感知所得写下来。春夏秋冬景物、气象的变化,社会环境中各种人物、景象,自己身边的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可以自由地在日记中记叙。观察的东西越多,记叙越多,积累的生活材料就越多。学生作文时,这些材料,就会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学生就不会再为无事可写而苦恼,相反,会在选材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要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如比较观察法、定序观察法、动态观察法等,并尽可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观察效果。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有价值或富于特色的细节,发现事物独特的“那一面”,从细节的观察中开拓自己的视野,从细节中去发现,从发现中去感受,在感受中体味,在体味中升华自己。
观察需要心理因素的参与,观察会引起心理反响。教师要教育学生强化观察自我内心世界的意识,逐步养成挖掘自我内心世界的习惯,捕捉内心活动最秘密的颤动,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并及时把自我心理活动记录下来。
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文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写作能力高,实质上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强。因此,作文教学不可忽视思维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如:给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续情节,提供一个抽象图形利用想象加以填充,或把一首诗(或诗句)改写成一幅画面,虚设一个事件或某种场景,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然后要求写作等。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可分别让学生以“假如于勒发财了”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讲读《孔乙己》后,按鲁迅先生的结局意图,指导学生想象孔乙己弥留之际的情景。再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只是写妈妈怎样关心自己的事,往往千人一面。因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避开众人注目的正面,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如可通过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同一中心多种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同一材料多种体裁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尤其重要的是,作文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投入。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他们不投入情感,那么生活就不会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把外物与学生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才能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条件、情景,诱导、激发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教师可组织一些主体性活动。比如,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走进自然去体验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教师也可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如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瑞提认为,每个人心灵中都贮存着他对其所生活世界的体悟和感受,即“内觉”,它的开启在于外界的条件和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将学生置于实际的生活中,唤醒学生沉睡的体验。如生活中的一片落叶、一缕阳光、一扇窗,一个不经意的微笑,都有可能激活学生某种积于心底的情绪。
在作文过程中,由生活向心灵的转化是极为重要的。生活单薄、思想贫瘠、不善于观察、不长于想象,缺乏“发现”能力,这对于写作是致命伤。心灵化以后的生活,一方面固然保持了原有的一部分特点,另一方面,它又融注了作者的需求、兴趣、欲望、感觉、思维、记忆、直觉、想象、性格、意志等心理因素,由纯客观的物质生活、物质世界变成了“心理生活”“心理世界”。由社会、集体共有的客观世界,变成了作者所独自发现、独自把握的“世界”,而写作所具有的一切丰富性,便由此产生。
写作实现“由外到内”的“内化”,关键在于习作者内心对写作行为的认可,从内心萌动一种对写作的追求和期待。教师应把写作主体定位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观察,学生会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学生会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这样,学生才会用自己的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自己真实的感觉与体验,学生的悟性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品质的培养,要让学生以心去“贴”生活,用情去“化”生活,以生活生命去写作。只有这样,学生方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