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 优化中医护理教学方法
2012-08-15何瑞娟
何瑞娟
(河南濮阳市卫生学校,濮阳457000)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护士上岗证,又是用人单位录用护士的最基本条件。我国从1994年起推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合格者方可获得在我国进行护士执业活动的资格。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断进行改革,中医护理纳入了考试范围,这无形给广大考生和中医护理的授课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分析形式 更新理念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应用型学科,其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理论及技能操作、常见病的辨证施护等,是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第2学期的必修课程,共计5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22学时)。《中医护理》是2008年新大纲中新出现的课程,其前身是《中医学概要》,但《中医学概要》以学习治疗为主,更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用,而《中医护理》以学习护理技能为主,更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用。2011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把《中医护理》纳入了考试范围,要求掌握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对于学生、任课教师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所有的社区服务站都要求至少配备一名以上的中医执业医师,这要求护士也必须掌握中医护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中职卫校的学生大多在基层就业),学生多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和个体诊所,因此,中职卫校的学生学习《中医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2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2.1 提高教师认识 在中职卫校,因开设专业以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为主,中医教师大多不被重视,而且多数中医教师自己也不重视己所任教的学科,认为护理专业学好《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这些主干课就行了,《中医护理》学不学无所谓(因过去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不考),也有任课教师认为中医护理该学,因为中医是中国的国宝,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因长期教授临床专业,在授课过程中无形会侧重于诊断和治疗,偏离了护理专业的需求和临床实践,造成学生学起来兴趣不高,效率低下,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认识到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就是护理技能而不是诊断和治疗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中医护理教学老师应有丰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新的意识观念,有高尚的职业素质、既懂中医又懂护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2.2 提高学生认识 学生跟老师一样,因为受往届学生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中医护理》这门课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又因过去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不考,所以多数学生都存在蒙混过关的现象,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就业方向及特点,认识到学习《中医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有意识、自觉地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再给予及时引导,指导护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将来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奠定良好基础。
3 端正态度 优化教学
3.1 端正教学态度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更与知识传授的对象——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不仅要端正任课教师教的态度,更要端正学生学的态度,注重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2 改进教学方法 《中医护理》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诊断、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琐碎,如果一味按部就班地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沉闷乏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用讲授法,如中医基本理论;对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由教师先讲授理论,并进行演示,然后由学生互相扮演医生和患者,对操作过程及手法进行模拟练习,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常见病的辨证施护则结合典型病例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分析比较及逻辑推理的方法讲授,此外还可把各种教学方法与多媒体及板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优化教学设计 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特点,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上应突出“中医”和“护理”两个特点,并力求使两者达到有机地融合。在教学中,要把中医整体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四诊与西医化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标本兼护及因人、因地、因时的原则,采取中、西医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解决潜在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中医护理》教学,应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培养目标,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临床护理方法及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把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应用,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解决互相争学时的弊端,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程设计,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中专中医护理的教学之路,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护理队伍。
[1]崔伟.浅议中职卫校应对护士资格考试的教学变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12):268-268.
[2]李春玲,季晓辉.新护士执业考试改革下中职护理课程设置对策[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0):154-156.
[3]张巧玲,杨金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08):89-90.
[4]曾春艳,郭果毅,苏银利,等.加强护理教学改革 提高护士执业考试一次性通过率[J].中国医疗前沿,2009,(11):98-100.
[5]韩金华,孙宇红.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J].卫生职业教育,2010,(15):76-77.